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和尚有话说
今天继续整理唐人绝句。
诸家品评唐诗皆言“唐诗以气象为胜”,何为气象,何以胜之?今日和尚试一析之。
气者,文气也,气脉也,气度也,气色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气郁结胸中勃然不可平者,必歌以声诗,此所谓文气也。物不平则鸣,士有不遇之叹,或登临怀古,或托物言志,或描景抒情,皆言在此而意在彼,托于文而写其心。故其诗或粗豪,或旷达,或凄迷,或幽微,或哀叹,或伤情,均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发必有中,所谓文气勃勃焉,浩浩然,不可遏止。
气脉者,一气贯注不假修饰是也。唐人写诗,语多朴质,似拙而意深,表粗而意沉。宋人写诗多工致流丽,胸中酝酿许久才下笔。唐人则不然,脱口而出,信手拈来,挥洒自然,故唐诗用字直率,而宋清诗用字锤炼。非是唐诗不锤炼,奈何不着痕迹耳。气脉者,抱而不脱,圆转如意,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自然流淌。和尚喜唐诗之不做作,不斧凿,不凝滞于文字,不吝写其真情。
唐诗上承汉魏六朝,弃其秾艳而得其清丽,去其繁芜而取其俊骨,加以唐人之开阔、自信、不拘一格之神熔于一炉。故唐诗气度雍容,大气苍茫。边塞诗大声镗鞳,慷慨豪壮;田园诗清新幽微,入禅入哲;怀古诗钩沉凛冽,神交古人;而送别诸什,则各成其妙,动人心魄,更有乐府诗、歌行体、歌谣白话诗,掺杂其间,更见唐诗之气度宏阔,包容万千。
唐诗意厚,文字表面不过是冰山一角,所以耐品耐嚼,此气色驳杂是也。唐诗虽朴质而诗意沉厚,语虽拙而意实曲,故不像宋诗之单纯精美。和尚以为唐诗远比宋诗要深、要厚、要更难寻其痕迹。唐诗用典比宋诗更多,读唐诗更要注意其背景,此是气色丰富,而只逗露一角也。
象者,物象也。唐诗虽朴拙,但意在言外,而多偏好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宋明清诗非不写景,奈何不如唐诗之自然随意。唐人多喜游历,科举制度尚未为文人取仕唯一通道,故而唐人写景多实写,并且唐人直率朴质,开阔包容,故其写景多顺意而为,以景写情天人合一。
何以以气象独胜?和尚以为,唐人诗不重雕琢重气脉,不重文辞重风神,不耽于写景抒情,而以诗写实、写事、议论和感叹,故而气象万千,精彩纷呈。加以盛唐之包容、开阔;文人之思想开放,人格独立,故而千载以降,仍令人神往,庶几为此乎?(六不和尚:midouwei)
凉州词二首 其一(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人评注
《唐诗绝句类选》:语意远,乃得隽永。
《唐诗直解》:悲慨在“醉卧”二字。
《艺苑卮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惜为前二句所累,筋骨毕露,令人厌憎。“葡萄美酒”一绝,便是无瑕之璧。盛唐地位不凡乃尔。
《增订唐诗摘钞》:诗意在末句,而以饮酒引之,沉痛语也。若以豪饮解之,则人人所知,非古人之意。
《而庵说唐诗》:此诗妙绝,无人不知,若非细细寻其金针,其妙亦不可得而见。……若论顿挫,“葡萄美酒”一顿,“夜光杯”一顿,“欲饮”一顿,“琵琶马上催”一顿,“醉卧沙场”一顿,“君莫笑”一顿,凡六顿,“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方挫去。夫顿处皆截,挫处皆连,顿多挫少,唐人得意乃在此。
《唐诗别裁》: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感已极。杨仲弘论绝句,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盛唐多与此合。
《诗法易简录》:“君莫笑”三字喝末句有力。
《岘佣说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山行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评注
《唐诗绝句类选》:末二句言禽鸟犹知惜别,而所居交情亦良薄矣,与杜子美“岸花飞迷客,墙燕语留人”,皆风刺深厚,意在言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极情极语。情也,吾见其厚;语也,吾见其秀。超轶绝伦之诗。
《古唐诗合解》:句句推开,句句牵扯,妙绝。
《而庵说唐诗》:二句句法交互移换,有如此之妙,诗家丘壑,和盘托出(末二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辞意俱不尽。
早梅(唐·戎昱)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古人评注
《唐诗归》:钟云:到作迟想,妙!妙!
