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半岛记者 王媛
70年很短,不过中华民族历史岁月的沧海一粟;70年也很长,一个人的韶华不过如此。9月29日,一群70岁的老人举行了一次十分感人的聚会。他们都是“共和国同龄人”,又是初中同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召集下重新回到阔别54年的母校,拨开记忆的尘土,“穿越”回当年的“恰同学”,感慨壮丽70年的民富国强,以特殊的方式为祖国70华诞献上一份同龄的祝福。
从“垛子”到电梯
50载教学条件翻天覆地
“变化太大了!教学楼多漂亮,还有电梯!”9月29日10时,邵承祥、刘伯芳、徐其萍等10位老人来到城阳职业专科学校,55年前,他们曾在这里读初中,当时的校名为“青岛35中”。阔别半个多世纪,母校今日的容貌勾起了无限回忆,也让他们感慨变化的“翻天覆地”。
“我们上学时连院墙都没有,也没有校门,用砖头堆了两个‘垛子’,挂上校牌,让人知道这里是个学校,叫青岛35中。”邵承本陷入深深的回忆里,在他看来,70岁的他们不仅与新中国同龄,还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第一代。他们在此求学的年岁,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物资缺乏,尤其是经历“三年困难”之后,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艰难,刻在记忆里校舍是“简陋不堪”,求学之路更是“几多艰辛”。
“再看现在的母校,多么现代化,空调暖气、塑胶跑道、电梯wifi,现在的学生真是幸福。”从记忆中回到现实,老人们对如今的办学条件赞口不绝。
看到母校的变化,王可梅表示,这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经济发展早期,想拿出钱办教育很难,以崂山为例,1989年崂山县财政收入才刚刚过亿,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盖教学楼、建校舍只能靠百姓集资,70年的拼搏发展,物质丰富了,国家的教育扶持也越来越给力了。”
从少年到“华发”
老照片折射出生活巨变
“在我35年的执教生涯中,唯这一届学生与新中国同龄,都是1949年生人。”81岁的朱长春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作为当年的班主任,他特地带了学生们的毕业照片,看着黑白照片里的“恰同学”,变成了眼前的“白首翁”,他感慨万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么特殊的日子里,能召集学生们回母校来相聚,共同为祖国献上祝福,朱老师觉得意义非凡。
上次坐在课堂里都还是调皮的孩子,再相聚,已是华发满头,老人们有说不完的话。“同学们”还带来了粮票、布票、粮食供应证、面粉优惠券等极其年代感的“老物件”,70年居民生活的巨变展现在眼前。
“我们上学那会儿很困难,吃不饱肚子,吃粮得靠粮票供应,穿衣服也是供应,一年三尺三的布票,真的是一条裤子两个人,兄弟姊妹们的衣服就是大的穿完了给小的穿。”刘伯芳回忆。“粮票分粗粮和细粮,70年代有孩子了,得用细粮的粮票才能买钙奶饼干。”徐其萍补充说。
回忆过去的生活,老人们无不对今天的富足而赞叹。邵承本告诉记者,他家弟兄6个,如今已成为祖孙三代43人的大家庭,“生活很幸福,43人共有住房31处,小轿车17辆,这在小时候想都不敢想啊。”
“上学读书是我最大的心愿,但时代背景特殊,家庭条件不允许,后来国家大发展,政策好了,我的遗憾在孩子身上得以弥补,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两个当了人民教师,一个进了大企业。”徐其萍的话语里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短暂的相聚,久远的话题。10位老人向母校献了“祝福祖国,感恩母校”的字幅,并一致表示,感谢新中国的大发展,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共同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富足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