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钟离眛,历来被史家认为是西楚政权的重要将领,但是,究竟有多重要呢?至少从史家的记录中,很遗憾,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直接表明钟离昧在西楚政权中的地位和其产生的功绩。也就是说,对于钟离眛,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后人对于他的认识,几乎就是一片空白,而唯一能够确认钟离昧地位的记录,也仅仅是当时西楚政权的敌人汉军谋士陈平的一句话:
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史记·陈丞相世家》
没错,就是上述的这句话。当时,刚刚从楚军来投汉王的陈平,为了表忠心,首先便向汉王刘邦献上了乱楚之计,而由于陈平曾长期在楚军中就职过,所以,其提出的乱楚之计中,首先要针对的四个人,便是范增、钟离眛、龙且和周殷四人。
关于周殷,笔者后期会专门作文介绍的,何况其仅仅是排名第四,故在这里不作详谈。而关于范增和龙且,笔者前文也已经叙述过了,这里便也不再详细说明了,只是简单说一下。
范增的地位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楚军二号人物,而龙且,虽然并未真正独自领过大军,但是其从项梁时期便开始效忠楚军,而后更是以大将的身份随军参与了之后楚军进行的各类战役,其勇猛善战之风也是享誉天下的。而这里诡异之处就在于,陈平居然把钟离昧放在了范增和龙且之间,请问,为什么?
先前在龙且篇中笔者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龙且虽然勇武过人,善于领军,但是其后期包括击败英布的那场战役在内,龙且也都是以主帅副将的身份从属,虽然战功依然是第一,可毕竟从实际地位上,还并不是那么十分显赫。至少龙且并未真正独立领过军,反正在史书中也的确没有记载过龙且在后期有过任何独立领军的经历,而后期有关龙且的两次大战,一次是和项声一起领军,而另外一次则是明确记载龙且是作为裨将跟随项它作战的。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龙且确实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但,毕竟和担任一方大军的统帅还是有区别的。那么,作为在陈平眼里重要程度还排在龙且之前,且仅次于范增的钟离眛,又是如何呢?
的确,钟离眛的记载虽然在史书中记录的很少,可终究,太史公还是把该记的都记上了,如下述这一条在史书中有关钟离眛作战的记录:
当是时,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汉军方围锺离眛於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史记·项羽本纪》
关于这条记录,笔者先大概说一下其大体意思:当时,项羽在睢阳,听闻楚军海春侯曹咎部兵败,遂引兵撤回,而后汉军包围在荥阳的钟离眛,于是,项羽遂领军前去救援,而后汉军畏惧,项羽遂救出钟离眛。
如此,针对上述记录,笔者就要问几个问题了,即,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会引发海春侯兵败,项羽回师的结果?其次,汉军又为何包围了钟离眛?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钟离眛为何在荥阳?
而要回答上述问题,就需要笔者先对当时的楚汉局势做一个大概的分析了。
当然,在这之前,笔者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荥阳的位置,不然,或许很多人会很难理解荥阳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以至于钟离昧驻守荥阳居然也会成为笔者的一个疑问。以下图例,是笔者简单画的一个关于荥阳的地图,画的不太好,可能不太准确,但大体位置就是如此:
荥阳,古之名城,素有盖控扼之要地,鸿沟、广武、敖仓、索水,皆在封内。公元前229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遂以荥阳、巩、京等县合并为三川郡,而其郡治便是荥阳。如上图所示,荥阳位置,处于关中东部,可谓函谷关之门户,由此,很多人就应该能明白荥阳的位置是有多么关键了。而要是放到楚汉对峙时期,那么一方是作为占据关中的汉军,而另一方则是作为占据南方的楚军,那么荥阳的得失,无疑就是影响其双方战略攻守的关键所在。
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局势,远的就不说了,毕竟本文重点还是钟离眛。
基本局势,还是参照上图吧。汉三年,楚汉于荥阳对峙,而后先是楚军内部发生纠纷,楚军二号人物范增因为和项羽不合,出走后不久便死。后,项羽遂领军猛攻荥阳,汉军惨败,荥阳城破,刘邦只得向成皋一线败退。项羽遂乘胜追击,不久后便又拿下成皋。无奈,刘邦只得继续向巩县一带后撤,到此,汉军后援已至,遂死力抵挡,如此,楚军攻势就此停滞。
面对如此危机,刘邦一方面下令大将军韩信继续东征,另外一方面则令刘贾领军两万,深入楚军腹地,与彭越军联合扰乱楚军后方供应。而后,趁着项羽回师进攻彭越军,刘邦则领汉军开始了对楚军突击,很快,汉军并将战线再一次推到了成皋一带。如此,项羽在击走彭越后又只得再次回师和刘邦对峙于成皋,如此数月,由于彭越军坚持不懈的在楚军后方破坏,导致楚军上下士气低沉,人困马乏,所以这期间与汉军作战也均是无任何效果。
很快,齐国战局明了,汉军大将军韩信全歼楚军主力,听闻此消息后的项羽也曾试图与韩信沟通,希望其可以背叛汉军,但不料韩信并未搭理,如此,楚军败势已经是很明显了。但项羽不甘,为了挽回败局,其一方面责令楚军大司马曹咎继续于成皋和汉军对峙,只守不攻,以等待项羽归来,另一方面则亲自领军向西进攻陈留,以防备汉军主力刘邦与韩信东西夹击。
然,人算不如天算,大司马曹咎终究还是在汉军的诱导下,率军出击,很快,楚军主力便被汉军再一次围歼,至此,楚军便从成皋一路向后溃退,而汉军则是狂飙突进,直抵荥阳城下,如此,便是笔者开始说的那条记录,海春侯大司马曹咎战败,楚军全线溃败,而扼守荥阳的钟离昧便因此遭到了汉军的合围。
