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九九重阳,与友相携,采菊为芳。
重阳,曾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节日,曾十分受到文人与大家子弟的追捧,历史为它留下无数诗篇与颂歌。然而,既说了“曾”,那么它现在自然已不如以往。
这就要从重阳如何缘来说起了。
重阳,历九月九日。九,在我国一直是个特殊的日子,它代表着至阳。九九,则是双阳至末。一如字意,九月九日大抵是富秋即将落幕,而冬的脚步渐渐逼近的时候。
这个时间点十分尴尬。
对任何朝代的人民来说,自古冬难熬。春,万物初生,即便生计艰难,亦有野菜涩果可以果腹;夏,则鱼刚肥,虾螺可食用;秋其不用多说,只有冬,万物将歇,神灵安眠,不知使多少人冻死饿死于室内。
为了避免灾难,古人将九月九日设为重阳节,每至此时,必要携亲友家眷登往高处,以期避免阴邪灾祸,祈求今冬一切顺遂,人事相合。即便是难以登高的贫穷农家,也要扫敝系上艾草,祈得平安。
似乎我国大节都有这样一个相通点——它们都是起于人们对灾祸的恐惧。比如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对其的记载,无不是燃放烟火,驱逐食人子的年兽,长辈赐予压岁钱,以长辈之运,压家中子弟来年之势。种种避讳,无不相若。
不过随着人们不再全仰仗老天赏口饭吃,这些节日的实际意义就大打折扣了,至今不过作为象征,忆古忆本。
重阳的实际意义消失得更为早些。
特别是在盛世,许多大家族世子早已不再为冬日将近感到艰难,所以重阳时的登高与其说作是去避祸,其实已经成了一种古代人的“秋游”。
男女大防严重的古代,娇养的女儿大多养在深闺之中,也仅凭着几个节日时能出门。但即便出门也与兄弟尚难亲近,更难得见得除家人外其它男子。
重阳算是极少数能使正直豆蔻年华的少女与外族男子相见的日子。每至此时,家有兄长的小姐,多能随其出游,与兄长同窗好友及其姐妹相约。正因为此,重阳时节不知出了多少野趣佳话,成就了多少姻缘,又造下多少情债。
也不知,有多少人如王维一样与友登高插茱萸,最性质起之际,却伤感念怀,感叹今年今日已不同,遍插茱萸少一人。
不过这个节日,由于并没有放假,且与其它节日相比,故事性也并无多少趣味和纪念意义,因此渐渐只成为课本中才提到的节日。
其实每至重阳,携友登高赏菊,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特别是现在的生活总步伐匆匆,被污染模糊了四季的城市冰冷苍白,而物欲横流之时更少有知心好友。能相聚于某山巅,亲自用皮肤体味秋逝的哀,迎冬的肃穆,在山风平野中取得一丝悠闲气味,恐怕远比酒吧里买醉或请一顿大餐应付,更添了一些情意,也更为深刻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