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智囊全集》上智部总序 太公孔子 文人的悲叹(附直译)

《智囊全集》上智部总序 太公孔子 文人的悲叹(附直译)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其中故事非常具有社会政治特色和实用价值。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末(1626年),作者:冯梦龙。全书共收中国历史上从先秦到明未的历代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故事1200余则,依内容分为十部二十八卷。十部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


《智囊》之旨在“益智”,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书中涉及的故事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的笔记、野史,查而有据,真实生动,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智 囊 全 集》

作者 冯梦龙 明朝

上 智 部 总 序

冯子曰:智无常局,以恰肖其局者为上。

故愚夫或现其一得,

而晓人反失诸千虑。何则?

冯梦龙说:真正的智慧没有固定局面(没有固定的方式来依循),而是用恰当的方法去对应对不同的现实才是上等的智慧。所以愚昧的人,偶然也会出现一些可取的(智慧的反应),聪明的人反而在千次考虑中发生失误。为何?

上智无心而合,非千虑所臻也。

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

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

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余。

上等的智慧其实是无意中的巧合,不是千次考虑可以做到的。别人计较小事,我讨论大事,别人看着眼前,我远望未来,别人纷纷而动,我静座旁观,别人束手无策时,我游刃有余。(句中的我是指具有上等智慧的人)

夫是故,难事遇之而皆易,

巨事遇之而皆细;

其斡旋入于无声臭之微,

而其举动出人意想思索之外;

或先忤而后合,或似逆而实顺;

因此,难事遇到(上等智慧的人)都容易了,大事遇到他都细小了,他轻易地周旋于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的难以判断的细微未节之中(灵活而有弹性),他的举动常常出人意料、出人想像。有时候开始时有悖常理而后来却完全符合事理,有时候看起来似乎违背常识而实际上却顺乎事理。

方其闲闲,豪杰所疑,

迄乎断断,圣人不易。

呜呼!智若此,岂非上哉!

当其从容悠闲之时,却受到豪杰之士的怀疑,只有等到问题全部解决,(才能看清这种深远通透的智慧来),连圣人也不能改变。啊哈!智慧如果这样,难道不是上等的!

上智不可学,意者法上而得中乎?

抑语云“下下人有上上智”,

庶几有触而现焉?

这样的上等智慧不去学,是因为像人们通常认识的“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吗?还是像人们所说的“最下等的人(最愚蠢的人)偶然表现出的上等智慧”,或是可以造就的人有所触动时就会呈现出智慧了呢?

余条列其概,稍分四则,

曰“见大”、曰“远犹”、

曰“通简”、曰“迎刃”,

而统名之曰“上智”。

(不管你如何认为)我把这些智慧实例一一列举出来,分为四卷,分别是“见大”、“远犹”、“通简”、“迎刃”,总的名称为“上智”。

卷 一 · 见 大

一操一纵,度越意表。

寻常所惊,豪杰所了。集《见大》。

(筹划大事)把持和支配(时局之时),往往会发生超出预计的尺度,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一般人感到惊奇不已的事,而俊杰之士却能心领神会。(这样的故事)收集在《见大》。

《智囊全集》上智部总序 太公孔子 文人的悲叹(附直译)

太 公

太公望封于齐。

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

不友诸侯,人称其贤。

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

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

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望犹得臣而友之乎?

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

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

而旌之以为教首,

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冯述评]:齐所以无惰民,

所以终不为弱国。

韩非《五蠹》之论本此。


孔 子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

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

夫子诛之,得无失乎?”

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

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

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

五曰顺非而泽。

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

而少正卯兼之。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冯述评]:小人无过人之才,

则不足以乱国。

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

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

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

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

孔子狠下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

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

华士虚名而无用,

少正卯似有大用而实不可用。

壬人佥士,凡明主能诛之;

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

唐萧瑶好奉佛,太宗令出家。

玄宗开元六年,

河南参军郑铣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

敕曰:“观其文理,乃崇道教,

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

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

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

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智囊全集》上智部总序 太公孔子 文人的悲叹(附直译)

译 文

名 诗 词 直 译

太公望封于齐。

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

不友诸侯,人称其贤。

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

太公望(吕尚,姜太公)受封在齐国,齐国有一个名叫华士的人,主张不臣服于天子,不结交诸侯,人们都称赞他很贤明。太公派人多次召请他,都不去,(太公)就命人杀了他。

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

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望犹得臣而友之乎?

周公(姓姬名旦,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问道:“他是齐国的一位高士,怎么杀了他呢?”姜太公说:“不臣服天子,不结交诸侯的人,我太公望还能把他当臣民、与之结交吗?