而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就是钟离昧的位置。在项羽和汉军对峙于成皋一线时,钟离昧却偏偏是在荥阳驻扎,无疑,再加上笔者之前所介绍的荥阳的那些背景,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钟离昧此时在楚军中的地位,高不高我们不知道,但重要性是肯定的,而且几乎是作为楚军最后一道防线的守卫者。但同时,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被汉军包围之下的钟离昧部并未发生像曹咎那样的惨败,而是在得到项羽回师救援后,成功退走。好吧,其实上面这些也的确说明不了说明,只能勉强从侧面说明钟离昧此人在楚军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能力都是相当不错的。
下面,再说一条关于钟离昧作战的记录,当然,这也是除了上一条外在史书中的最后一条有关钟离昧作战的历史记录了:
曲周侯郦商以陇西都尉从击项籍军五月,出钜野,与锺离眛战,疾斗,受梁相国印,益食邑四千户。《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关于郦商的故事,笔者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阅读此篇:【西汉篇】不显于外的汉初三大战将之景侯郦商
总之,郦商作为汉军将领中排名前十的虎将,其能力是肯定的,但即使如此,如上述记载,在钜野之战中,郦商只是因为和钟离昧打的难解难分,而且还并非分出胜负,便因此在事后被加封四千户的食邑,如此,或许当时郦商还有其他功绩,可是既然史家在这里明确记载了,便足矣说明,郦商能够和钟离昧打成平手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已经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功绩了。如此,在这里更是从侧面再一次印证了钟离昧在楚军中的能力之强和地位之高,无论如何,都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也是为史家承认的,只是可惜史家并未过多记载。
如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的判断出,钟离昧就应该是楚军中自从范增去世后,西楚阵营中除了项氏一族外的第一外姓大将。甚至,在笔者看来,在当时项羽在前方成皋与汉军作战时,将后方更关键的荥阳交给钟离眛驻守,便说明了钟离昧此时在楚军中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个将军了,或许已经是西楚阵营中后期主政的一把手了,当然,这些也只是猜测,目前还未有任何证据可以直接证明。
最后,关于钟离昧的结果,那基本上还是为很多人所知晓的。
项王亡将锺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後,亡归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就目前而言,我们能知道的就是大将军韩信与楚军核心人物钟离昧的关系匪浅。但,究竟二人的交情有多深,以及他二人到底是在楚军之前就认识了,还是在参加楚军之后认识的,这都已经是我们无法知晓的了,不过,既然大将军韩信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庇护钟离昧,便已经说明二人的关系确实很复杂。只是,大将军韩信忘了一点,无论如何,钟离昧的身份都太过特殊,所以,这也就为其带来了灾祸,当然,事实上就算没有钟离昧,我们的大将军的好日子,也过不了多久了。
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史记·淮阴侯列传》
从上述内容中的记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刘邦是非常怨恨钟离昧的,如此也可以看出当年钟离昧到底对于刘邦是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才会让其如此怨恨。如此,刘邦一方面表示让韩信立刻缉拿钟离昧,而另一方面,则听从陈平之策,发告诸侯,试图以会猎南方的理由发动兵变,扣押楚王韩信。但很显然,我们的大将军对此却一无所知,反而是因为刘邦的故弄玄虚,误以为是因为钟离昧的问题,所以,才引出了下面这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未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史记·淮阴侯列传》
其实刘邦来到南方,韩信也有点怂。所以,便有下面的人出了个馊主意,认为刘邦来此地的目的就是为了钟离昧,所以建议韩信先杀钟离昧以邀功,从而避免祸患。而韩信很显然是不愿意和刘邦公开对抗的,所以就准备动钟离昧。但,熟料钟离昧却说这样的话:“目前汉军之所以不敢明目张胆的进攻楚地,就是因为有我钟离昧在此,而你若是要杀我以献媚于刘邦,那么,我今日死,则你也必会不久后随我而去。”而后的钟离昧则又骂了韩信一句:“你是活不了多久的。”遂自杀。
关于韩信的选择,我们这里不做探讨,我们只谈钟离昧所说的这几句话。可以说,这里面所隐藏的信息量,不是一般的大啊。
即使是笔者之前,也仅仅是把钟离昧当成了一个西楚政权的核心将领,但是,在这里,钟离昧却居然敢说这样的话,即,只要有他在楚地,汉军便不敢直接进攻,如此,请问这可能吗?从之前我们掌握的信息来看,无论如何,刘邦要用奇谋扣押韩信,也都是因为韩信本身的能力和实力,可是这里的钟离昧却敢如此放言,请问他凭的是什么?而且更为关键的是,韩信也并未做出反驳,何况还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说,既然钟离昧已是必死,那又何必说如此之大话呢?请问为什么?
难道说,钟离昧的身份还有我们无法猜透的吗?
在这里,笔者不做任何直接的回答,而是用另外一条记录来为大家提供一个方向,一个有可能是解释钟离昧真正身份的方向:
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史记·秦本纪》
这是史书中太史公在记录秦国秦始皇之前的历史时的最后之言,其中,有三个字,希望大家能注意一下,那便是终黎氏三字。在这里,这么多的姓氏,按照太史公的解释是说,秦国先祖是以赵为氏,以赢为姓,而后子弟则因为分封之故,遂以封国为姓氏,如上述所列的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等,而这里的终黎氏便是其中之一。如此,很多人就或许要问了,那么这和钟离昧有啥关系呢?
如此,请再看这一条记载:
徐广曰:“世本作‘锺离’。”应劭曰:“氏姓注云有姓终黎者是。”《史记集解》
如此,最后再需要大家知道的一点是,钟离眛,他是复姓钟离,单名一个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