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唐代一首边塞诗,写尽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表达了士兵的怨愤之情

唐代一首边塞诗,写尽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表达了士兵的怨愤之情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征人怨》是一首流传极广的边塞诗。诗文中提到的金河、青冢、黑山等地都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在唐朝属于单于都护府。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国势衰落,边患日益严重,被征调的士兵常年戍守边境而无法归乡和家人团聚,必然会产生怨愤之情。这一首诗就是以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身份,写出了这份怨情。

《征人怨 / 征怨》

唐代: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代一首边塞诗,写尽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表达了士兵的怨愤之情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唐诗中写征怨的诗不少,这一首诗避开了征人回首,佳人断肠的通用题材。以写实记事开篇,开头就写戍守边关的时间之长,扎营地点不断转换: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接着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就是大黑河,在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就是甘肃玉门关。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说明转戍频繁。“马策”就是马鞭。“刀环”是指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具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岁岁”又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的加重,“朝朝”又把这令人讨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诗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将这种情绪表达到极致。

唐代一首边塞诗,写尽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表达了士兵的怨愤之情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无时不在,而且还从眼前的景象中感到怨苦无处不在。第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示生还无望。“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现在的呼和浩特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偏僻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坟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正值阳春三月,但在苦寒的塞外却是一片肃杀荒凉的景象,怎不令人悲凄?继前两句从时间上写征人的感受,情绪,最后一句继而从空间上放大角度,青冢----黄河----黑山,给人一种山高水长的距离感。诗人不仅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更以”绕黑山“的状况来表达征途的弯曲曲折。诗的前两句写征戍无期限,后两句则写征途无尽头,机构对称,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欲归无计“的渺茫。

唐代一首边塞诗,写尽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表达了士兵的怨愤之情

这首诗中没有出现一个怨字,但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幽怨之意,处处弥漫着幽怨之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处落笔,让无休无止的戎马生涯和荒芜凄凉的自然景象现身说法,从而获得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相关阅读

  • 征人怨 柳中庸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征人怨,「写在前面」晚唐时,国力衰沉,边境日日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边关不得归家。这首诗虽不直接写怨言,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
  • 《木兰诗》图文赏析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木兰诗,《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 花木兰替父从军 木兰诗原文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木兰诗,花木兰的故事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花木兰的爸爸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女儿的叹息声。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