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黄石公三次爽约,究竟要教给张良什么道理?

黄石公三次爽约,究竟要教给张良什么道理?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人们常把他跟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并举,当作帝王师式的人物,区别于张仪、犀首、郭嘉、荀彧等谋士。从行事来看,张良早年似游侠、中年近权谋、晚年类方术,而后人多将他归入黄老之中,视为老子之徒,看作一个道家人物。可是读过《老子》的人都知道,老子是厌恶智谋巧诈的,他讲“绝圣弃智”、“大智若愚”和“使夫智者不敢为”,这与张良的行事作风正相反;而同时代的陈平也说:“我多阴谋,道教之所禁。”张良的阴谋并不比陈平少,为什么后人把他也算作道家呢?

黄石公三次爽约,究竟要教给张良什么道理?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

张良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

《史记》说张良家族五世相韩,秦国统一天下时,他的父亲早已离世二十多年了。当时张良的年纪不算大,自己也未曾在韩国做过一天的官,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仇视秦国的心态。他的家族有三百多名仆人,算得上雄富,结果自己的弟弟死时却连办葬礼的钱都没有,因为他把所有的财富都用来收买刺客了,这真是墨家游侠的心态。

张良本来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去刺杀秦皇,结果误中副车,只得流亡下邳。直到某天遇见了黄石公,得到了《太公兵法》,他才转变游侠的心态,知道单靠密谋、刺杀等蛮干的行为是报不了仇的。不过他似乎并没有改变游侠的生活方式,依然是“居下邳,为任侠”。

直到十年之后,陈胜吴广起兵,张良立即响应,召集了百余名少年一起干大事。他本想去投奔景驹,结果半路遇见了刘邦,二人一言既合。张良感叹道:“沛公殆天授”。耐人寻味的是他并没有从此认准了刘邦,而是请求项羽复立韩王,自己作韩国司徒,负责收复故地。

后来刘邦让韩王留守阳翟,自己带着张良南下,进攻峣关。这时张良提出了“上兵伐谋”的计策,劝刘邦招降秦将。在重赂之下,秦将爽快的答应了,约定同刘邦义军一起往西袭取咸阳,刘邦本欲应允,张良却说“不如因其解击之”。刘邦因此违背和约,袭击已经投降了的秦军,结果大获全胜。虽说兵不厌诈,但是在敌人已经投降、放下武器之后,还如此不择手段的进攻,实在是背信弃义,这跟项羽诱坑秦军其实没有多大区别。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指出,张良第二次不择手段发生在鸿沟议和的时候,当时楚汉双方已经约定归还刘邦的父母,划界分国,鸿沟以东为楚、西为汉,“军皆呼万岁”,解甲欲归。张良跟陈平却劝刘邦说:“不如因其饥而遂取之。”于是刘邦撕毁盟约,追击项羽,结果大败而归。后来幸亏韩信与彭越被说动,引兵来合围,才最终剿灭了项羽。

黄石公三次爽约,究竟要教给张良什么道理?

汉军在鸿沟撕毁和约,追击项羽

张良晚年失去了刘邦的信任

就如刘基晚年被朱元璋怀疑一样,张良也因权谋而被刘邦所猜忌。张良身为帝王师,给刘邦出谋划策,教的却都是一些不讲信义、不择手段的做法,这又怎能不被领导所怀疑呢?

刘邦称帝以后,自知与众将无信义可言,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而已。因此,他最先报复韩信、黥布与彭越这三个人,接着又东击诸侯,回朝后拘禁萧何、谋废太子、传命斩樊哙,而张良在此时也失去了刘邦的信任。

留候列传》说: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候谏,不听,因疾不视事。”

说明刘邦在晚年时,已经听不进张良的劝告了,他唯一信任的只有戚夫人。他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又悲歌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在刘邦看来,作为太子少傅的张良,自然也是“羽翼”之一了。张良因依附吕后和太子,最终失去了刘邦的信任。

此时的张良也终于吐露心声,原来他追随的刘邦并不是出于什么恩义或忠诚,而是为了给韩国复仇。他说:

“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王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这说明张良晚年在失去刘邦的信任后,知道大祸迟早会轮到自己的头上,所以萌生了“弃人间事”的想法,开始绝食谷物,意欲轻举。幸亏刘邦在这时候驾崩了,吕后感激张良,不愿其死,劝说道:“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若如此乎!”于是张良放弃绝食,又活了八年才死去。

黄石公教给了张良什么道理?

