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集藏典韵
名著类邮票一直是我喜爱的题材,由于此题材是文学与绘画的结合体的缘故,总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我国发行的名著类邮票整体大气沉稳、古风古韵,设计风格多变,可谓邮票的翘楚。
《西游记》:1979年12月1日发行,全套邮票8枚,设计者李大玮。这套邮票采取了连环画形式,设计上吸取京剧和动画片的一些特点。运用中国民间年画的处理方法,工笔单勾,重彩浓染,人物略有夸张,使孙悟空的形象鲜明地活跃在方寸之间。
但是《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名著,只设计了一套邮票就关门了,而且没出小型张,有点遗憾,应该像《三国》,《水浒》那样推出系列。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1981年11月20日与1982年4月24日分两次发行,全套邮票12枚小型张1枚,设计者刘旦宅、潘可明。这套邮票采取了人物画形式,画面简洁,人物形象突出。特别是对宝玉和黛玉两个主要人物作了巧妙安排,绘制成了隽美的“双玉读曲”小型张。

邮票

小型张
《西厢记》:1983年2月21日发行,全套邮票4枚小型张1枚,设计者王叔晖、刘硕仁。这套邮票把一位千金小姐为了追求爱情的娇羞、含情脉脉和多愁善感的神态浓缩在了方寸之间。王叔晖大师的工笔重彩、刘硕仁的古画版式设计,使这套邮票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堪称典中之典。

邮票

小型张
《牡丹亭》:1984年10月30日发行,全套邮票4枚小型张1枚,设计者戴敦邦、李为。
这套邮票运用了国画写意的形式,似梦似幻的故事,配上似梦似幻的绘画,再加上灵动的人物风景,观者不觉入梦中、惬意非凡。

邮票

小型张
《水浒传》:1987年12月20日至1997年12月22日分五组发行,全套邮票20枚小型张3枚,设计者周峰。这套邮票采取了插图画形式,线条圆润优美,人物活灵活现,博八百里水泊梁山英雄之气、采明代画家陈洪绶《水浒叶子》之风。而最传神的是小型张《智取生辰纲》和邮票《时迁盗甲》,构图站位、各色人等错落有致,故事跃然纸上。画家通过方寸,生动再现了梁山108将的英雄风采,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第一组

第一组小型张:智取生辰纲

第二组

第三组

第三组小型张:四路劫法场

第四组

第五组

第五组小型张:梁山英雄排座次
《三国演义》:1988年11月25日至1998年8月26日分五组发行,全套邮票20枚小型张3枚,前两组设计者陈全胜,后三组设计者戴宏海。这套邮票采取了插图画形式,以工笔重彩在仿古绢上绘制而成,古韵今风,尽现原著神髓,让人不仅想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主题,正可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的市场价和《水浒传》基本一样,都是第一套贵,而且价格也基本一样。其他几套很便宜。

第一组

第一组小型张:千里走单骑。整幅画面,主要人物关羽居正中央,扬鞭顿马,面向左侧的曹操送行人马,曹操挥手再三,意欲挽留,枭雄惜英雄的场景油然而生,右侧的甘、糜二夫人挽起车帘,以女人特有的姿态和心理观望对话。此情此景,引人遐思,历史在这里仿佛成为了一张照片!
构图严谨、画功沉稳,解读精准是此小型张的成功之处,就连曹操人马下的一只狗也表现的灵气十足,不可不赞!
整套《三国》第一组邮票,被评为1988年最佳邮票,实至名归。

第二组

第二组未发行小型张:隆中对
由于此小型张的争论由来已久,在此不表。单说此作品,作者陈全胜正是由于特殊原因未被采纳,所以退出了后三组邮票的设计工作,实乃憾事!

第三组:
戴宏海画家接手设计了后三组,不能说画功比不上陈全胜,只是在绘画风格和原著理解上有了出入,也能看出来戴宏海很认真的完成了作品,但先入为主思想和陈全胜的作品太深入人心了!

第四组

第四组小型张:赤壁鏖兵
能在一张画上表现赤壁大战,这也非普通画家能及之事,戴宏海功不可没!

第五组:

第五组小型张:空城计
《聊斋志异》:2001年4月21日至2003年5月16日分三组发行,全套邮票14枚小型张2枚,设计者陈全胜。
陈全胜设计的名著邮票又回来了!由于蒲松龄的原著历来为人们喜爱,所以这套系列邮票,不管是题材还是设计者,邮友们都有着太多的期待;
不同于《三国》的宏大场面设计,陈全胜这次以小品插图画的形式来表现。采用了传统人物工笔画的手法,在营造环境景物和道具方面又适当作了装饰,布局得当、简繁得体、色彩协调,是一套艺术性很强的邮票。
但这套邮票仍留给我们太多的遗憾。众所周知,《聊斋志异》故事丰富,影视翻拍层出不穷,可却以16枚的数量过早的关门,真让人感觉题材浪费,这又是中国邮票史上的一大憾事!

第一组

第一组小型张:劳山道士
此小型张又见陈全胜的设计实力,仙山古树、云绕道观,老道士仙风道骨,年轻人市井正浓,不言故事,已知其半分意,妙作!

第二组

第三组

第三组小型张:西湖主
《儒林外史》:2011年3月21日发行,目前全套邮票6枚,设计者:高云、沈宁。
这套邮票采取了工笔重彩画形式,画面色彩突出,人物形象有的飘逸洒脱、有的诙谐幽默、还有的仿佛置身桃源仙境般;个人认为,《范进中举》这个本书中最为有名的篇章,应该出成小型张,就更完美了!

早期的古典名著邮票,票名并没有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前缀,如T43《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T82《西厢记》,直到1984年发行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开始,票名的前缀才固定下来,改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票名,不仅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也更具系列性、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