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两仪二圣
太阳烛照与太阴幽荧在现代活态神话中已经不可再见,人们对此知之甚少,而太阳烛照的少数活跃只有一些古籍善本以及一些青铜器当中的零星记载,至于太阴幽荧的记载更加稀少,只有极少数出土的青铜器上有些铭文记述,这对于神话学界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大遗憾了。
太阳烛照
太阳烛照是古代神话中,两仪中的绝对至阳气与太阳之精共同所化的圣兽,为宇宙诸天中最强大尊贵的圣兽,曾被称作圣神。
烛照的外貌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球体,有人认为烛照造化万物。众所周知,烛照就是太阳,太阳烛照,与太阴幽荧共同化生四象圣兽。
太阴幽荧
太阴幽荧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由两仪中的先天至阴气与太阴之精共同所化的圣兽,为宇宙诸天中仅次于太阳烛照的圣兽。与太阳烛照不同的是,虽然太阴幽荧也曾被称作圣神,但更多的记载将其称作往圣。
幽荧的外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白色的中空圆环,太阴幽荧代表的是夜空中最美丽的星辰,人类夜晚的守望者——月亮。与太阳烛照共同化生四象圣兽。
天之四灵
青龙
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图腾,是吉祥雄伟的象征,由图腾崇拜意识,后演变为祈求丰收、祈求平安的汉族民俗活动。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又有龙性淫的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白虎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白虎是西方保护神、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是由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所组成。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虎。
代表的季节是秋季,根据中国古代传统观念,秋季为肃杀的季节,而且处决犯人多安排在秋季,即是常说的秋后问斩。
所以白虎主杀,被认为是杀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转世的,例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很多与军事有关的地方和事物都以白虎命名,例如:象征军队指挥权的虎符,象征威势的白虎旗,水浒传中林冲误入的军机要地白虎节堂等。
朱雀
朱雀是四灵之一,为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朱雀。
近代由于受到西方不死鸟(Phoenix)浴火重生的神话以及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华人在翻译与认知上也有把不死鸟当成朱雀的情况。
事实上,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并没有朱雀会浴火重生的说法,凤凰涅槃也只是郭沫若先生借鉴西方不死鸟的传说所创作的诗词而已。有时某些智障会认为朱雀是凤凰的一种。
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
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北方的灵兽,形象是黑色的龟与蛇(或龟蛇),代表的季节是冬季。
(一)玄武乃龟蛇。
《经稗》:“斗牛女虚危室璧七宿有龟蛇体,故曰玄武。”
《楚辞·远游》:“时暧(日逮)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二)“玄武”天龟。
《礼记·曲礼(上)》云:“玄武,龟也,龟有甲,能御侮用也。”
《周礼》云龟:“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郑注云:“属,言非一也。其色,天龟玄,所谓玄武是也。”
(三)玄武为龟与蛇。《左传》:“玄武在北方也。龟、蛇二虫共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虚危之星也。
礼记四灵
麟
《说文》:“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
兽也。”段玉裁注云:“状如鹿,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麒麟,在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因而被称为"仁兽"。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
凤
凤凰是中国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王,亦称为丹鸟、鹍鸡等。
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因此凤凰一词为合成词结构。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它跟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有了鸿头、麟臀、蛇颈、鱼尾、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自古以来凤凰就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意思是山中有一种鸟,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是祥鸟。
龙
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是多种动物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龙作为中国古人对多种动物和天象融合创造的一种神物,实质是祖先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龟
《山海经.西次四经》:“崦嵫之山.....其阳多龟。”
《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云:“千岁之龟,能与人语。”
《述异记》上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岁谓之神龟,万年谓之灵龟。”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云:“千岁灵龟......剔取其甲,火炙捣服....尽一具,寿千岁。”此则龟之灵异。
四凶兽
梼杌(táo wù)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梼杌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穷奇
