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文|郭天民(读史专栏作者)
如果不是在错误的时间看了一场错误的演出,如果不是逞一时快意得罪了小人,如果不是事发后主动揽罪。
才华横溢的赵执信[shēn]不会从如日中天的官场骄子一下子变成坠地凤凰,给自己的仕宦生涯陡然画了个休止符。更不会潦倒余生终老乡里。
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他太有才了。
有才就会任性,任性必然坏事。自古以来,任性似乎是才子们与生俱来的坏毛病。
赵执信确实有才,是典型的超级学霸:
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二十三岁任山西乡试正考官,二十五岁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
赵执信在科举道路上跨越式超常规跑步前进,不仅在当时把一些和他父亲一样屡试不第的儒子们远远甩在后面。
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就是在整个科举史上,能够和他争辉的,也寥寥无几。
二十八岁以前,赵执信太春风得意了,他出身名门,没有经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磨难。
他以为人生不过如此,什么功名呀,利禄呀,都不在话下,只要他愿意,他就能“屈指取公卿”。
他得意得开始任性了。
国丧期间,他接受朋友邀请观看戏剧《长生殿》,违反了朝廷不准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的禁令,属于顶风违纪,被小人添油加醋告到康熙皇帝那儿。
按说看戏这档子事,可大可小,毕竟那佟皇后也是刚封了皇后第二天就死了。
只要赵执信到皇帝那儿把头磕得山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念一遍从百度搜来的悔过书。
说自己放松了世界观改造,没有和朝廷保持一致,只顾自己享乐,造成恶劣影响。
今后一定痛改前非,希望给他一个继续为朝廷效命的机会云云。
估计康熙也就大手一挥,名义上搞个就地免职严肃处理的新闻发布会,然后给他挪个地方,过不了几年就官复原职了。
可是赵执信任起性来,不仅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更不把皇帝给的官衔放在眼里。本来他去看戏,是受好朋友也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邀请的,同去的有50多人。
若要追责,他只能算是从犯。
可是他非要逞能,把全部罪名揽下来,包到自己身上。
结果他受到的处罚最重,被革去了官职。
赵执信好像也无所谓,或许他早就厌倦官场生活了,他有的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干脆卷铺盖回乡,过起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游历生活。
赵执信不仅在官场任性,在交际圈也任性。
他少年得志,才华横溢,是一颗迅速升起的政治明星,自然拥有一大群粉丝,当时世人皆以能结交赵翰林为荣。
以赵执信在京城引起的轰动,估计比现在的韩寒、郭敬明的影响要大得多。
可是赵执信对那些只知道巴结权贵,并无多少真才实学的人却瞧不上眼。
有个叫黄六鸿的知县,刚刚调任给事中,仰慕赵执信的才气,或者也许是为了巴结炙手可热的赵翰林,把家乡的土特产和自己的文集投到赵执信门下,希望得到赏识。
结果赵执信看不上此人的文品,更看不上他的人品,居然把黄六鸿的土特产留下,把他的文集给退了回去。
这下可把黄六鸿羞辱得不轻,于是在他心里埋下了忌恨的种子。
不久,洪升邀请赵执信观看《长生殿》,同时邀请了50多个有名气的官员才子,偏偏没有邀请一个叫赵征介的士子。
此人也有一定名气,对洪升等人不把他放在眼里心生嫉恨,便到同乡黄六鸿那里举报。
黄六鸿正掌弹劾官员之职,于是到康熙那里参了赵执信一本,于是也就有了著名的《长生殿》事件。
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黄六鸿心眼小,只怪赵执信太任性。
人家拿了土特产和文集投门子,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你不该收了人家的特产把文集退回去。
堂堂翰林,你也不差这些个土豆瓜果的,这不明摆着羞辱人吗。
赵执信在做学问上也十分任性。比他长28岁的王士祯是清初著名诗人,“神韵说”的集大成者,文坛公认的盟主。
王士祯对赵执信的才华非常赏识,早年赵执信写了诗,也常请王士祯批评指正。
他们既是同乡,又是亲戚,赵执信是王士祯的外甥女婿。按说有这么一位大师级的师长,赵执信在王士祯面前,只有崇拜仰慕的份,一时半会出不了风头。
可是他的才情却容许他这样做,这位才子的才情如锥处囊中,非得冒出来不行。
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诗如真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
赵执信则认为“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
他批评王士祯的神韵说脱离实际,并提倡“诗外尚有事在”,还专门写了一部诗话《谈龙录》来批驳王士祯。
赵执信这样做的结果除了在诗歌史上留下一部理论著作,另一个就是最终导致两人交恶。
这位才子一旦任起性来,六亲不认。
然而,任性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赵执信罢官以后,义无反顾地回到故乡,过起了一介布衣的生活。
虽然他出身名门,有土地田产为生,但毕竟和在京城锦衣玉食的生活没法比。
幸运的是,赵执信生在新旧王朝交替,新王朝刚刚建立的初期,政治气氛相对宽松。
虽然丢了官,失去了铁饭碗,但是性命无虞,穷是穷了一点,却还能四处游历,并以83岁高龄寿终正寝。
有才的人生在不同时期,任性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士子们越是任性,越是被各路诸侯奉为座上宾,可惜这样的好事赵执信没赶上。
到了魏晋,名士们一个比一个狂狷任性,结果有的被流放,有的掉脑袋。
而明朝时的方孝孺,因为任性,被诛灭十族。
如果赵执信早生几十年或晚生几十年,其命运就另当别论了。
罢官以后,失去了生活来源的赵执信不要说四处游历,就是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
现在是一个讲究情商的时代,任性,说白了就是情商不高的表现。
情商不高的人,在职场上处理不好上下级关系,处理不好同事关系,在商场上处理不好业务关系,甚至在情场上处理不好情人关系。
情商高的人会来事,会来事的人成功的机会大,成功了才能有钱,有钱了才能任性。
这个道理,连初入职场的小鲜肉都懂,可惜那时,聪明绝顶的赵翰林不懂,一颗政治新星就这么迅速陨落了,正如世人叹息的那样:
秋谷才华迥绝俦,
少年科弟尽风流。
可怜一曲长生殿,
断送功名到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