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本文根据大秦帝国纵横和历史记载以及演义写的,和电视剧和历史都不一样)
是夜、洛阳王城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王城九鼎广场上,穿着粗布长衣的少年酩酊大醉,状若癫狂,他举着火把将九鼎一一看遍。而那位华服少年就静静的坐在旁边,看着眼前的这个人,听着他的坎坷际遇,也听着他的纵横志向。
“敢问哪国青史能留张子啊?”华服少年问道。
“秦!”粗布少年干脆利落的给出了回答,满脸坚毅之色。
那华服少年正是以贤能闻名天下的周室公子昭文君,而那位粗布少年叫张仪,自称鬼谷弟子,纵横之术天下无人能敌。这二位今天在洛阳酒肆初遇,便引为知己,昭文君将那酒肆起名嘉鱼居,正是因了这张仪的缘故。
在九鼎之下,张仪满目憧憬,他没有注意到阑珊处昭文君一闪而过的憾色。
昭文君知道自己的天下太小,填不满张仪的雄心。
翌日,洛阳城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我无法陪先生去天下看看,这把湛卢剑,还望先生带上,将来找一明君,先生便转增了吧。”昭文君解下腰中的湛卢,交给张仪。
“昭文君是第一个识我张仪之人,我游说列国,被魏人轻视,被韩人逼迫,被楚人侮辱,只有你这周室公子,被我一道鱼生折服,信我是天下大才。张仪在此谢过”张仪长揖及地。
“先生可知嘉鱼何意?”昭文君试探着问道。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张仪念出了那首诗,诗里宾主深情,张仪怎能不知呢。
“先生懂了就好,如果先生在外不顺,我这数百里的王畿还等着先生回来。”
“以后书信往来,莫称先生,就叫我张仪吧”
二人分别上了马车,没有谁再回头看一眼。他有他的纵横天下,生机勃发。他也有他的洛阳王室,日落江河。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克制,才能让一切都按照它原有的轨道发展。
公元前309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秦人的战歌啊,几十年来,秦人唱着这首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几十年来,在这首歌生之外,大秦相邦张仪的声音也在列国的朝堂上慨然辩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秦国的疆域一天天的变大。而周室却一分为二,越来越小,终日给这个国家献礼,明日给那个将军送钱,惶惶如丧家之犬。如今的昭文君已经不是周室公子了,周室的江山,他得了一半,做了西周公。昭文君经常在九鼎之前饮酒,九鼎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拖累,他经常会想起那个少年,想起那天的嘉鱼居,想起那晚的洛阳王城,昭文君有时候会想着张仪会来洛阳,但是张仪一次都没有来过。昭文君知道张仪去哪儿哪儿就倒霉,但是昭文君还是会想着张仪能来。
“君上,宫外有一个少年求见。说是您的故人托他送来一件东西”侍者的声音打断正在沉思的昭文君。
侍者的手里捧着一方长匣,匣子里静静躺着的是闻名天下的湛卢名剑,他曾经佩戴在秦相张仪的腰中,随着他在一个一个的朝堂上纵横捭阖。
“叫那个少年进来,去正殿!”昭文君亲自捧着湛卢,一步一步的向正殿走去。
“在下公孙临,受张仪所托,还剑于昭文君。并转告昭文君,张仪决意去秦,仁义之剑,送还故人,张仪先走一步。”公孙临在座下详细的诉说张仪是如何受到秦国新王的冷落,又如何离开秦国,说到张仪临死之时,嘴里仍然念念不忘湛卢、仁义二词。
“当时座下谁也没有想到,权谋一生的张仪临死竟然念念不忘仁义二字,只有家父将湛卢剑交于我,并对张子说,让小人克日送于西周公。张子才点点头闭上眼睛。”公孙临说完,大殿上静悄悄的,他悄悄抬起眼睛看了一眼西周公昭文君。
公孙临看到昭文君抚着宝剑,全身颤抖,着魔一样,且隐隐还有哭声传来:“当年送你此剑,是为了给你防身用,也是为了给你一个结交权贵的晋身之姿,却不想你一直带在身边,张仪啊。”
终章: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西周公昭文君发甲兵三千伐秦,六国畏惧秦国不敢响应。西周公全军覆没,秦人直入周王城,西周公自裁于九鼎之前。
魏人公孙衍闻之,亦自戕于隐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