原文“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嬴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四凶之一,用来形容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背信弃义之人。《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穷奇的来历,“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言此为大恶之兽。
《山海经·海内北经》道:“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蜪犬北。一曰从足。”
饕餮(tāo tiè)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云:“周期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附:狍鴞:《山海经·北次三经》:“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鴞,是食人。”郭璞注:“为物贪惏,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
混沌
《神异经(西荒经)》里的混沌,就是被人类丑化了的混沌。它把混沌说成是一只像狗又像熊的野兽,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见,有腿却不能走,空有一个肚皮却没有五脏六腑,且德行极坏,遇着有德行的人,就一股蛮劲去抵。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
其他凶兽
九婴
传说中怪兽名。能喷水吐火,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其说始见于汉。
《淮南子·本径训》高诱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
诸怀
诸怀,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 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其中多鮨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呜雁,食之已狂。
(àoyē)
(àoyē),又名犬因。《山海经.西次三经》:“三危之山,.....有兽獓狠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是食人。”
望天犼(hǒu)
是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根据中国古代见之于史册的各种汉族神话故事和流传于民间大量传说及历史文献记载还原考古的出土文物证实,由于它生性凶猛,四肢强健有力,弓腰挺臀、威武轩昂,前腿直立、后腿左右分开蹲坐,昂首怒吼、有随时腾跃奋起之势,全身透着一股震撼人心肺之豪气和霸气。
东海有兽名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偃曝馀谈》有载。体型虽小,亦能搏龙,胜后以其食之。
蛊雕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是食人。”
蛊雕,是一种似鸟非鸟的食人怪兽,样子像雕,有角,叫起来像婴儿啼哭。
祥瑞之兽
貔貅(pí xiū)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雄为貔,雌为貅。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貔貅的体色是根据吞噬金银珠宝种类来呈现的,若金比例居多便身成金色,若玉比例居多身便成玉色)
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曰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古时候人们也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角端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其兽则麒麟角端。”郭璞注:“角端似貊,角在鼻上,中作弓。”又《宋书.符瑞志》云:“角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达方外幽远之事。”盖*白泽兽之类。清王士祯《陇蜀馀闻》云:“角端,产瓦屋山,不伤人,惟食虎豹。山僧恒养之,以资卫护。”
陆吾
陆吾又被称作开明兽,本是黄帝都城昆仑丘的守卫,他把自己化装成老虎的样子,这样便可以获得老虎的威严和力量。只是不知为何会出现在蜀山的神龙殿之中,而且似乎忘记了原本的职责,只知道单纯的阻挡一切进入神龙殿的人。陆吾神掌管这“帝之下都”还兼管“天之九部”。
陆吾,昆吾神兽,身如白虎,有九首。相传是西昆仑山西王母娘娘的守门神兽,上古天帝时期曾是天帝看守天宫宝库的神兽。
白泽
白泽,黄帝巡游至东海,遇之,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轩辕本纪》、《抱朴子(极言)》、《瑞应图》有载。
金蟾
金蟾又称三足金蟾,汉族神话传说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古人认为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财致富。
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传说它能口吐铅。古代有刘海(刘海故里为陕西西安户县阿姑泉欢乐谷)修道,用计收服金蟾以成仙,后来汉族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释义:“吕洞宾弟子刘海功力高深,喜欢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过程中金蟾受伤断其一脚,所以日后只余三脚。自此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们奇之,称其为招财蟾。”
异兽
蜚(fēi)
蜚居住在中原东部的太山,外形象牛,头部为白色,但是却长着蛇的尾巴、而且只有一只眼睛。当“蜚”进入水中时,水源会立即干涸;当它进入草丛时,草会立即枯死,从这种情况看来,它同时是一种火系的妖怪。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
诸犍
诸犍,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
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矔疏
《山海经.北山经》:“带山....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矔疏,可以辟火。”
狍鸮
狍鸮(páo xiāo)兽,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食人。
当扈
当扈(dānghù)传说中的鸟名。
上申之山,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鸟飞以翼,当扈则须,废多任少,沛然有馀。
龙生九子
赑屃(bì xì)
赑屃,也称龟趺,霸下。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
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螭吻(chī wěn)
