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文等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苏轼的文学作品,往往带着一股仙气,是不食人间烟火人之语,所以后世也称苏轼为“苏仙”。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苏轼的一首经典诗作《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便如诗题所说,描绘了春天月夜清美绝俗的景色,以及苏轼在杏花下与客饮酒的情形。全诗因情设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读起来自然流美,清幽超远。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诗的开头两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开门见山,苏轼道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三个意象:“花”、“月”、“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杏花飞落在竹帘之上,散播着最后的春光,明月透过杏花照进门户,在寻找幽居之人。“幽人”,自然指的是苏轼这样幽闲雅静之人。
而在这开头短短的14个字中,我们知道了时间是在暮春的月夜,地点是在长有杏花的庭院中,人物则是包括苏轼在内的幽居之人。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花、月、人的相互映衬,情与景的相互交融,使得这两句诗不仅含情脉脉,还带有一股仙气与诗情在其中,绮丽动人,美得令人心醉。
接下来“褰衣步月踏花影,炯虹流水涵青苹”两句,则是苏轼应明月之邀,欣赏这月下美景。即苏轼提起衣袍,漫步在月下的花影中。月光清澈如水,花影便如水中摇曳的青萍。流动的月光与摇曳的青苹,是夜色中最动感的美景,也流露出了苏轼作为知月惜花之人,对花与月的热爱之情。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两句,是苏轼对花与酒的描写。即苏轼在这杏花下,置办了清香流溢的酒席。到来的客人纷纷争挽枝条,使得杏花飘落如雪一样。由此可见,苏轼这两句诗,主要是对饮酒与赏花兴致的描写。美酒置于花间,则酒香更加浓郁。而酒越香,众人赏花的兴致便越高。所以这里花与酒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接下来的“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四句,则是突出了苏轼的爱月之心。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山城的酒喝起来不够味,各位不如尽情的汲取杯中的明月。悠扬的箫声在月下渐渐停息,苏轼望着杯中空空,不禁忧从中来。那么,苏轼此时忧虑的是什么呢?
从这四句诗,我们可知在苏轼的眼中,酒不如月,所以苏轼忧虑的自然是月落。对于被贬出朝廷的苏轼来说,仕途上的坎坷,总会带给他凄清之感。而陪伴苏轼排解这种情绪的正是一夜又一夜的明月,所以这里月落,让苏轼情无以堪,也将苏轼内心复杂的情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则回到开头继续写花,不过伴随着前几句的诗意,这里的花也变成了苏轼想象中的凋零之花,使得绮丽的景色中,带上了凄清之感。至此,苏轼从对月的哀愁转为对花的怜惜,实际上也是苏轼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感慨。
综观苏轼的这首诗,无论是笔下的月,还是笔下的花和人,均是苏轼超脱飘逸风格的体现,也是苏轼热爱自然的心情流露。从开头两句读起,便极具艺术特色,韵味淳厚,声调流美,令人心醉。对于苏轼的这首诗,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