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这是王菲《我愿意》的歌词。一个人对某样东西的执念到了极致,放不下了,自然无时无刻都挂念着。思念一个人是如此,放不下的国恨家仇,抛不开的愤懑,也是如此。所以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愤,有“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忧愁,还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情。
今天我们要继续欣赏辛弃疾的词作,辛弃疾因力主抗金,得罪投降派,遭到排挤打击,最后隐居江西上饶二十年。年少时的辛弃疾满腔热血、感情万丈,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结果却是报国无门,最后隐居在瓢泉和带湖。晚年的辛弃疾居住在乡村,慢慢也融入了这安静祥和的村居生活,他喜欢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但他的内心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依然渴望着能东山再起,带兵出征,建功立业,统一祖国。
这样矛盾,让辛弃疾无时不刻都活在忧愁烦恼当中,他无处宣泄,只好以诗言志,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于是写下了这首《鹧鸪天》: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想要登上高楼欣赏美景,借此来躲避忧愁,不想,忧愁还是和我一起登上了高楼。我走过的几处地方,样子都已经改变了,还有那些亲朋好友,也都白了头。
辞官退休吧,退休回家吧,难道每个人都要去边疆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吗?浮云随心飘动,来来去去,原本就没有固定地方,要是能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那该有多好。
忧愁烦恼好像有灵性,懂得随人上高楼,辛弃疾“企图”借登高来摆脱它,最后却是做了无用之功。给物体以灵性,在古诗词中比较奇特的一种写法,辛弃疾虽然到了暮年了,但诗词功力没有减弱,将不可触摸的忧愁变成可躲避的物体,非常生动有趣。辛弃疾在愁什么?接下来他为我们说明,“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时光流逝,自然变迁,江山在变,年少时结识的亲朋好友也都白了头。这是一种沉痛,是辛弃疾几十年来,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这种呐喊,不止是感叹,是要深刻体会才说的出来的。
下片再进一步说明他的忧愁不只是“沧海桑田”的时间之愁,还是功业难成的“壮志未酬”。他反复告诉自己要“归休”,要退休回家,人生并不是一定要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辛弃疾越是这样劝慰自己隐居,就越让人感受到他报国无门的无奈悲愤。最后,他似乎也放弃了建功立业,希望能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同时,这也告诉我们,选择留在官场,那就失去了自由。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如果太过执着,放不下执念,内心就好像被一张网束缚住一样,挣脱不开,痛苦不堪。只是,道理谁都懂,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