螭吻,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蒲牢(pú láo)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狴犴(bì àn)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蚣蝮(gōng fù)
蚣蝮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又名趴蝮(bā xià)。形似鱼非鱼,好水,又名避水兽,没人说得清它的样子。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以此灵异之物镇于桥顶两侧,面向滔滔河水,寓示大桥会永避水害,长存永安。
睚眦(yá zì)
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狻猊(suān ní)
狻猊传说形如狮,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椒图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囚牛
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其他神兽
勾陈
勾陈,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
螣蛇(téng shé)
古书上说的能飞的蛇。
螣蛇为狡诈奸诈多忧疑多:多虚假、虚言虚信、虚无难凭、虚情假意、虚诈、主虚空少实信、主不真实、其人虚伪、狡猾、说话不算数。
螣蛇为变、多变、多变幻;诡异多端、性情难测难解;怪、怪异、如怪异、奇奇怪怪、妖邪、魔鬼之类。性情善于作怪、作风行事怪异。少见多怪。
毕方
毕方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火灾之兆。毕方的名字有可能来自竹子和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响。
毕方的外形象丹顶鹤,但是只有一条腿(一说为只有一只翅膀),身体为蓝色、有红色的斑点,喙为白色。据说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
九尾狐
九尾狐,中华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来自于春秋战国时代编纂的《山海经》而后来传到日本。九尾狐在神话传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所谓青丘之国以及涂山氏所言都是九尾狐。
旱魃
旱魃(hàn bá),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孔颖达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石灵《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袁大爹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应龙
古代汉族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应龙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山海经》和《史记》就有记载。大意是以黄帝为首的黄河流域部落与以蚩尤为首的长江流域的部落发生战争,双方都使用各种神奇的动物来帮忙。黄帝这边的应龙擅长“畜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长呼风唤雨之灵物,本领较应龙更胜一筹,大雨飘向黄帝这边。黄帝处于弱势,就请天女“魃”帮忙止住了大雨,一举歼灭蚩尤部落。应龙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杀了蚩尤和夸父。由于战争消耗能量过大,再也无力振翅飞回归天庭,就悄然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里。龙属水性,所句之地,云气水分自然而然会聚起来,这就是南方多雨的缘故。许多年后,应龙复出,助天禹谭水脉,开江河,成为治水功臣之一。
黄鸟
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另注:帝即天帝,药指神仙药,即长生不死药。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经》: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 ,食之不妒。黄鸟栖息于轩辕山,形像枭,头白色。相传,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产生妒忌心理。诛仙亘古凶兽之一,被鬼王以伏龙鼎所擒。
黑水玄蛇
黑水玄蛇,《山海经·大荒南经》:黑水之南,有玄蛇,食尘。有巫山者,西有黄乌。帝药,八斋。黄乌于巫山,司此玄蛇。在《诛仙》中的神魔志异·妖兽篇” 黑水玄蛇:巨蛇,体黑,腹白,绿眼,蛇身粗逾四丈,长逾百丈。食神仙药而不死,寿过万年,居于西方大沼泽。
獬豸(xiè zhì)
獬豸,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凿齿
凿齿,人形兽,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下彻颔下,而持戈盾(应有一定智能)。曾为羿于寿华之野射杀。
《山海经(海外南经)(大荒南经)》、《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修蛇
修蛇,古代中国的巨蛇,也叫做巴蛇,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由于修蛇也袭击人类,所以黄帝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修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
比翼鸟
比翼鸟,又名鹣鹣、鹣鲽、蛮蛮。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
化蛇
化蛇:《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记载:“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这是个人面豺身,背生双翼,行走如蛇,盘行蠕动的怪物。它的声音如同婴儿大声啼哭,又像是妇人在叱骂。化蛇很少开口发音,一旦发音就会招来滔天的洪水。据说春秋时代,有农夫在魏国大梁城附近听见婴儿啼哭,找到后发现却是一个蛇形妖怪。此后三天,黄河果然泛滥,淹没沿途八百五十多个城镇乡村
马交
马交,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谛听
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具有保护主人、驱邪避恶、明辨是非之神威;兼备通晓天地、广开财路、济运呈祥之灵兆。民间惯称其为“独角兽”,又叫“地听”、“善听”。顾名思义,真理即听。《西游记》中有述说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已逐步使谛听成为一个图腾和圣物,中华大吉祥物。留世谛听仅存于九华山,属国家重点文物,为九华山镇山之宝。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广泛纳为收藏。
