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知我者,二三子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以及“知我者,二三子”,都是辛弃疾《贺新郎》词中的名句。
据岳珂《桯史·卷三》记:“辛弃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拍着大腿)自笑,顾问坐客何如”。足见辛弃疾对自己这二联是很自负的。
《桯史》(yíng shǐ),不读(ting shǐ)。《晏子春秋》,晏子凿楹纳书,读桯为楹。晏子临死前把遗言藏在柱子里面,让儿子在他死后拿出来看。岳珂,岳霖之第三子,岳飛之孙。 将“史” 写在柱子上面,“桯史,犹言柱记也”。
《贺新郎》[宋]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持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是辛弃疾罢居瓢泉之作。邑:指铅山县邑。仆:自我谦称。此词:指《贺新郎》词调。停云:停云堂。意:猜度,料想。援例:依照前例。指以词赋邑中园亭事。庶几:差不多。渊明思亲友:晋代陶潜有《停云》诗四首,自谓是“思亲友”之作。词为停云山水而赋,更仿渊明《停云》诗意,颇类词中《停云》。
“如是”,曾引起一个凄艳的故事。明末柳如是,“秦淮八艳”之一,女诗人。 因读辛弃疾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20多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西湖边,钱谦益与柳如是过了十余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柳如是生下了一个女儿,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她用三尺白绫,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是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手法。“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其实,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对你微笑。 句中的“我”,何等的大气,何等的情义,其胸襟何等的开阔!以山为友,直抒赞美之情!
庄子提倡齐物观,即以自然之心平等地对待他人。人与人间心灵平等,人格平等。齐物,与大自然尚且要平等相待,何况对于人呢?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正如此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结句“知我者,二三子”。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视野扩大些,也可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辛弃疾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实与屈原慨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类似,同出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忧虑。而他的闲居铅山,与陶渊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点类似。
参考译文(古诗文网)
我已经很衰老了。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怅。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还有什么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在酒酣之际,回头朗吟长啸,云气会翻飞,狂风会骤起。不恨我不能见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见到我的疏狂而已。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