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1
位于神奈川县的横滨市,是日本境内仅次于东京都的第二大城市。上周末和一位日本朋友坐电车去横滨游玩,在人声鼎沸、张灯结彩的中华街上,我意外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画像。那是在一家售卖传统工艺品的小店里,店主在木板上用浮世绘的形式描摹出鲁迅先生年轻时候的容颜。
和我们印象中小学语文课本上那个蓄着浓密胡须、“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革命斗士不同,日本浮世绘中的鲁迅,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鲜肉,他的眼睛闪耀着皎洁的光芒,挺拔的身躯伫立在太平洋波涛汹涌的海岸。
听那家工艺品店的老板说,当年鲁迅先生就是在横滨的港口登陆的。怀揣着对新知识和新文化的渴望,他勇敢地来到了异国他乡,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留学生活。
1902年至1909年,是鲁迅一生中最青春、最有活力的七年。从横滨到东京,再从东京到仙台,东瀛的山川草木与风土人情都留给了年轻的鲁迅深刻的印象。在这漫长的八年时光里,他接触到了西方最先进的思想文化,他认识了一百多位日本友人,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也曾为民众的愚昧而痛心疾首。
正是在日本,鲁迅先生做出了“弃医投文”的重大人生决定,从此开始了一位彪炳史册的大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2
在横滨的中华街上,我随机问了几位当地人。一听到鲁迅的名字,大家都笑着点头,连声说着“知道知道”。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鲁迅先生在我们的邻国有着这么大的知名度。毕竟在最初的印象里,鲁迅先生是作为“革命笔杆子”的形象而存在的,他似乎是严肃、愤怒和不苟言笑的。
然而,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每一个人都曾有过活力四射、青春烂漫的美好时光。年轻的鲁迅也曾有过开怀大笑的爽朗生活,也曾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保持着丰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来东洋,面对着精致优美的异国风情,他也曾有过“大开眼界”的感慨,面对着温婉柔顺的日本女孩,他也曾有过怦然心动的喜悦。
鲁迅先生将自己青春时代的整整七年都留在了东瀛。所以,在日本人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平易近人又喜欢微笑的。
后来我的一位好朋友山本君还告诉我,在日本,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鲁迅。因为鲁迅的作品《故乡》被教育部门收录至中学生的国文课本,而且全文都是“正式课文”,不是节选,更不是选读。山本君还亲切地告诉我,虽然他已经中学毕业很多年了,但鲁迅先生的那些句子,他依然能够倒背如流。
在横滨的走访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在日语中,鲁迅的发音是ろじん,这听上去和日语中的老人(ろうじん)一词极其相似,两个词的元音和辅音完全相同,只是发音的长短不同而已。也许就好像这读音相似又意义不同的文字游戏一样,在日本,鲁迅的形象就像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可是他又不是一位严肃的老人。
3
谈到鲁迅先生,就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事件。那就是著名的“幻灯事件”。这件事情在我们中国可谓是众所周知,它改变了鲁迅先生的一生,甚至影响了此后20世纪“中国新文艺的走向”。
“幻灯事件”发生在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的留学期间。烽火兵燹的时代过去了,众生喧哗的争吵也逐渐尘埃落定。关于这件事情的版本很多,就连鲁迅先生自己也曾在《呐喊·自序》和《藤野先生》等多篇文章中多次提及此事。
“幻灯事件”的一些细节如今逐渐变得模糊,就连鲁迅先生自己,也曾在文章中提供了“砍头”和“枪毙”两个版本。总而言之,无论是砍头还是枪毙,鲁迅先生都在那个鲜血淋漓的“杀人场景”里深刻地体会到了启迪民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被“幻灯事件”所刺激的青年鲁迅,放弃了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的梦想,他离开了仙台,来到了国际化大都市东京。在东京,他大量地阅读东洋西洋、古今中外的各类作品。
在东京,青年鲁迅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积极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比如说凡尔纳的《月界旅行》与《地底旅行》。此外,他还邀请一众“文艺青年”筹办文学杂志,利用语言的魅力来表达他对于那个国家、那个社会和那个时代的感知。
4
当我向日本朋友提起青年鲁迅的“幻灯事件”的时候,山本君告诉我:鲁迅先生就好像动漫里的漩涡鸣人一样,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和横刀立马的热血。
看到一个幻灯片,就能义无反顾地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这样果断与决绝的行为,只有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才做得出。青年鲁迅在日本,用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当年那个看似冲动的决定,无意之间改变了一个国家新文学的方向,改变了此后无数个文艺青年的人生。
少年时期,我在课堂上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是怀着一种充满敬畏的心情。当时的我觉得,那些锋芒毕露的文字,就好像一把把闪着冷光的匕首和投枪,让人肃然起敬。
来到日本以后,我走了一遍鲁迅先生曾经走过的路,看了一遍他曾经看过的风景,体会着他当年也曾有过的平和、亲切与年轻。在横滨、在东京、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里,我发现了鲁迅先生的另一面,发现了一个洋溢着“学生气”的青年鲁迅。
青年鲁迅在东瀛,完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向,从此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逐渐蜕变和进化成为一位高举旗帜、大声呐喊的革命斗士和文学标杆。
也许,带着这样的一种知识背景,我们就能更好地去理解《鲁迅演讲集》中那些“横眉冷对”的呼喊。读懂了青年鲁迅的心路历程,我们才能明白鲁迅先生笔下那些匕首投枪,究竟是为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