赤鱬
赤鱬(chìrú)传说中异鱼名。人面,音如鸳鸯,食之可以疗病。其说始见于先秦。《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隗知(kuí zhī)
样子象羊,银色毛发,有一支独角。具有能分辩善恶,控制万物生长的能力,角会触伤有罪的人,一旦角被折断便会死去。如捕杀隗知失败使其逃脱,其身上伤口便会随着日积月累返还给捕杀者。传说中国古代法庭判官曾用隗知来断案。
夫诸
夫诸,古代神兽之一,样子像白鹿,四角,是兆水之兽。状如白鹿而有四角。其现为水灾之兆。其说始见于先秦。
猰貐(yà yǔ)
又称为窫窳。传说猰貐曾是天神,是烛龙的儿子,烛龙,窫窳原本老实善良,但后来被名为“危”(乃二十八宿之一,鸟头人身的形象,手持木杖)的神所杀死,天帝不忍心看烛龙伤心,就让他儿子复活了,可没想到,复活后,变成了一种性格凶残,喜食人类的怪物。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或者蛇头人身。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天狗
天狗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最早记载于《山海经》中,原文是:“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如文中所述,天狗是种像狐狸而头部白色的动物,并是御凶的吉兽,很可能是某种古代哺乳类动物,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后来演变成用来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将天空奔星视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变成了凶星的称谓。《史记·天官》载:“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
毕方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毕方。《海外南经》:「毕方鸟在东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脚。」而《淮南子·氾论训》中说,木生毕方。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而形状是鸟、一足、不食五谷。在《文选·张衡〔东京赋〕》中说:「毕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而《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驾象车而蛟龙,毕方并害。袁珂说毕方是凤,凤为太阳鸟,故「见则其吧有讹火」。《骈雅》:「毕方,兆火鸟也。」凤即为神,也是灾难的象征。《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大风为害,尧乃使羿……缴风于青邱之泽。」大风即大凤。《淮南子》「木生毕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玫,意即木生火。因毕方为火鸟故用毕方代火,非指毕方生于木。
朱厌
朱厌,一种古代凶兽,出于小次山。属于猿猴类,头白色,脚红色。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狰
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山海经·西山经》又如: 狞狰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山海经·西山一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山海经·西次三经》)四皇移位,天降赤心。逐天下,服四兽,然者“狰”也。“狰”者,上古蛮荒之神兽,出于钟山,阴烛之鼻息,日形于型,尾羽,腰生翅,首四角,琉璃眼,赤皮,生黑络。诶静伏于山间,首击石,“狰狰”之鸣,故名“狰”。
鬼车
鬼车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肥遗
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旱魃之兆。据说肥遗是一种居住在太华山山麓的怪蛇,有一个头、两个身体、六条腿和四只翅膀。也有传说称肥遗是一种黄色的鹌鹑大小的鸟,喙是红色的,据说吃了肥遗能够治病、防止寄生虫。
鲲鹏
鲲鹏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中记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鲲鹏精于变化,通灵万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受敕封为九天鲲鹏。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当康。可以预见丰年。《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溪边
溪边,《山海经》记载的一种异兽。《山海经·西山经》:“[天帝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祸斗
“祸斗”原本是汉族神话传说中居住在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但是它被形容为外形象犬的妖兽,吞吃犬粪、并且喷出火焰。祸斗所到之处皆发生火灾,所以古人将它看作火灾之兆和极端不祥的象征。也有说法称祸斗吞食火,并且排出带火的粪便。祸斗应该是在神话中被妖魔化的中国南方部落的象征。
媪(ǎo)
媪,古代神兽之一。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搜神记》、《晋太康地志》有载。
乘黄
说中的异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呲铁(zī tiě)
呲铁,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狸力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灭蒙鸟
《山海经》载:灭蒙鸟在鸡胸国的北部,鸟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红色的。灭蒙鸟就是孟鸟。秦的先人,是帝颛顼的孙女,名叫修。女修在织补时,有一只玄鸟生了个卵,女修吃了下去,生了个儿子取名大业。大业娶少典的女儿少华。少华又生了大费,大费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叫大廉,便是鸟俗氏;另一个叫若木,便是费氏。大廉的玄孙孟戏、仲衍,都是身子像鸟,但会说人的语言;因此他们是灭蒙鸟的国民,但是他们没有留下子嗣。从古到今都有人类起源于飞鸟的说法,而飞鸟来自源海洋鱼类的演化。
蛟龙