《宣和书谱》:(昱)作字有楷法,其用笔类段季展,然筋骨太刚,殊乏婉媚,故雅德者避之。尝自书其自作《早梅》诗云:“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岂有得于此者?宜其字特奇崛,盖是挟胜气以作之耳。
别董大二首 其一(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人评注
《唐诗直解》:慷慨悲壮。落句太直。
《唐诗解》:云有将雪之色,雁起离群之思,于此分别,殆难为情,故以莫愁慰之。言君才易知,所如必有合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上联具景物凄惨,分别难以为情。下联见美才易知,所如必多契合;至知满天下,何必依依尔我分手!就董君身上想出赠别至情。妙,妙。
《唐风定》:雄快(末句下)。
《而庵说唐诗》:此诗妙在粗豪。
《葵青居七绝诗三百纂释》:身分占得高,眼界放得阔:“早有文章惊海内,何妨车马走天涯?”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古人评注
《唐诗正声》:吴逸一评:因“牧马还”而有此笛声,摹写得妙。
《唐诗训解》:此篇却似中唐。
《唐诗解》:落梅足起游客之思,故闻笛者每兴味。
《唐诗摘钞》:“间”读作“闲”始妙。因大雪胡马远去,故戍楼得闲,二语始唤应有情。同用落梅事,太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说硬说,此二句是婉说巧说,彼老此趣。
《诗式》:题为“听吹笛”,首句从吹笛者起,则“听”字方有根。二句楼上自萧条,海月自闲,故听得吹笛之声。而“听”字又有春落。(按此诗首联作“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三句从听字转,四句发之,纯写听字之神。凡下字最要斟酌,如末句下“关山”二字,并上“借问落梅凡几曲”,句亦切题矣,若易以“江城”二字,便是黄鹤楼听吹笛诗。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古人评注
《注解选唐诗》:“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客中除夕闻此两句,谁不凄然?
《批点唐音》:此篇音律稍似中唐,但四句中意态圆足自别。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婉转在数虚字。
《唐诗绝句类选》:“独”者,他人不然;“转”者,比常尤甚。二字为诗眼。
《唐诗广选》:敖子发曰:首句已自凄然。后二句又说出“转凄然”之情,客边除夜怕诵此诗。胡济鼎曰:“转”字唤起后二句。唐绝谨严,一字不乱下如此。
《唐诗归》:谭云:故乡亲友,思千里外霜鬓,其味无穷。若两句开说,便索然矣。
《姜斋诗话》:七言绝句有对偶,如“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亦流动不羁。
《唐诗笺注》:“故乡今夜”承首句,“霜鬓明朝”承次句,意有两层,故用“独”字、“转”字。诗律甚细。
《网师园唐诗笺》:不直说己之思乡,而推到故乡亲友之思我,此与摩诘《九月九日》诗同是勘进一层法。
《唐诗选胜直解》:首二句自问之词,末二句从上生出。
《诗法易简录》:后二句寓流走于整对之中,又恰好结得住,令人读之,几不觉其为整对也。末句醒出“除夜”。
《挑灯诗话》:只眼前景,口边语,一倒转来说,便曲折有馀味。
《诗境浅说续编》:绝句以不说尽为佳,此诗三四句将第二句“凄然”之意说尽,而亦耐人寻味。以流水对句作收笔,尤为自然。
听张立本女吟(唐·高适)
题注:(一作诗)。(一作张立本女诗)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江南曲四首 其三(唐·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古人评注
《唐诗解》:凡唐人《江南》、《长干》、《采莲》等曲,皆以为男女相悦之词。夫日暮相邀,人既多情,花之逐船,亦觉有意。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用吾曰:情景两活。周明辅曰:有情在“来去”二字。
《唐诗别裁》:艳而不亵。
《诗境浅说续编》:此诗与崔国辅之《采莲曲》、崔颢之《长十曲》,皆有盈盈一水、伊人宛在之思。但二崔之诗皆着迹象,此诗则托诸花逐船流,同赋闲情,语尤含蓄。古乐府言情之作,每借喻寓怀,不着色相,此诗颇似之,题曰《江卤曲》,亦乐府之遗也。
题长安壁主人(唐·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古人评注
《批点唐音》:此所谓真语真情者,清语古调。
《唐诗正声》:吴逸一曰:极肖山庄清景,却不寂寞。
《唐诗解》:此诗直赋实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语清调古,含无限凄楚。
《大历诗略》:宜入宋人团扇小景。
《唐诗笺注》:上二句孤寂况味,犬吠人归,若惊若喜,景色入妙。
《岘佣说诗》:较王、韦稍浅,其清妙自不可废。
《唐人绝句精华》:此诗二十字,将雪夜宿山人家一段情事,描绘如见。
听弹琴(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古人评注
《诗境浅说续编》:四句纯是写景,而山寺僧归,饶有潇洒出尘之致。高僧神态,涌现毫端,真诗中有画也。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古人评注
《唐诗选》:两“自”字,有情、无情之别,最佳。
《唐诗归折衷》:唐云:又从“远”字中生出。吴敬夫云:最是佳境,点入愁中,却又凄绝。
《大历诗略》:只如说话,始见真情。
《网师园唐诗笺》:同病相怜,情词恺切。
酬李穆见寄(唐·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古人评注
《后村诗话》:刘长卿七言云:“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魏野、林逋不能及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平淡中有深味。末句幽极,即蓬蒿蒲径之意。
《诗式》:首句吉李穆相访,孤舟远来。二句承首句,亦答穆诗“处处云山无尽时”句。三句言盼穆之来。故欲扫门以迎远客之至,此正见第三句宛转变化王夫,四句“青苔黄叶”与上“扫”字应。此正见第四句如顺流之舟也。[品]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