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己亥年九月初九,重阳。
北风过,秋雨凉,
鸿雁南归,白露化霜。
枫叶丹,秋菊黄,霜露白,
昼渐短,夜渐长,重阳倏尔而至。
逢秋,天朗气清,
最适宜登高望远,到户外踏秋。
站在山巅,眺望远方,心旷神怡。
古人偏爱对诗饮酒,把酒临风。
最美时节,当是深秋重阳。
重阳 · 来历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个最大的数相遇,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称“重阳”。
“九九”与“久久”同音,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重阳的记载,那时已经存在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
到了汉朝,《西京杂记》记载,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同时,还举办各种大型的宴会。
另外,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 · 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自古以来,重阳佳节的习俗众多,有赏菊、放纸鸢、登高、佩茱萸等等。
- 赏菊 -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所以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 放纸鸢 -
九月九,风吹满天鹞,“鹞”就是纸鸢,也就是风筝。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清光绪《潮阳县志》中说:重阳,儿童多放纸鸢。传说,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
- 登高 -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关于重阳登高的习俗,有认为是源于传说——九日有灾,登高避之。古人于重阳时登山,往往是与“踏秋”联系在一起,踏秋登高,饮酒吃肉,吟诗作乐。
- 佩茱萸 -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
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人们在这一天插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 女儿节 -
说到女儿节,大多数人都知道七夕,而知道重阳也是女儿节之一的少之甚少。
七夕女儿节,“女儿”指待字闺中的少女,而重阳女儿节,“女儿”指的是已嫁为人妇的“女儿”。所以,重阳女儿节,说的是人妇归宁。
相传,每年重阳时,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省亲,父母则会在家里准备米糕、菊花酒,和女儿一叙离别。
重阳 · 美食
菊花酒、重阳糕、羊肉面,是重阳的三大美食,同时也是重阳的传统习俗。
- 菊花酒 -
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九月九为重阳,酒又为阳水,重阳的酒更是最好的阳水,能壮筋骨、补髓延年、益寿耐老。菊花被称为“延寿客”,所以,九日所酿的菊花酒,被视作重阳必饮,是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长命酒”。
- 重阳糕 -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糕品种很多,主要有菊花糕、万象糕、狮蛮糕、食禄糕和花糕等,各具特色。
- 羊肉面 -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秋冬食用,可达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
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黄花格外香。
又是一年重阳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别忘了陪伴家人,孝敬老人。
还可重拾传统习俗,登高望远,放纸鸢,吃糕赏菊,把酒话桑麻。
喜欢的小伙伴,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哦!
更多旅游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特色行Special T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