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智慧箴言:中庸之道

智慧箴言:中庸之道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智慧箴言: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被现代很多人误解为和事佬的庸俗滑头哲学,这完全是错误的解释。

首先要讲一下“中庸”两个字的内涵。所谓“中”,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讲一件事对不对,好不好,合适不合适,适宜不适宜,恰当不恰当,是用“中不中”来表达的,而且读音为种(zhǒng)。同时,中也读为重(zhòng),如中奖、中标、中靶、中签率、命中率,意思是刚好、恰好达成目标。

那么,“庸”字呢?庸是平的意思,不是指俗气平庸,而是指衡平、恒常、不变。世上什么是不变的、恒常的呢?身体、心念、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只有能变化万事万物,却不随万事万物生灭的道体,也即宇宙万有的本体,才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以,庸在这里代表道。

合起来,“中庸”讲的是身心行为要合于道,以道为最高原则,为旨归。这和《中庸》开篇的总原则是一致的,《中庸》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是说,每个人天生的禀赋、个性乃至命运,乃至整个人类的特性,乃至万事万物各自的特性、生灭变化,这些作用、现象的来源是什么呢?根本上,都来自于道,都是道的妙用。

因此,了解什么是道,就是了解宇宙生命的根本,了解宇宙生命的根本,才会从根本上知道如何正确自处,如何正确面对人生,如何正确为人处世。这个学问,就是修道的学问,也就是教化的根本,否则,一切行为都是盲目的。

这个道,包括了追究求证形而上生命最高的道体,也包括道的形而下应用之道,如:做人之道,处事之道,各行各业都有道,医有医道,商有商道,政有政道,茶有茶道,花有花道,剑有剑道……甚至盗亦有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以形而上道和形而下道的体用相承精神为主轴。偏离这个主轴,俗话说就“不上道”了。“道”是中国文化诸子百家共同遵循的文化精神。换言之,所谓诸子百家,在形而上道的追究求证上,是一致的。在形而下道的应用探究上,各有侧重,而为互补。后来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佛家,也是首先侧重于形而上道的追究求证,悟道得道以后利益众生,其应用也体现在形而下的道上。

所谓形而上道与形而下道,是体与用的关系,一切现象都是道的作用。道体无相,却能幻化万相。道不是人格化的神或上帝,因而没有自我或偏私,对万物一视同仁,天下为公。道与万事万物并非对立,而是一体不二。

因此,佛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精神完全一致,所以,佛家到了中国,很快就生根发芽,蓬勃成长了。而西方文化中,宗教歧视与种族歧视的观念根深蒂固,与一视同仁、天下为公的精神相背,并且因歧视而导致其自认为应该领导、统治、剥削异教徒和有色种族。东西方文化精神的不同,导致族群行为差异很大。

因此说,现在很多人把那么伟大的“中庸”哲学,误解为庸俗滑头哲学,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也反映了这个时代文化上的悲哀。

本文转载自中国移动《12580国学堂》彩信业务。

相关阅读

  • 智慧箴言:中庸之道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被现代很多人误解为和事佬的庸俗滑头哲学,这完全是错误的解释。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讲一件事对不对,好不好,合适不合适,适宜不适宜,恰当不恰当,是用
  • 备《种树郭橐驼传》一课有感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种树郭橐驼传,这学期开始,是打算也已经开始逐渐实施让学生们沉下心去认真读书的,语文课堂。无论语文老师讲得多好,都最终无法彻头彻底地进入学生的内心。
  • 《中庸》与中庸之道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中庸之道,楼宇烈/文楼宇烈《中庸》的成书年虽无确考,但自宋以来却是儒家学派,特别是新儒学即道学的最为重要的经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也是一大品德,然而就连孔夫子
  • 中庸之道的精髓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中庸之道,《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经过北宋程颢、程颐的极力推崇,南宋朱熹的集注,被奉为“四书”之一。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