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老华阴印象

老华阴印象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华阴地处八百里秦川的最东边,背靠奇险第一的华山,渭河悄悄从它的面前流淌而过,抬起头,就可望见奔腾汹涌的黄河。

老华阴印象

华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好多民族的东西,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句话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为老华阴人,耳鬓斯磨,司空见惯,自己感受不到那些特色。但我却是个半拉子华阴人,看到了老华阴与别处的不同。虽然我的血液里流着华阴人的血液,有着华阴人的基因,现在也在华阴生活居住,但我算不上正宗的华阴人。在我人生的半个多世纪,在华阴生活也就二十年,并且生活在狭窄的厂矿圈圈内,对华阴了解不多。偶然的机会,让我对华阴这片土地有了神秘感,想把罩在我眼前的神秘面纱去掉,对华阴亲密接触。好奇让我踏上了了解华阴的征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深入华阴农村,置身废弃的村落,向年长的人打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我把我的调查结果,观察所得,留下的印象,总结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村庄建在险要处

在我闲游华阴时候,我发现,靠近南山的村子都有一个特点,村址都选在险要处,村子建在两边或三边都邻着沟壑的高崖上,易守难攻,这说明华阴人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强,这或许跟华阴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例如观北的严家城、周家城、龙王、王河,孟塬的沟李村、宋峪村、秦峪村、上爨家、下爨家,最西边的方山峪村,更不用说当年好多建在峪道里的村子,都是以“险”做为根本。

第二个特点,老华阴的村子一般都建有城墙

但凡有点年龄的村子,四周都有宽四五米、高成十米的城墙,严严实实将村子包着,没有城墙的村庄少之又少,无论是南山根,还是北边平坦的平原地带,无论是西边台头,还是最东边的磑峪的段城、王城、吕城、张城,或是周家或是镇阳,更不用说孟塬的司家、苗家、迪家,孟塬上爨家,太华办的上洼,华山脚下的郝堡,罗敷河边上的桥营,大华公路边上的古城……有人曾经给我说过,老华阴过去,有村子就有城墙,村村都有城墙。到现在,大部分村子依然有城墙的遗迹。这种村村有城墙,一直延续到潼关的屯屯寨寨,因为在过去,潼关本来就是华阴的一部分,脱离华阴不过六七十年。城墙的功用就是防盗防匪,防外来侵犯侵略。

老华阴印象

(华阴县老城门楼 拍摄:于学文)


有了城墙,就有城门楼。城门楼一般至少有二层楼,有的还是三层,上面有瞭望口,建的很雄伟、很气派。城门板相当厚,相当结实,外面有时用铁皮包着。例如沙渠的城门楼,经过三百余年沧桑,仍然尽职尽责屹立在村口。孟塬司家有几道城门,观北的严家城城门楼,苗家的城门楼,小寨村的城门楼,郝堡村的城门楼,经过一个世纪,依然完好,在坚守自己的使命。据说当年这些城门,都有专人看管。

第三个特点,老华阴的老巷道都不宽、庄基都很窄

老华阴的巷道也就五米左右,不到两丈,大部分是东西巷道。一般巷子中间一般都有“六尺巷”,通着南北巷道,方便出行,这在老华阴的老巷子到处可以看见。像老巷道一样,老华阴的庄基一般都是窄庄基,一般都是丈八或丈五,除非是大户财东家才是三丈宽。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依然难改这种局面,不少村子依然是窄巷子,窄庄子。这在渭南地区其他各县,几乎看不到这种现象,但潼关不在其列。

第四个特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我所命名的“二层楼”

从东到西周家、镇阳、苗家、大寨、司家、严家城、周家城、桃峪口、明星、桥营、红岩等老村子都有这种二层楼。这种二层楼楼板是用木板铺成,位置大部分建在最里边的上房位置,但也有的建在前房。建这种“二层楼”的原因我想是由于老华阴人的庄基窄,导致不能在地面充分展开,只能向空中求发展。建这种二层楼的目的无非是放些粮食,放些杂物,有个别大户人家建的比较高档,曾经居住过人。我在孟塬司家村,看到这种二层楼,保护的很完整,装饰的很完美,至今可以住人。

第五个特点,上了五百口人的大一点的村子一般都有戏楼

老华阴人对于戏曲的爱好可以说享誉中华大地,这从老腔的知名度就可以看到,竟然吼一声到春晚。迷胡,是老华阴人的最爱,也是老华阴人的特产。好多村子都有戏班子,已经流传不知多少代,至今还在发扬光大。皮影,这是关中东部的古老戏曲,人们至今百看不厌。恐怕渭南地区各县市也不会这样迷恋戏曲。只要人口达到五百,老华阴过去好多村寨,都建有戏楼,没有戏楼的村子很少。

老华阴印象

第六个特点,大一点的村子、大一点的家族都有祠堂

像孟塬的司家村,下爨家,华山的红岩,南洞,祠堂仍然存在,有的还是近几年重建的。这一点说明老华阴人不忘初心,不忘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虽是老华阴的特点,我想渭南地区各县市也会不忘祖宗,给祖宗留下一片天地,但比起华阴要差一点。

