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岳阳楼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靳丹妮、杨光):长江,作为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争相吟诵的对象。8月1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走进湖南省岳阳市,在岳阳楼上俯瞰了范仲淹笔下“浩浩汤汤”的长江。
岳阳楼坐落于洞庭湖畔,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众多文人墨客都曾登上岳阳楼并写下与岳阳楼有关的佳作,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李商隐的《岳阳楼》等都被大众所熟知。在众多关于岳阳楼的作品中,尤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为出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老师辛晓娟(笔名步非烟的中国知名网络作家)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岳阳楼记》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篇,与岳阳楼周边的景色有着很大的关系。她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也都背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写他登楼所望之景。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它实际上是在洞庭的边上,它远眺是可以看到长江入洞庭这样一个壮阔的景象。我们知道这种大江奔流啊,这样浩浩汤汤,无边无际的这样一种辽阔的空间感,它特别能够激发诗人的一个豪情壮志,和一个时间感。所以他后来才在岳阳楼记里面也写到了四时变化的景象,最后引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政治的理想或者说是人生的一个情怀这样的抒发。这些其实都是从自然的风物,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浩瀚的洞庭以及从远处奔流而来的长江带给他一个创作的灵感。”
来自中国日报的美籍记者伊谷然在登楼远眺之后,与记者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表示,尽管参观当天因为下雨,雾气蒙蒙,但是在岳阳楼看到的景色依然非常好。“我是头一次知道岳阳楼,对于我来说这次参观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事实上一座建筑在历史上不断的建造又重建,包括保留下来的这些作家的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历史一直在继续,包括楼下面这些文学遗迹一直不断的添加进来,这都在告诉我们历史从没有停歇。”
从岳阳楼远眺长江
据辛晓娟介绍,在唐朝之前,更早期的文献中,长江直接就被称为江;到了汉魏之后,因长江“长、阔、大”的特点,才改称呼其为大江或长江,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就有“缘以大江”的说法;到了唐宋时,人们开始普遍的称长江为长江,以长江为主题的作品也开始越来越多。辛晓娟介绍说:“清代有一个诗人叫宋湘,他也是这样的,在长江入洞庭这样一个区域,写下了‘客自长江入洞庭,长江回首已冥冥。’(的诗句)。这(句诗)是说,他自己作为一个孤身的一个游客,从长江进入洞庭湖,到了洞庭一回首时,长江已经在冥冥的薄雾之中。清代诗歌其实有很多(描述长江的),只是说唐代可能说杰作比较多。因为长江分每一段,每一段都有杰作。三峡有三峡的杰作,楚江有楚江的杰作,到了下游扬子江,写的也很多。”
据辛晓娟分析,长江之所以能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青睐是因为长江的每一段都能给诗人不同的灵感。位于上游,三峡段的长江,雄奇壮美 ;位于中游的长江宽阔博大;下游的长江两岸,因在古代是经济中心,又是一派富庶之景。而这也是在关于长江的作品中长江呈现出了不同风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