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谁说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和稀泥?中庸之道,才是人生的精义!

谁说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和稀泥?中庸之道,才是人生的精义!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好玩的国学发现,现代社会有很多人数典忘祖,以为外国的月亮最圆,外国的文化最先进优秀,昧着良心攻击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认为儒家文化带给中国的是灾难,是落后,是不思进取,是自私自利。

在儒家文化中,最受攻击的大概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奴役文化,它设计的仁义礼智信不过是帮助统治者,奴役人民而已,是儒家和统治者欺骗人民的一种很高级的手段,总之儒家是统治者的帮凶,丝毫没有看到儒家思想在治理人心、弘扬道德、稳定社会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谁说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和稀泥?中庸之道,才是人生的精义!

第二点大概就是中庸之道了。没有认真研究过中庸思想的人,指责中庸思想就是一个人性的大染缸,他教会人们没有原则,和稀泥,教会人们明哲保身,让人们不思进取,并把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的板子,全部打到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上去,这就是选择性的漠视,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愚蠢的做法。

事实上,历史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无数次的灾难之中,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仍然能保持一条完整的文化发展脉络而没有断裂,仍然保持了大一统的文化格局,这有赖于儒家文化对政治、社会的稳定作用,也有赖于中庸之道中的现实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思维方法和人生智慧,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产生的深远影响。

好玩的国学今天就来谈谈,中庸之道的来龙去脉,谈谈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对中国人产生的积极影响。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极为推崇中庸之道,孔子曾赞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视为人生至高的品德,作为一个有道德有境界的人,君子应当努力去追求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中庸之道。

虽然中庸之道这个词是孔子所说,但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并非来自于孔子,而是来自于更古老的典籍,来自于中国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它是我们华夏先祖的人生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奉行中庸之道,似乎是中国人的人生宿命和最佳选择。

谁说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和稀泥?中庸之道,才是人生的精义!

尧说,“允执其中”,舜奉行“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原则。这里面都说到了中,这个“中”,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与人生智慧。就是一种理性的、现实的、不迷狂的状态。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说一个有道德有价值追求的人,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或者说是西方所谓文质彬彬的 “绅士”,他们追求的中庸之道。

而小人也不是坏人,而是说那些没有知识、理想和道德追求的人,他们是反对中庸的,他们的行事方式,往往走极端,要么懒得像猪,什么也不肯干,浑浑噩噩过一生,要么狂暴地像狼,做事容易走极端,也许就会在狂暴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是违反了中庸之道而反其道而行之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之道呢?这里面大概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中”是“中正”,不偏不倚,既不达不到,又不能过头,我们要掌握一个平衡点。就像是你看书,你几天几夜不睡觉地看,结果影响了身体,这不好;但你天天睡觉打游戏吃鸡,从来不去看书,这也不对。

人生的最高智慧就是把握住该把握的,没有必要没有希望的就不要去孜孜以求了,这就是中。再比如,人都有七情六欲,禁欲则压抑人性,你整天想象着自己是圣人是圣母,那很有可能搞成神经病,而相反,你放纵自己的欲望,这也不行,很有可能你就变成个强奸犯、色情狂,被警察抓起来。

“庸”是普通,平平常常。不偏不倚而又平平常常,是说人生行事,应该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不好高骛远,平常人平常心。东汉的郑玄认为,“中”指“中和”,“庸”即“用”,“中庸”就是“中和之为用”,不偏激,不走极端,不浮躁冒进,以中为贵,以和为美,和和美美,这就是心平气和的人生,这就是心平气和的世界。其实这两种解释产差不多。都是讲要中,要和。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是以中和为美的。

那么,中庸之道到底是不是和稀泥?其实这都是我们误解了中的真正意思。 “中”,不是几何学上的中点,也不是代数学上的平均值,更不是好好先生抹稀泥搞折中,而是指适中,适度,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谁说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和稀泥?中庸之道,才是人生的精义!

比如你去谈恋爱,你要“发乎情,止乎礼”,你一上来就发狂发情发疯,会把姑娘吓跑的。比如一种社会改革,也要遵循循序渐进适度推进的改革。不改革,社会无法进步,狂飙突进的改革,又有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不管是社会治理,还是人生行事,都要遵循中庸之道。朱熹说的很好:“如当盛夏极暑时,须用饮冷,就凉处,衣葛,挥扇,此便是中,便是平常。当隆冬盛寒时,须用饮汤,就密室,重裘,拥火,此便是中,便是平常。若极暑时重裘拥火,盛寒时衣葛挥扇,便是怪异,便是失其中矣。”总之,面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种种问题,不苟安,不浮躁,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有诗与远方。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把握好分寸,审时度势,进退有度,这就是“中庸之道”的要义。

让我们讲个孔子痛骂最著名的大孝子曾参的故事。曾点、曾参是父子关系,他们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诗歌有名的大孝子,临死前还不肯死,还要叫人看看自己的身体、手脚有没有坏掉,要是坏掉了,这就是不孝,就是对不起父母,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有一天曾参在田地里干活,笨手笨脚地把禾苗锄掉了,曾点勃然大怒,拿起棍子狠揍曾参,曾参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也不躲,结果被打晕过去了。一会曾参醒过来,还恭恭敬敬地对父亲说:“儿子不孝,惹你生气了”。你看这得有多么孝顺。

但是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要开出曾参,为啥呢?孔子说,你父亲下狠手打你,有可能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你父亲就会犯罪坐牢,即使不把你打死,打伤了他也会伤心,也是一个过错。他打你,你就应该躲避,这才是真正的孝。你以为不躲避就是孝,那反而是在怂恿你父亲犯错。就是最大的不孝。你看,曾参就没有掌握好中庸之道,他做的太过了。

所以,人生的大智慧就在于,掌握好火候,进退有度,就在于平平常常就是真。这就是中庸之道的人生大智慧!

相关阅读

  • 何为中庸之道,90%以上的人都不知道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中庸之道,普京幽默式的演讲19.2 中庸之道本文出自樊荣强著《20天炼成脱稿讲话》作者:樊荣强(口才培训师)说到比较,说到阴阳,说到辩证,一定也要说说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这四个
  • 浅析国人的“中庸之道”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力于广博深厚,尽心于细致微观。将微观之事做到极致,将细节之处尽善尽美。常言到,“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容易被人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