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说到宋朝的屈辱,大家都知道“靖康耻”,这主要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功劳,他的一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在激起爱国热潮的同时,也让普通老百姓都人人知道“靖康耻”。“满江红”词牌的词,这首为第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真正的慷慨激昂,一股正气一股豪气,直冲霄汉,令人热血沸腾!
而实际上,1276年,发生了同样的“国耻”。南宋小朝廷国都临安被攻破,恭宗皇帝、朝廷大臣、嫔妃宫女等数百人被虏到大都。在这批被虏走的宫女中,有一位叫王清惠,因为素有才名,被封为昭仪,执掌内廷文书。
从江南来到北国,亡国之痛深深地刺痛着王清惠的心,她作了一首《满江红》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全词如下: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这阙词容易理解,我大体上跟朋友们捋一捋大意:太液池中的荷花,不再如以前一般娇艳。还记得很清楚,承蒙浩荡皇恩,那些富丽堂皇的宫殿。想当初,名声如兰花一般,笑靥如花陪伴在君王身边。忽然军鼓震天响,繁华不再,烟消云散。
朝廷没了,君臣散了,这千古国恨,能向谁诉说?面对破碎河山,我仰天痛哭,血泪洒满衣襟。夜宿馆驿,从梦中惊醒,破晓又动身了,车轮滚滚,碾碎了月影。嫦娥啊,能让我追随你,让我跟你同圆同缺吗?
看上去,这首词,也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看还是有疑问:王清惠心中的嫦娥是谁?这个嫦娥不同,表达的意向天差地别。
我们知道,王朝更替之时,是道德危机最为激烈之时,也是最为敏感之时,忠于故国为英雄,投靠新主则被视为变节求荣,会遭到道义的谴责。
这首词里的嫦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元朝的后妃,一种指南宋被俘虏的后妃。如果是前者,这首词就是变节的投降书,如果是后者,则是坚贞不屈的宣言。一个是叛徒,一个是英雄,云泥之别。
这首词传到了元朝大都的监狱里,这里关着南宋一位赫赫有名的爱国将领,就是跟北宋岳飞齐名的文天祥。后人有“北宋岳鹏举,南宋文天祥”一说。
文天祥是南宋亡国后的1278年12月被捕的,离南宋亡国已经两年,但他一直坚持抗金,兵败被俘。忽必烈知其才高有气节,许以高官招降,文天祥唯求一死。元朝要他写投降书,他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不屈的气节。这首诗就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后两句,被无数的英烈在刑场上战场上演讲场上激昂陈词,被无数人写文章引用,这就是英雄的人生观。
文天祥看到王清惠的这首《满江红》时,心中非常焦急焦虑,他直接把“嫦娥”认定为元朝宫廷的后妃。他容不得南宋后宫的人变节投敌,而且这个人是他一直看好的人,是后宫有名的才女,高级女官王清惠。
他在焦急中立马写了一首《满江红》,假托是王清惠所写,目的是替她弥补过失,表达出明确的思想。这首词是这样的: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我们也来捋一捋文天祥替王清惠写的这首“满江红”的意思:
哀怨的琵琶声声,我问你,胡沙万里之外是何情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移出宫廷,真的太痛苦!王母的盛宴已经终场了,金盘玉盏都流泪,满地狼藉。行宫外,无情的雨淋湿了风铃令人断肠,一声声,一声声……
美丽的彩云消散不见,往昔宫中的香尘早已熄灭。驼铃声,传出的是亡国之恨,哪里能说得!想起那些慷慨悲壮的男人,咬碎钢牙虽死不屈。不堪回首,昭阳殿红日西坠,铜雀台伤心的残月。思量妾身,不再是帝王之家,大好河山已沦陷……
文天祥真正是用心良苦,为了不让王清惠变节,为了弥补她词中的过失,帮她把词都写好了。
其实,文天祥是误读了王清惠的词,人家词里的嫦娥,就是南宋被俘的帝妃,就是要跟南宋这班被俘的人“同圆缺”的。
文天祥这首词,是由也是朝廷被俘人员的一分子汪元量带出去的。这汪元量是宫廷乐师,也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得知文天祥被捕关押在这里,过来探视,就带出了这首词。
这首词带出后,文天祥一直挂念,不知道会有何结果。不久,汪元量第二次探监,带来了自己写的一首诗,文天祥看后,彻底放下心来。这首诗如下:
万里修途似梦中,天家赐予意无穷。
昭仪别馆香云暖,自把诗书授国公。
原来,此时的王清惠,被派去照顾和教授6岁的小皇帝赵显了,这是对她的特别信任。当然,赵显也不是皇帝了,已经被削去帝号,降级为瀛国公,所以诗里说“自把诗书授国公”。
参考文献:
李俊,《才女风流》,济南出版社
版权说明:
本文为史上文人那点事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保留追究侵权的权利。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军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号以显微的眼光,扒开历史细节,每天为大家奉献有趣精彩的文化历史文章,恳请读者诸君关注账号“史上文人那点事”。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对笔者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