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魏长城是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的分界线,南起华阴市华山脚下的朝元洞,经过大荔、澄城、合阳等县,北止于韩城市南面的黄河西岸,全长约300余里。在华阴市长涧河西岸,保存有一段较为完好的魏长城遗址——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华阴市境内的魏长城墙体呈“南—北”向分布,南起华山北麓的半山腰,沿长涧河西岸向北延伸,依次经过朝元洞、南洞村、北洞村、洪崖村、党川村、城南村、河湾村、西关村、风箱城、红星村、红丰村、东阳村,止于渭河南岸台地,南北长度约六公里。
1996年11月,魏长城遗址的韩城段、大荔段和华阴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8月24日,我操作自己的无人机,对华阴市城南村的魏长城遗址进行了航拍。

在城南村东侧,魏长城遗址前,有一座小广场,竖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无人机从这里升起,先自北向南飞过魏长城遗址,再掉转头,原路返回。
城南村的魏长城遗址,长约300米,高约5米,宽约9米,墙基最宽处达12米。墙体的剖面呈不规则的梯形,夯土层厚约5-15厘米,夹杂有绳纹瓦的残片。
2013年3月,华阴市文物旅游局对这段魏长城遗址进行清理。随后,竖立保护标志碑,搬迁现代的墓葬,修建起一圈围栏,对长城墙体进行抢险加固,再现了两千年前的历史风貌和恢宏气势。

遗址北端

遗址中段

遗址南端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互相防御,各国在形势险要的地方,据险设关,修筑长城。公元前657年,楚国的方城开了我国修筑长城的先河。其后,齐、魏、燕、赵、秦的长城相继而筑。
公元前385年,晋国复强,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在“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民富国强。魏国在西部边境,自华山脚下向北,沿着洛河修筑长城,到陕北富县的雕阴城。这段长城位于黄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长城”。
秦孝公即位以后,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国力逐渐提升,开始不断向外扩张,秦魏边境一直战事连绵。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至大梁(开封);公元前324年,相张仪将兵取陕,魏国完全退出河西地区,河西长城也失去了作用。

魏长城是秦国和魏国双方长期征战的产物,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也是中国最复杂的长城之一。在学术界,不断对魏长城遗址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秦魏两国的发展史、河西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情况和开发过程。因此,作为“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认为“魏长城遗址”应该属于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