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周礼文化108讲之第50讲 制礼作乐(六)

周礼文化108讲之第50讲 制礼作乐(六)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周礼文化108讲之第50讲 制礼作乐(六)

●付军让

【编者按】吴文化与周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血脉相承的必然联系,也是中国百家姓氏中唯一以姓而命名文化之典范,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周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周礼文化108讲之第50讲 制礼作乐(六)


义的最大本质是让和舍,无让无舍不成义。让是做人的至高境界。让德。让者,谦逊也。谦逊是一种厚重的气度,谦逊代表着强大的实力,轻浮的人很难谦逊起来。谦为外德,对外表现为尊敬他人、乐于学习、明晓理事、礼足仪到的态度;逊为内德,在内心中有对自我正确的评价,有知不足而求进的动力,有对他人优点的欣赏。孔子说君子不正则不威,正是有了谦逊之德,君子才由内向外表现出一种阅历、知识、智慧和厚重感,令人肃然起敬。

“让德”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要素,起源于中国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先民认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万事万物能存在于自然界,就应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有阴就有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法自然,人们只能按照自然法则,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放纵,要自我约束,有秩序、有规则地做事做人才符合天理。最早记述“让”的莫过于“禅让”,从黄帝、颛顼、帝喾到尧、舜、禹,实行的是禅让制,如尧把部落首领的位禅让给了舜,舜又把位子禅让给了禹,禹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儿子启,这是先民求生存的本能反应,里面多少带有逃避责任之嫌。但是,从周族发展历史来看,处处体现在“让”之中。后稷处在“禅让”时代,“古公让狄”说的是,太父在遭到犬戎入侵,要夺部落土地和人口财产,周人欲战时,亶父不忍杀人父子而君之,乃与私属迁于岐下,太父以戎狄扰要财物,他让,要土地和人口,他也让。

周礼文化108讲之第50讲 制礼作乐(六)


太王的长子次子泰伯仲雍奔吴让贤于三弟季历,奠定了周部族在建立西周王朝中季历姬昌姬发登上了历史政治舞台的基础。太王逝后三子季历顺利继承了周部落首领,商天下有三分之二土地归周族,其子姬昌以德仁治理天下,商天下三分之二人民归周族。泰伯仲雍让贤让来了吴国。泰伯仲雍三让天下的良好的德仁孝让家风,保证了周国政权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周国人才的阶梯梯次,保证了杰出人才登上舞台。让我们看到了周部族的让德风范,一是忠君孝亲的高贵品质;二是兄友弟恭的博大情怀;三是同心协力的政治智慧;四是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五是包容谦让的宽阔胸怀;六是乐于牺性的至高境界;七是入乡随俗的超凡见识;八是勇于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

泰伯仲雍让贤的品德传到侄子姬昌时,出现了一个虞芮之讼的故事。虞、芮两国之君为争夺地畔,久儿不决,有人建议说,西伯姬昌是有德之人,你们不妨去找他,请他裁定吧。于是他们一起前往周国。当来到周国边境,看到的是周人耕者让其畔,行者让其路;进入都邑朝廷,发现周人士让大夫,大夫让卿,有礼有节。两国国君深受感化,回国后两国国君都让出所争地方作为空闲之地,从此友好相处。“让德”,让出了长江流域的吴太伯,让出了黄河流域的西周八百年江山。

周礼文化108讲之第50讲 制礼作乐(六)


【作者简介】付军让,男,本科学历,陕西省岐山县古周原人,国家公务员,园林工程师,岐山县国有崛山林场退休干部,国有崛山森林公园省级规划负责人。2010《岐山县志》2017、2018《岐山年鉴》2018《岐山县地名志》编辑,岐山县第一届老科协专家服务团队特聘专家;第二届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理事、秘书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专家团队专家。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史志文章多篇并获奖。论文入选厦门第四届全国泰伯论坛及首届浙江吴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粹并在两论坛上发言,为厦门第四节全国泰伯论坛第一位次审稿人。曾著有《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震心场址寻考》《付军让周礼文化108讲》、32万字村志《落阳邑史》、10万字《宝鸡地情概览岐山篇》及《崛山是岐山乃至中国文化的根脉》。

相关阅读

  • 周礼文化108讲之第50讲 制礼作乐(六)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制礼作乐,周礼文化108讲之第50讲 制礼作乐吴文化与周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血脉相承的必然联系,也是中国百家姓氏中唯一以姓而命名文化之典范,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