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现在的人常常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古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理想,并且付之行动。最著名的是徐霞客,当然还有我们的唐玄奘法师。这些人都是杰出的古代旅行家。
儒家文化里其实对开阔眼见这个事情,一直是非常支持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李白十五仗剑出游。《周易·观卦》中就有“观国之光”的词语,这就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其实就是旅游的意思。南北朝时,著名的梁朝诗人沈约在题为《悲哉行》的诗中写道:“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是迄今所知“旅游”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早的一次出现。到了唐代,随着社会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旅游”一词开始被大量运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观光”还是“旅游”,从出现之初,意思就和今天很像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山海经》虽然成书年代至今没有定论,据说是先秦古籍,抛开我们叹为观止的那些神奇迷幻的记载,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当时的一个旅游大咖。不过要说到中国的旅游形象大使代言人,我觉得非周穆王不可。
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
这位旅行家在为成为旅行家之前,我觉得应该是受到他亲爹的影响,周穆王的爸爸周昭王继位后,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周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周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周昭王死于汉水之滨。
四十六岁的周昭王死在了南巡的路上,他未完成的遗志自然落到了自己儿子周穆王的身上。可是周穆王虽然具备雄心壮志,但是并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戾气,虽然开疆扩土,在那个年代相对来说更加容易,因为本来就有很多未开垦的处女地,只需要到处去插旗子就可以了,这跟今天我们一些人到此一游的纪念可不一样。那可是: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大事。
但是周穆王似乎比自己的父亲更有远见,他的旅行其实也不轻松,那个时候既有未开垦的处女地,也有很多有人居住占领的地方,信息又不畅通,而且也没有国与国之间太多正常的访问的感觉,其实一路向西也是困难重重。不过好像这个酷爱旅游的王者,一生乐此不疲。
3000多年前的穆天子开始了他的长途旅行。据书中所载的路线和行程,穆天子一共西行了两次,第一次到达阴山之西;第二次登上了昆仑山,到达过瑶池。往返行程共计三万余里。那时候可根本没有什么旅游攻略,所到之处,很多地方虽然不需要通关文牒或者签证什么,但是可能并不欢迎。
据说周穆王乘着“八骏之乘”,跑到今天的西域与神秘的西王母会面。两人歌舞唱和的场景,后来成为很多民间艺术中的题材。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欲肆其心,周游天下”,一昼夜能跑万里。周穆王在昆仑山上游览了黄帝的行宫,在日落之处的崦嵫山上会见了西王母,向她赠送了白圭、玄璧及彩色丝绦等珍贵礼物。据说周穆王游经河西、新疆一带时,还沿途狩猎,并把带去的铜器、丝绸、黄牛、贝币等礼物送给了西北的氏族部落,而这些部落则都以马、羊、兽皮相送。这说明西北地区很早的时候就和内地有交往了。
这段记录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还是归功于一帮“摸金校尉”。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汲县民不准在今河南汲县盗掘了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竹书纪年",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历代内容多有散佚。
《穆天子传》以日月为序,分为6卷,前4卷详细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三万五千里,会见西王母。其周游路线自宗周(洛邑 )北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经祁连山,走天山北路至西王母之邦(乌鲁木齐);又北行一千九百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哈萨克斯坦;回国时走天山南路。
第5卷,则叙述姬满两次向东的旅游经历。沿途与各民族频繁往来赠答,如:珠泽人"献白玉石……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赐"黄金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工布之四"等,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物资交换的规模、方式、品种。。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旅行活动。周穆王堪称是我国最早的旅行家。第6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
今天我们出行已经非常方便了,即便出国也比过去的人容易百倍,但是几千年前的人,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从我们这位周穆王的出行阵容来看,至少当时的周朝国力是相当富庶的了。
我们来看看根据记载里他的国家级出行配置。出行工具是著名的八骏,历史上很多人画过八骏图,近代徐悲鸿为甚。但是徐悲鸿的八骏图虽然神态各异,还是脱离不了马儿的形象,但是真正的八骏,可是个个来临非凡,绝对比现在哪些富豪的好车要高出很多。个个堪比布加迪威龙。
在后来在而《拾遗记》里以我们能通过文字想见它们的傲娇: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保镖为七萃之士,随从是六师之人,浩浩荡荡延绵数量,这个气势真是所向披靡。而造父、叅百、耿翛、芍及是他的车夫,就是今天的司机,还替他收取礼物,真的是司机的礼物比领导多啊。还有个叫伯夭的人。本为河宗氏国君,为穆天子祭祀黄河时的主持人,还代理过天帝授命的角色。后主动申请作穆天子西行的向导。这样的队伍出现,估计真是旷古烁今了。
其实周天子并不是最早的旅行者,三皇五帝都有过,但是没有他的声势浩大,这也给后来的帝王做了表率。后来从秦始皇到乾隆帝王巡游成了旅游的最高形式。
以上诸位帝王的远游活动中,除了周穆王的“旅游”程度较重之外,其他的大多可以视为工作考察类似的活动,当然可以推测,其中应当也包含一定程度的娱乐、休闲的内容。而到了秦代,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诞生——帝王巡游。
但是周穆王的旅游,其实从有记录来看,是有开天辟地的效果的,一路西行,驾上八骏马,由造父赶车,伯夭作向导,从宗周出发,越过漳水,经由河宗﹑阳纡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故事。穆王的西行路线,当是从自宗周出发,渡过黄河,北行越太行山,经由河套,然后折而向西,穿越今甘肃﹑青海,到达西王母之邦。
其中,前五卷详细记载周穆王在位时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也记述了周穆王如何得到八匹好马,御者造父,伯夭作向导,在十三年至十七年进行了一次西访西王母的远行,行程三万五千里,以观四荒,越过漳水,驱驰阴山、内蒙古高原、西绝流沙等地,见到西王母,并且为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到底二人有没有联姻之实,我们不得而知,这一次也算王对王的一次相会了。当年西王母为周穆王而歌,周穆王也附和,两人这一曲,可比女儿情更加有现实意义。“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这不就是后来现代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和《何日君再来》吗?
那么周天子是不是沉迷女色呢?你听他怎么回答的,周穆王唱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意思是说,我的任务是团结诸夏部族,治理万民,等这一切安排好了回来见你,大概要三年吧。难怪三年这个词听起来耳熟,周穆王怎么会为了你而放弃全部森林了,西王母还是太天真。
后来这个三年变成遥遥无期,如同齐秦的《大约在冬季》每年都有冬季,但是我办法告诉你哪一年。也许这段缘分最终变成了刻骨铭心的思念和怨恨,以致后世那么多痴男怨女,说不定就是他们是始作俑者。
不过今天,我们依然会讲起数千年前,周朝有个天子,他一路西行,给我们带来一段神奇而又浪漫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