蛟和龙是不同的生物,蛟龙是蛟和龙交而成。虽然都有强大的力量,却一正一邪,有本质不同。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说文》其中有虎蛟。注:“蛟似蛇四足,龙属。”母龙曰蛟。――《抱朴子》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世说新语·自新》又如:蛟虬(蛟与虬。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龙。螭:传说为蛟龙之属的一种动物);蛟兕(蛟龙与兕牛)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乘六蛟兮蜿蝉。―-《九思·守志》
虬龙(qiú lóng)
古代传说中的有角的小龙。屈原《天问》虬龙是铁之子,是洪荒初开后诞生的第一条龙,他通体红热,仿佛浑身流淌着熔融的铁水,鳞片被犹如脉络般的焰流浮凸出来,有如一块龙形的熔岩。虬龙无翼,但有角,呈螺旋状的双角上无时不刻燃烧着闪热的炽焰,正是这份炽热祛除了洪荒初开的严寒。虬龙属火,他虽是四初龙中最善战的,却也有着变化无常的性情。夸父和以火为业之人(剑匠、锻工等)信仰他。
烛龙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
蟠龙
指的是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神话中,蟠龙是水龙,被认为居住在东方的湖中。与蛟龙一样,和雨与水有很深厚的关系,但顶多只有保证所在的泉水不枯竭。
钦原
钦原是上古神兽之一。《山海经·西次三经》有云:昆仑山,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惹鸟兽则死,惹木则枯。昆仑山自古以来便是珍禽异兽聚集之处,异物钦原,尚不知其究竟是飞禽还是巨虫,但它蜇中鸟兽便死,蜇中树木便枯的可怕毒性,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极为深刻。昆仑系神话乃是中国上古神话的重要分支,就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上众神聚集一般,传说中国的昆仑山上也存在着无数神仙,甚至包括西王母这样重量级的人物。既然此地如此重要,有钦原这样的古怪生物守护圣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角兽
传说中瑞祥之兽名。头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则此物至。帝王仪卫有绘其像之旗。
翻羽
是中国古代神兽的一种。翻羽,又名绿耳,行越飞禽。昆仑八骏之一,曾经载周穆王至昆仑山见西王母。后称“天子八骏”。 穆天子传》∶「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即后世所谓之天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传说能日行万里(一说三万里)。八马名具体说法不一,主要有:以马的毛色命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见《穆天子传》卷一)
飞廉
亦作蜚廉,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引《上林赋》有“推蜚廉,弄解豸,格瑕蛤,鋋猛氏,曺騕褭,射封豕”的句子,集解郭璞曰:“飞廉,龙雀也,鸟身鹿头者”。《汉书·武帝纪》有“还,作甘泉通天台、长安飞廉馆”,晋灼注飞廉曰:「身似鹿,头如爵(雀),有角而蛇尾”。《三辅黄图》:“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三足乌
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乌,人们敬仰太阳,三足乌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乌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尧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乌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说法称三足乌是服侍西王母的精灵。
山魈
山魈,山神,人脸猴身,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神异经(西荒经)》、《国语(鲁语下)》、《诉异记》有载。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天吴
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臂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山海经》曰:“天吴,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黄色,吐云雾,司水。”说的就是这天吴是古代的一个水神,前面都是对他模样的一个形容,是一个怪物一样的神仙。
禺疆
“禺疆”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也作“禺强”、“禺京”、”禺知‘’,是黄帝之孙。海神禺疆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风神禺疆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据说禺疆的风能够传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风,将会受伤,所以西北风也被古人称为“厉风”。
虚耗
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传说虚耗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据说唐玄宗曾经在梦中见到一个小鬼偷盗了自己地玉笛和杨贵妃的香袋,玄宗叫住小鬼,鬼自称叫“虚耗”、喜欢偷盗他人的财物,也能偷去他人的欢乐、使他变得忧郁。玄宗大怒,立即唤人,于是有一个大鬼出现将虚耗撕成两半吃掉了。大鬼指的是钟馗。
玄蜂
玄蜂是中国古代书籍中记载妖怪之一,是一种巨大的蜂,腹部跟壶一样大,会蜇人,且有毒能致人于死。在山海经海内北经和楚辞招魂中曾被提及。
《山海经》海内北经:产于大荒,有剧毒。“大蜂,其状如螽。”
土蝼(lóu)
土蝼字面意思常被误认为一种虫子,其实它是一种凶兽,形状似山羊,四角,能吃人。
《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
狮鹫
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长有狮子的躯体与利爪、鹰的头和翅膀,是相当有名的奇幻生物。因为狮子和鹰分别称雄于陆地和天空,狮鹫被认为是非常厉害的动物。
冉遗鱼
冉遗鱼,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释义:英鞮山,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这种鱼长着鱼身、蛇头,还有六只脚,他的眼睛形状如同马的眼睛,吃了这种鱼可以使人不患梦魇症,还可以防御凶灾。
庆忌
庆忌,上古传说中的一种异兽,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乘黄色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据《管子‧水地》记载“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绝者,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急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太平预览》亦有载之。