张良虽然承认“沛公殆天授”,但不像郭嘉认准曹操那样,说什么“真吾主也”。在张良看来,刘邦不过是他借以为韩国报仇的力量罢了。

朱熹在读史时就发现了张良思想与老子的关系,说“老子不犯手,张子房其学也。”所谓的“不犯手”就是《老子》里面的这么一条原则: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对于专门司管处死犯人的机关部门来说,他们的杀戮行为是合法的,不会被追究责任。如果有人要越过司法部门、试图代替司法部门去给他人执行死刑,这便违反了法律,自己也要受到制裁。这就像普通人代替木匠去砍柴一样,常常会伤到自己的手,因此正确的做法是“不犯手”。也就是说借助有司的力量去杀人、借助木匠的技巧去砍柴,自己也便不用拼命,不会受到伤害了。

“不犯手”确实是张良的行事风格,在遇到黄石公授书前,他还满腔热血要刺秦,欲与秦皇同归于尽。黄石公坠履下桥,藐视张良,又三番五次借故推迟传授时间,目的就是为了让张良学会隐忍,摒弃匹夫之勇,懂得保身无为之术。

所谓“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想要火中取栗,就免不了遭受烧手之患;张良刺杀秦皇,即使成功了,自己最后也得身死,这种有为之法已经失去了“守中”的意义。所以黄石公劝他说“为王者师,后十年兴”,只要等待十年,天下大乱,就可以借助王者刘邦之力来复仇,自己不仅能够实现亡秦的心愿,还能明哲保身,获得封万户、位列候的尊荣,此所谓“将欲取之,必固予之”,也是《素书》开头所说的“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黄石公三次爽约,究竟要教给张良什么道理?

张良擅长运用《老子》之术

后来张良果然改变了做法,先是借项羽之命,复立韩王;又引刘邦略韩地轘辕,使韩国复兴。张良与秦人之间存在着国仇家恨,所以峣关之战时不惜背信弃义,先降后杀,却让主帅刘邦来背负这个恶名,而他自己则只是韩王派来帮助刘邦的外人,因此与韩国无涉。

在假借刘邦之手灭亡秦国之后,项羽欲杀刘邦。项伯只得私见张良,劝他赶紧逃走。张良则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可见张良之所以留下来帮助刘邦,是出于“为韩王送沛公”的缘故,而不是真的忠于沛公。

后来项羽分割天下,张良依旧追随韩王,不跟刘邦入蜀,这说明他的心始终属于韩而不是汉。直到项羽杀害韩王,他才逃亡归汉,又重新计划假借刘邦的力量来为破灭项羽,为韩王报仇。因此鸿沟议和时,张良又劝刘邦要不择手段,追击项羽,最终达到了灭楚的目的。

在后期,张良依然奉行“不犯手”的原则,他虽无“战斗功”却能获得封侯三万户的殊荣。吕后请他画策,他自知卷入立嗣之争,恐难以自保,便劝吕后收四皓为太子羽翼。当刘邦坚持易储时,张良谏而不听,便称疾不视事,置身事外,让叔孙通与四皓来力争。其明哲保身之术,可谓一以贯之。

张良虽然夹杂权谋,但他确实领悟了老子所说的“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的道理,并且将“不犯手”的原则做到了极致。这是任何一个道家信徒都难以企及的,因此被归入道家之中。

相关阅读

  • 名人风水之风水学开山鼻祖黄石公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黄石公,黄石公,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