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

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

而旌之以为教首,

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国君)无法臣服、不得结交的人,就是上天要遗弃的人。召他多次都不来,就是叛逆。如果以他为学习的榜样,让全国民众效法他,那么还会有谁是把我当国君呢?”

[冯述评]:齐所以无惰民,

所以终不为弱国。

韩非《五蠹》dù之论本此。

[冯梦龙评]:齐国因此没有懒惰的人。始终不沦为弱小国家。韩非(战国时代韩国的公子)《五蠹》的学说就是以此为本。

《智囊全集》上智部总序 太公孔子 文人的悲叹(附直译)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

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

孔子和少正卯(春秋时鲁大夫)同时鲁国,孔子的门客(学生)数度离开学堂,使学堂由满座成为空虚(受少正卯言论的诱惑)。孔子做掌管刑狱的官的时候,在宫门外杀了少正卯。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

夫子诛之,得无失乎?”

子贡(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进言道:“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老师您杀了他,难道没有失误?”

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

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

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

五曰顺非而泽。

孔子说:“人有五种罪恶,而且强盗和窃贼不在这里面。第一种是心思通达而阴险,第二种是行为乖僻而固执不改,第三种是言辞虚伪而能动人心,第四种是专门记诵一些丑恶的东西而且十分博杂,第五种是专门赞同错误的言行还进行润色。

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

而少正卯兼之。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这五种罪恶,有一种,被君子所杀就不能免除,然而,少正卯同时具备五种恶行,正是小人中的奸雄,不可不杀。”

(冯述评):小人无过人之才,

则不足以乱国。

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

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

[冯梦龙评]:小人没有过人的才能。就不可能乱国。假使小人有才能也肯受君子指挥,那也不是对国家没有好处的,因而君子也不应一概摒弃他们。

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

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

孔子狠下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

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

少正卯煽动迷惑孔子的弟子,几乎要掩盖孔子的光芒而居孔子之上,还可以和他同朝共事吗?孔子狠心下手,不只是为了阻止当时以口才便捷扰乱政局的状况,大概也为后代人拿学术的理由杀人树立了榜样。

华士虚名而无用,

少正卯似有大用而实不可用。

壬人佥士,凡明主能诛之;

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

华士有虚名而无实用;少正卯则好像很有用、实际上不可用。徒有口才而心术不正的小人,凡是贤明的君主就应该杀了他。名人隐士,不是大圣人就不能认识到其该杀的理由。

唐萧瑶好奉佛,太宗令出家。

玄宗开元六年,

河南参军郑铣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

敕曰:“观其文理,乃崇道教,

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

唐朝萧瑶痴迷于拜佛,唐太宗李世民命令他出家当和尚。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河南郡丞郭仙舟纷纷献诗陈情。唐玄宗下诏:“看他文章的意思是推崇道教。这种思想不切合时代的实际,当依其个人的喜好。”

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

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

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于是两人被)罢免官职做道士。这种做法也和圣人的行事暗地里相吻合。假使用花言巧语谄媚于佛的人都命令他出家当和尚,谄媚于道的人就让他做道士,那么士大夫以邪说异端攻击正道的事情就可以平息了。

赏 析

太公杀华士因其不为已用,孔子杀少正卯因其政见不同、利益相冲。而这一先河的开启,就有了汉朝将“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写进了《王制》之中,成了问罪治罪的法律条文。


“伪”与“非”的解释权,在执政者手里,就算是不“伪”不“非”,定个“伪”或“非”或者又“伪”又“非”,也一样地说杀就杀。杀了,虽纯属“莫须有”,也还有根有据,不仅这是《王制》的规定,而且还有圣人处理这一问题的案例可循。


这杀人整人的借口,从汉至清末,络绎不绝。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禁锢思想重要的手段。

《智囊全集》上智部总序 太公孔子 文人的悲叹(附直译)

作 者 介 绍

冯梦龙,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他的作品除世人皆知的《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如果没有他的辛勤劳作和超出同时代人眼光百倍的见识,那些到明代已散佚殆尽的宋元话本以及在民间流传的歌谣、笑话、戏曲,都将自生自灭,使文学史上留下大段大段的空白。冯梦龙的这些工作成就,实可与孔子删定《诗经》的意义并肩媲美!

相关阅读

  • 中国古代文学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 2.《尚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3.《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4.《
  • 诗经:木瓜 (投桃报李总有情)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投我以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你将木瓜
  • 中国古代的十大乐器是哪些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中国古典乐曲,后来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乐器,其中最著名的十大乐器有:1.古琴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全过程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历史发展过程漫长,上下五千年文明,承载了一个文明国度的形象与气质。先秦时期:神话,《诗经》,楚辞,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发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