鹿蜀
兽类,样子像马,头部白色,身上斑纹犹如虎斑,长有一条红色的尾巴,鸣叫的时候就像人们在唱民歌。《山海经》-《南山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重明鸟
在《拾遗记》中说,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状如鸡,鸣似凤。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飞。能抟逐兽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国人都全洒扫门户,以留重明。如重明鸟未到的时候,国人或刻木,或造铜像,
为此鸟的形象,放在明户之间,则魑魅之类,自然退伏。
英招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英招参加过几百次征伐邪神恶神的许多战争,是保护世代和平的保护神之一,也是百花之神的朋友。
横公鱼
横公鱼,《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远飞鸡
《洞冥记》有载:“中国古代神兽一种,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据信是鸽子的异种)”
腓腓
腓腓又作胐胐,读音都为(fěi fěi),中国古代野兽,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脖子上有类似马鬃的鬃毛。养之可以解忧愁。《山海经》中记载,腓腓的样子像狸,身披鬣毛,长着一条白色的尾巴,饲养它可使人解忧。
青牛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老子 廼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老子 西游, 关 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 关 ,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后因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说杀你驾青牛,乘赤鲤,骖白鹿,骑黄鹤,怎如俺这宝马雕鞍最好。”
火鼠
火鼠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火山是指燃烧的森林),重百斤(体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商羊
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传说中的鸟名。据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
讹兽(é shòu)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西南荒中出讹兽,其状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并封
并封,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述荡则是左右有头。《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山蜘蛛
山蜘蛛,巨蛛,大如车轮,其丝可止血。《南部新书》有载。
鸣蛇
鸣蛇,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见则大旱。《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傲因
傲因,类人,穿着破烂衣服,手为利爪。袭击单身旅人,喜食人脑。舌头暴长,有时伸出盘在地上休息,用烧烫的大石掷之,可杀。《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甪端(lù duān)
甪端,传说中祥瑞之兽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其说始见于汉。
《宋书·符瑞志下》:“甪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白矖(xǐ )
白矖,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非常孤独,于是用泥造人,同时也造了和自己同为蛇神的宠物。一为白矖(xǐ ),为雌;一为螣蛇,为雄。
女娲补天因所采五色石不够用,于是以身补天,白矖和螣蛇亦追随以身补天。
有传言,白素贞乃白矖与螣蛇之女。
夔牛
夔牛(kuí),一种传说中的怪兽。外形像龙,声音如雷,仅有一足。据说黄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将夔杀死,以其皮制成战鼓。
夔龙又称且角龙。夔者,见于《书·舜典》、《国语·鲁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诸典中,或为乐官,或为木石之怪,或为国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义亦颇相似。《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傒囊(xī náng)
古代传说中的精怪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则死。”《太平御览》卷八八六引作“徯龙”。
穷奇
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象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
天马
中国的天马神话形象,奔腾的骏马,无角无双翼。为表现其“天马”的不同,常于马下方绘制云朵,体现天马可以腾云驾雾。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
兕
兕(sì)(也就是现在的母犀牛 详见初中语文课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墨子》)《山海经·海内南经》有这样的两段记载,“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说文》 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类”。
何罗鱼
何罗鱼,传说中异鱼名。一首而十身。其说始见于先秦。《山海经·北山经》:“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长右
长右,《山海经》:“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①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②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青鸾
五色凤凰之一,另四色分别为朱雀、鹓(yuan)雏、鸿鹄、鸑鷟(yuezhuo)。
青鸾为昆仑西王母伴鸟,其色青蓝,其身大小如鹤,常作西王母使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