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图文 云中漫步)
浊漳河,海河水系南运河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长治,由南源、西源、北源在襄垣县合河村汇合而成。
浊漳河流泾山西平顺县马塔村后进入河北省涉县,便成了河南省与河北省的界河(河南河北是以漳河为界,并非常说的黄河为界)。
浊漳河上游地势险峻落差巨大,有九峡十八断之说,其中最著名的有赤壁断,侯壁断,天桥断【络丝潭】 。
红旗渠的源头,最初设计在山西平顺耽车村附近引水,总干渠设计全长141.3公里。因为平顺县要修建水电站,所以渠首才下移至崔家庄侯壁断下,总干渠也缩减成现在的70.6公里。
1960年3月,那个春寒料峭的初春,数万名太行儿女带着家里的铁锹、小推车等原始工具开赴工地,开始了红旗渠伟大工程。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成了几十万林县人共同的意志,经过十年奋战,所有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及配套设施全面完工。
漳河水流过红旗渠源隧洞,爬上太行山的山腰,从此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地球上也多了一个蓝色飘带——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富贵的精神财富。
红旗渠源,也是我们这次,精神之旅的源头,从渠首出发,沿着渠岸,我们用双脚去丈量这条精神之渠,去感悟这块刻在太行山上的精神长碑。
当天的行程从渠首到王家庄,全程11.8公里,修建于1960年3月至9月,10月1日竣工。一期工程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
这段渠原渠墙高2.5米,1966年10月至1967年6月,总干渠二期工程对原渠墙加高加固,达到原设计标准。
这段渠位于漳河南岸,一路与漳河同行,渠道依次经过平顺县石城镇崔家庄、石城、青草洼、老神郊、克昌、东庄、苇水、王家庄,主要建筑包括渠源隧洞、渠首枢纽、二闸门、林英洞、王家庄闸门、安全洞等。
这段渠属河口渠管所渠首段、王家庄段管护。
渠首工程:
红旗渠源及渠首拦河坝位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水电站下约600米处,由拦河溢流坝、引水隧洞、引水渠、进水闸、泄洪冲沙闸联合组成渠道引水枢纽。为无调节河道自流引水。
溢流坝1960年2月10日动工,5月1日完工。坝横跨河床长95米,最大坝高3.5米,底宽13.46米,顶宽2米,为安全嵌入基岩下0.3-0.4米,水泥浆砌石英岩石重力坝结构。砌石1804立方米,用工1.28万个,任村公社修建。
渠源引水隧洞上口位于溢流坝以上18米处的浊漳河右岸,长105米,洞后经55米的明渠至进水闸。进水闸共3孔,单孔宽2米,设计流量25立方米/秒。冲沙闸在进水闸上游左侧共2孔,单孔宽2米,该闸底低于进水闸底1米,闸上游作成约1/20的陡坡导沙廊道,同时在进水闸前设立与渠道水流方向呈30度夹角的直墙导沙槛,防沙入渠,退水冲沙流入浊漳河。当河水小于25立方米/秒时,可将河水全部引入总干渠。发洪水时除渠引水外,其余分别由溢流坝和冲沙闸泄入坝下游。
1970年7月1日,合涧人民公社工段纪念碑
民工留在渠上上的脚印?
安全洞,1960年3月28日,吴祖太、李茂德在安全洞检查塌方时遇难献身。
林英洞,临淇人民公社修建,1960年5月1日峻工。
渠道上的修渠责任牌。责任刻在渠上,质量刻在心上。
二水闸
河口渠管所渠首段,我们没见到护渠人,护渠人一大早就巡渠去了。
渠首综合枢纽。
10600米,渠首到王家庄分水闸西,渠岸上的标记。
石城镇下石嚎大桥,通往岳家寨,左侧为渠墙。
上为山西东南重载铁路通道,渠下是漳河河道。
渠畔良好的生态。
大事记:
3月13日,红旗渠总指挥部由任村公社盘阳村移师山西省平顺县王家庄村对面浊漳河北岸的山坡上。
3月28日,吴祖太、李茂德在王家庄安全洞检查塌方时遇难献身。
5月1日,红旗渠渠首拦河坝,王家庄安全洞和林英渡槽同时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