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但凡一有人提到终南山,我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被誉为一代诗佛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纵观王维的一生,从他的人生轨迹,从他的诗词画意里,很容易就能看出,终南山在他的生活和生命里都有着举足轻重、无可代替的地位,仅从《终南山》和《终南山别业》这两个标题,即使是再愚沌的人也能从中看出些什么。不错,王维四十岁以后的日子就是在这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直到度完余生,同时还在这里写下了大量的传世名作。
自古终南出隐士,即便是在当下,甘愿将身影隐匿于在这千峰苍海中忍受恶劣环境的艰苦,过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生活极端清贫的人,也绝不在五千人之下。那么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他们选择来到终南山隐居而不是别处,我想这跟一千多年前王维等诸位有名的儒人雅士曾经在此隐居,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维十五岁时便因能写得一手好诗而名噪长安城,二十岁时便及第状元,像这样年少有为的人在当时实属罕见。然而王维的才华还远不止于仅这一点,他对于琴、棋、书、画甚至是音乐都是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称得上是历史上一位难得的多才多艺的才子,而且还是一位长相“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的超级美男子。像这样一位兼容貌与才华于一身的人,假若能够他出生在现在的话,那可真的不知道该有何等的风光和荣耀,他定能够圈粉丝无数,让多少追星族为他颠倒痴狂了,可惜他竟早生了一千多年。
王维当的第一个官和他也算是专业对口着的,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负责歌舞团工作的领导,可是却因手下有人偷偷出去捞外快犯了失察之罪,被贬职成了一个库管员。这一当可就是五年,这对一个负有满腹经纶又满腔的政治抱负的王维来说,其中的失意与不甘自然不用多说也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有一代“贤相”之称的张九龄上任后,王维被得以重用,在这个阶段也算是王维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候。可是好景不长,张九龄因遭受到那个口蜜腹剑的奸臣李林甫排挤,随后又被其取而代之,王维也因此遭受牵连,被贬职放任到塞外做官。
安史之乱时,王维不幸被俘,因为他着实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名人,便被强迫出任伪官。然而王维的心在贼地而心在前朝,时常会有感而发,写诗寄情,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怀念朝廷的情感。这足以说明王维虽是文人,但也一样拥有威武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后来,安禄山之乱平息后,王维因写过这首《凝碧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秋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朝廷不但没有降罪与他,反而让他留在朝廷继续委以重任。看来,人出名了有时候未必就是好事,会写诗有时竟然还能救命。这人世间的事情,千折百回,又有谁能一语得道尽,一眼得望穿呢?
可是,“安史之乱”给王维心理带来的耻辱和疼痛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疤痕,从此,王维对动荡不静的官场有了厌倦疏远和怀疑不安的情绪,加上他又常年信奉佛事,所以四十岁以后的他开始在终南山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从此,他的诗和画都没有离开过田园和山水,没有离开过“禅”的意境。王维的山水诗画独处一秀,自成一家,无论是在诗坛还是画坛,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人称谓南山派山水画鼻祖。
王维,字摹诘,佛教有一本书名叫《维摹诘经》,他的名与字就是由来于此,可见王维对于佛教是何等的追奉笃信。他的一生,也算是饱经磨难,历尽坎坷,可是就是因为他常年能坚持侍佛修为,才使得他能够拥用一颗平常的心,从容的面对生活带来的大起大落、大风大浪。他晚年曾写过一首《白发叹》,就有这样的描述“平生几多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在他的作品里,你永远都看不到绝望与挣扎,呐喊和愤怒,悲苦与哀愁,你能看到的只有宁静。同时,他又能把诗、画、禅巧妙融为一体。苏轼曾说过,“味摹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摹诘之画,画中有诗。”我认为最好再补充上一句,“品摹诘诗画,如入禅境。”
比如大家都熟知的这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里,读者可以读到的就是一个被无限放大的极致清灵的“静”字,想从中体悟和享受这个“静”字,唯有把自己所有的精神与思想全部放空,也只有拥有了一颗禅者之心方才能够领悟这一“静”中之大美。
王维的诗画里的内容经常是“没有人”,最多也是“我一个人”。也许是他看透了人心,讨厌与人共处,特别是讨厌与李林甫,安禄山这样的人相处。也许,只有远离了“人”,他才还原成那个本真的自由的自己。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约。
这首有名的《竹里馆》里描述的生活状态,也许就是诗人想追求清净、自我的生活本质。一个人坐在没人知道的竹林里,抚琴弄曲,到了极兴处,便吹一阵欢快的口哨,在这样一个无人的夜里,竹林深处,只有月亮知道我在干什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我活着只是为了我自己。在许多人看来如果一个人身处这样的处境里应该是忧郁的,孤独的,可是在诗人眼里,却是如此豁达从容,似乎是在告诉人们,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王维过于消沉,不思进取。可是,早年的王维,也有过奔放的青春,也有过豪言壮志,《少年行》四首,言辞雄放,豪迈有力,充分表现了诗人想保国为家的英雄情结。《观猎》一诗中,王维依旧用毫不雕琢、简单明了的手法,描写出一位英姿飒爽、气宇轩昂的将军形象,以此来阐明自己崇尚英雄想有一番作为的愿望。
一首《洛阳女儿行》,体现了王维对权贵骄奢淫逸生活的不满和对深处社会底层的贫苦大众的同情,然而,在那个动荡的时局里,朝不保夕的自己也只能把这些情绪写进诗里,然后表现出的只有无能为力的叹息。
王维早年的代表做还有一首曾在塞外任职时写的《使至塞上》,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歌,更是一首千古不朽的名作。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关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不加修饰,然而他却总能够在直白的语言之中巧夺天工,恰到好处地把自己想告诉大家的情意景淋漓尽致的介绍给大家。这首诗的整个灵魂就是这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仅仅一个“直”字和一个“圆”字,就这么直白普通甚至是生硬的两个字,却能够把这首诗成功的推向了一个无人能极的艺术高度。给人们描绘出一副雄浑有力、意境苍凉的大漠风光,让人仿佛有一种置身于荒漠于苍穹之间,那种渺茫无从的凄凉感。
王维不但是著名诗人画家,而且还是情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想思。
一首《相思》,廖廖数语,语言简练,依旧没有什么雕琢和修饰,没有卿卿我我,软浓耳语,感情却表达的如此真挚细腻,说到了多少情男痴女柔软的心坎上。成为了一首千百年来被世人一直吟唱不休的千古绝唱。
王维描写情感的诗少之又少,可他对感情的专一却称得上古今第一人,从三十岁丧妻开始,直到六十一岁寿终时都是孑然一身,在孤独中度过自己的漫漫余生,可见其用情之专一无人能比!
不管是王维的诗还是画,还是他的感情经历,还有他的心路旅程,永远都离不开佛对他的影响。如果没有佛,我们也很难想象,他又该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经历,大多数都是王维的翻版。都曾有过年少轻狂,有过远大的理想,有过起起落落,也许每个人都无法躲避生活带给我们的这样和那样的不如意,谁也无法预知将来该怎样走才是最好的选择,谁也不知道下一秒等待我们的是悲还是喜。面对困境,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不再忧虑,不再惶恐?
我们不妨去看看王维是怎么做的,他在《终南山别业》里这样告诉大家,“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是一句含蓄而充满禅机和哲理的话。
当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不要气馁,让我们抬起头,怀着一颗从容致远的心,眺望高天,天的尽头,风气云涌间,正在孕育这一次新的契机、新的希望!
作者:
王巧样,陕西富平人,自幼喜好文学,时常信笔涂鸦,偶有文章见诸报端,虽有挫折,却依然不改热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