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七月七日何谓?看牵牛织女,女人穿针乞巧。”
——这是敦煌文献p.2721《珠玉抄》所载,七夕节日的缘起。
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怀春少女们轻提裙边踏上彩楼,奔逐栏边对着银河望眼欲穿,等待牵牛渡银汉;她们趁着月光穿针乞巧,将五色丝线快速从联排九孔针中贯穿而得巧。穿针引线,本来就离不开男女姻缘的隐喻,得巧者亦可得爱。说不定,就正好有翩翩少年打这儿经过,带着一句“今晚月色真美”。而在敦煌的壁画中也不乏牛郎织女与爱情故事。
壹- 牵坐看牵牛织女星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全天星图》(又称《敦煌星图甲本》斯坦因编号为S.3326,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囊括了当时北半球肉眼可见的大部分恒星,是现存记载星数最多(1359颗)、时代最古老的一幅星图,牛郎、织女星便在其中。
牛郎星为天鹰座α星,织女星为天琴座α星,它们分别是各自星座中最亮的一颗星。
在《全天星图》上看似近在咫尺的两颗星,实际相距16光年,中间隔着漫长的银河,本是一对儿“不得见的街坊”。只有在七月初七这天,上弦月光遮住了银河的光彩,原本横亘其间的银河瞬间“隐形”,牛郎织女星得以“相逢”。
▲敦煌文献S.3326《全天星图》局部,颜色区别标注的便是牛郎、织女两星
七夕夜观星的人,并非完全出于对星象的好奇,却多源自对浪漫的想象。有人“拆穿”了这其中的真相——周处《风土记》曰:“七月七日,其夜……守夜者咸怀私愿。”是夜,牛郎织女相会于天河,天门瞬间打开,随之汹涌的是兴奋和……一点私心。
“七夕佳人喜夜情,各将花果到中庭。为求织女专心座(坐),乞巧楼前直至明。”(敦煌文献《七夕乞巧诗》)女子们以瓜果献供院中,欣欣然坐看牵牛织女星的场景,大概便是古代人的“转发锦鲤有好运”吧!
贰-月亮代表我的心
七夕不是少女的专利,也不只有牛郎织女星助运。这时候的月亮虽是新月,却因天门大开而被赋予更玄妙的寓意。当晚,不管男女老少、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可月下祈愿。这一天的月亮,尤其对渴求爱情的人儿格外慷慨。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在七夕夜对爱情的憧憬和承诺,白乐天将其说给天下人。
“荡子他州去,已经新岁未还归,堪恨情如水。……乞求待见面,誓不辜[负]伊。”则是敦煌文献P.2838《曲子拜新月》中,一位在七夕之夜祈愿丈夫回心转意、归家团聚的怨妇心声,这种类似琼瑶剧片段的祈愿,月亮一定接收到了许多,也未有分别。
叁-只羡鸳鸯不羡仙
中国人自古将牛郎织女视为重要的爱情符号之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月初七的相会,胜却人间无数。但如果秦观来了敦煌,他那“胜却人间无数”的概念和认知大概会被刷新。
莫高窟第85窟《报恩经变》中的“树下抚琴图”,定格了一个令人驻足的爱情瞬间。
印度波罗奈国太子善友为救济众生,入海赴龙宫求取如意宝珠,却被弟弟恶友刺瞎双眼,将宝珠也抢夺了去。善友太子流落利师跋国,为王宫看守果园。于果园中抚琴弹奏,成了他唯一排遣情绪的方式。一次偶然,利师跋国公主听闻琴音,心生爱慕,不顾父王反对,与善友结为夫妻。婚后,善友披露自己的太子身份,双眼复明,携公主返回波罗奈国,索回宝珠,变现衣食珠宝救济众生。
故事结局固然圆满,动人的最是树下抚琴的瞬间,宁静隽永。高山流水之所以珍贵,全因为懂得。善友太子也许还没注意到利师跋公主的出现,公主已经在琴音里翻阅了他的前半生。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爱情当中收获快乐和回收苦痛的多少总不可预知,但丝毫不影响她永久地成为每个人心中最按耐不住的冲动和最美的期待。她是刀尖上的蜂蜜。
国艺3D艺术馆——低成本办展&无限次布展&沉浸式观展
快进入官网(artar.cn)注册,零成本创建自己的艺术馆!更有免费会员名额和大额优惠券等你来拿!
关注“国艺鉴证中心”微信公众号,让生活充满艺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