第七个特点,老华阴在过去好多年,都有自己的一村一品

老华阴不少村子都以“坊”命名,而这个“坊”的解释应该是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例如班坊,兴乐坊,托地坊,保德坊,土落坊,长宁坊,良坊,孙坊,新坊,仙落坊,有一个顺口溜,班坊的猴,兴乐坊油,亭子巷的牛,王道的面,王村的炭,长凹的粉条,西王的鞭,桥营五里卖甑糕,西纪凉粉,敷水醪糟敷水醋,坡上油笸篮,郭家打席片……这个班坊过去以加工制作小孩玩的木头猴而著名,兴乐坊以生产食用油而名扬华阴,亭子巷以杀牛而闻名华阴,王道村以加工挂面著名,八一的粉条享誉华阴,西王的鞭炮做了数百年,桥营村五里村甑糕很有名气,西纪人没良心,十冬腊月卖凉粉,敷水的醪糟和醋畅销不衰,坡上人好多人以油笸篮为生,郭家城子以打席为生……更不用说豆腐脑,小吃食,大文章,全国各地都有身影,已成华阴的品牌。

第八个特点,老华阴的庙特别多

在我闲游华阴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华阴的庙宇特别特别多,大到国家行为,小到各家各户,都把“神”放到无与伦比的特殊位置。记不清谁给我讲过,华阴有村子就有庙,一个村子少则一两座庙,多的竟然有十几座,庙在村子里遍地开花,生根发芽,庙的香火还很盛。国家行为的像西岳庙,这是过去皇上祭祀华山神的圣地,玉泉院,这是道家最高礼遇,方山寺,则是佛家的天堂。我推断,老华阴在最高峰有名有姓的庙宇至少有一千多座。庙的建筑比民房好得多。

老华阴村子的庙以老爷庙,也就是关公庙、关帝庙居多。有一句话是只要有庙,老爷先到,可以说,老华阴村村寨寨都至少有一座老爷庙。但到底有多少种庙我也一头雾水,难以理清。华阴到底有哪些庙?我大概统计了一下:1.玉皇大帝庙 2.三官庙 3.湘子庙 4.文昌庙 5.龙王庙 6.关公庙 7.财神庙 8.太白庙 9.山神庙 10.土地庙 11.菩萨庙 12.马王庙 13.天神庙 14.城隍庙 15.孔庙 16.文庙 17.娘娘庙 18.文章庙 19.三义庙 20.楼子庙 21.子孙庙 22.三神庙 23.越王庙 24.代王庙 25.好汉庙 26.瘟神庙 27.桑神庙 28.太阳庙 29.旗杆庙 30.碌碡庙 31.扫癣庙 32.药王庙 33.二郎庙 34.三皇庙 35.四郎庙 36.万王庙 37.华佗庙 38.火神庙 39.禹王庙 40.六神庙 41.武郎祖师 42.石头庙 43牛王庙 44.代圣庙 45旗杆庙 46无量庙 47.茶禾庙……还有不少观、寺、庵。有的庙名字就很奇葩,我怀疑,到底有没有那个神?为何要给它建庙?

老华阴印象

除了村村寨寨这些大一点的庙宇,几乎家家户户还有一个微型的土地爷庙,一般建在二门之内。

老华阴人对神的虔诚到了痴迷的程度,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信徒依然大有人在。有些村子的庙还是近几年刚建的。但我很茫然,华阴人到底信奉什么神?那么多神,能不能敬过来?有位长者对我说,老华阴有村就有城墙,有村就有庙,没城墙没有庙,就不是村子,就不是人居住的地方。

第九个特点,真真正正的华阴土著其实并不多

现代的华阴人大部分是各种原因移居华阴,真真正正的华阴人恐怕少之又少。像大半个中国人一样,大部分人都号称是大槐树的子民,我在想,大槐树确实大,它的枝丫竟然可以覆盖大半个中国。老华阴由于处于战略要地,战争频发,耗掉了不少人。大的自然灾害也不少,加之1556年华县地震,华阴十室九空,一大半人葬身地震废墟,然后瘟疫,真正的华阴人已所剩无几,绝大多数是各种原因移民而来。


我是个游神,渭南各地我几乎都到过,不能说很熟悉,但还了解。老华阴的这些特点,其他地方一般没有。即使有,都是个别的,根本就是个例,没成气候,算不上特点。这也是我这个半拉子华阴人,对老华阴的印象!


魏宽放

1965年生,祖籍华阴,生在蒲城,工作在华阴,从事教育工作,爱好用文字记录生活,当做娱乐,但无建树!

文中华阴县老城门楼图片来源于华阴市政府网站,版权归作者于学文所有,其余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微华阴

相关阅读

  • 老华阴印象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华阴县,华阴地处八百里秦川的最东边,背靠奇险第一的华山,渭河悄悄从它的面前流淌而过,抬起头,就可望见奔腾汹涌的黄河。 华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好多民族的东西,但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