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一佛净地不是旅游胜地,千年古刹百年禅寺固然是吸引着芸芸众生,但步入山门,一切言行举止都要有敬畏之心,不论是以世俗者的目光去观赏佛教建筑、艺术、绘画等文化,还是以信徒的心境去朝佛,参拜,态度始终是有所虔诚。
我并非佛教信徒,我的信仰无关宗教,但对一切文明(包括宗教)持有敬畏,这是我作为世俗者最基本的虔诚。我曾去过许多名山大川,也游览过无数名刹古寺,不论规模大小,年代深浅,还是有无门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寺院有许多,其中位于吉林敦化的正觉寺便是如此。
敦化之旅,四天三晚均在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正觉寺是这文化区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尼众道场,寺院最高处的金鼎大佛是新五方五佛的北方佛,是东北古刹唯一一座露天大佛,也是世界最高的青铜座佛。
但正觉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世界之最”,而是夕阳下,当游人散尽的寺院归于宁静时,当比丘尼带着竹编帽子在田野里劳作时。作为世界最大的尼众道场,正觉寺的修行者自然是比丘尼,也就是世俗者眼里的尼姑。
但在白天,随着景区开放时,寺院随之迎来了无数游人,不论是世俗者还是信徒,一佛净地陷入闹腾与喧哗, 端庄、神圣、不污、不阿的一个地方恍如是一个旅游景点。
许多人说,它商业化了,净地充满了铜臭味,它与古代寺院的香火旺盛并不一样,本该有的敬畏之心变得散漫。
这一点,相由心生,这里就不赘述了。作为一个世俗者,我从早上待到太阳落山,白天的正觉寺真的可以说是游客的观光景点,是了解与欣赏佛教建筑与艺术的旅游胜地。可一旦过了下午5点,当寺门关闭,净地恍如归真。
几个身穿朴素的比丘尼或戴着竹编帽,或挎着菜篮子,或扛着锄头,从寺院的侧门出入,前往一块不大的田园进行耕作。在余晖下,是晨钟暮鼓的另一番景象。
这让我想到了白天在斋堂吃的一顿斋食,不收费,但不能浪费,一粒饭米粒儿也要有所态度,比丘尼们在吃饭前,会双手合十念经。
但不论是出家人,还是信徒或世俗者,吃饭时不言语,不妄语。斋堂内,僧俗共处同一屋檐下,那宁静的环境令人肃然立起敬畏,丝毫不敢散漫亵渎。
比丘尼们过午不食,但在日落之际,就会去耕作,也会采摘一些小樱桃供奉佛前。虽有居士供养,香客施舍,但种田对她们而言是一种修行。
让我颇感惊讶的是,当比丘尼们在劳动之前,会对着眼前的菜园进行一番念经,住在附近的当地人见到她们,也会过去攀谈几句,像是邻居交流一般,十分美好。
这与白天游人如织的寺院完全是两个景象,差距甚大。 这让我想到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唐朝。禅宗慧能祖师的三世徒百丈怀海禅师制定了“百丈清规”,确立了“农禅”。
“农禅”,具有长久历史,最早始于东晋,成宗于唐世,到了晚明才逐渐沉寂。它既是中国古代佛教禅宗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禅宗僧侣所必修的一个“觉悟”法门。长期开垦荒地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农禅的最大特点。
但如今,出家人长期开垦荒地的现象似乎已经“绝迹”,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依然存在,广东省清远市御金街少林禅院便是如此,眼前正觉寺也有此修为。
后与比丘尼的交流中得知,她们每天傍晚都会来菜园里耕作,会摘一些新鲜蔬菜作为第二天斋堂里的食材。也就是说,我白天所吃到的斋食中,有不少蔬菜是由她们耕作而成,再由居士们进行清炒,供她们食用,也供游客们食用。
比丘尼说,这些斋食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论是谁都可以食用,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别浪费。不论是米饭还是蔬菜,不论由谁耕作,食物根源是对万物敬畏,是立法于自然。
【备注】若拍修行者,需得到允许,不谈敬畏,至少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