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明代大臣的逸闻趣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颇具争议的大明首辅——周延儒,年幼之时他便扬言自己会登科拜相,青年时期便两次如愿入阁,然而获得朝廷重用后,他却因谎报军情而被崇祯皇帝亲自赐死。
周延儒,字玉绳,江南宜兴人(今宜兴宜城镇人)。周延儒年少聪颖,富有才气,个性也比较轻狂,相传在他四岁时,祖父曾背着他上街游玩。路过弘治朝首辅徐薄的石柱牌坊时,周延儒问祖父:“徐阁老已经在这立了牌坊,日后我当上朝廷首辅,牌坊又应该放在哪里呢?”祖父听后,觉得这是对阁老的不尊敬,连忙说:“你还小,不要口出狂言,胡说八道不懂事!”随即匆忙地带着他离开那里。从此,周延儒每次经过徐薄牌坊时,宁愿绕远路也不愿意从那走过。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3年),周延儒乡试中举。次年三月,周延儒会试高中第一,获会元。一个月后参加殿试,他又一举夺得状元桂冠,时年21岁,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职务。天启年间,周延儒升任右中允,负责管理皇家所藏经籍,不久又出任少詹事,同时掌管南京翰林院。崇祯皇帝登基后,面对国事凋敝的情形,决定破格任用大臣,以扫除旧时积弊。得知周延儒早年高中状元又有真才实干,崇祯皇帝遂下诏命其返京面圣,君臣二人在文华殿相谈甚久。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冬,驻守锦州的明军因缺饷发生哗变,逼迫朝廷发给军饷,周延儒主动上书,指出边境布防本是为抵御女真入侵,如今却变成防备士兵。早先宁远兵变之时,朝廷就如数发给军饷,今日锦州兵卒因此闹事,如果再这样把军饷发下去,恐怕全国各地都会加以效仿,到时候局势将难以控制。因此周延儒建议用粮食代替军饷来发给将士,如此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崇祯皇帝采取了他的建议,锦州兵变遂得以解决。次年,崇祯将其提拔为内阁首辅,后又因政敌温体仁弹劾而罢相,不久崇祯皇帝又将其起复。
周延儒辅政期间,革除弊政,免除辽东百姓所欠赋税,释放减刑罪犯、召回被贬官员。一系列举措下来,使得各地逐渐安定,朝廷众臣与百姓无不称颂其功德,就连崇祯皇帝也当着百官的面对他拱手作揖,言道:“朕以天下听先生!”可以说,能够同时被君王、同僚和百姓肯定,周延儒几乎做到无数文臣梦寐以求的荣耀,而这也是他一生的巅峰时期。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3年),清军进犯北京,朝野大为震动,周延儒作为内阁首辅,只好向崇祯皇帝请命到前线作战。虽然周延儒文采斐然、饱读经书,可惜却毫无实际军事经验,对于战事可谓一窍不通,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周延儒统兵至通州后,不敢与敌正面相抗,便派斥候前去探查清军消息,斥候很快回报清军就要退兵,周延儒信以为真,于是放松懈怠,整日在军营与幕僚喝酒吟诗作对。见清军没有进攻,好大喜功的周延儒还连连上奏,称自己已率军经连败清军,崇祯皇帝看完奏折后喜出望外,不仅加封他为太师(明朝仅三人生前获此职务)、赏赐大量财物,其子还以父荫出任中书舍人。
等到周延儒回到京城后,有人将他谎报军情一事公布于众,事迹败露后,崇祯皇帝大怒,于是周延儒自请守边改过。然而政敌却不肯放过这一机会,指责其欺上瞒下、耽误军国大事,崇祯皇帝最终命其自尽。周延儒死时,年仅五十一岁,两月之后,崇祯皇帝也自缢煤山。值得一提的是,周延儒当上大明首辅之后,崇祯皇帝曾命人在其家乡修建了一座与徐薄同规格的首辅牌坊,不过后来因战乱被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