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孔乙己”这一话题,在现在很多人眼里,是过时的,现在还聊,未免太过愚蠢。的确,“孔乙己”从自1919年发表至今,已经算得上是一部被读烂的小说,孔乙己也几乎被“解剖”得皮肉不剩,而其缔造者“迅哥儿”,在人们读厌了其所作的文章之后,越发地为“读书人”所唾弃。现今如果偶尔聊起鲁迅,很多“读书人”便喜欢对其“辨证批判”。为这一昔日人称“文豪”不知廉耻地戴上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高帽子,捂严实。而后狂喷唾沫星子,和同伴说鲁迅有多么不配戴上自己刚才为其戴上的帽子。有人还喜欢将鲁迅的家事,出生,经历有的没的,真的假的,仿佛亲历一般阔论高谈。还有的人,批判的箭头直怼鲁迅文章之中的思想、文笔之类,大论鲁迅的文章如何如何,喋喋不休半个小时也听不见他说“鲁迅某某文章如何如何”,“比如某某文章体现如何如何”。实际这种人一般没读过几篇“鲁迅”,所述观点不过是网上各类“时代思潮”的整合。最后一类人是最可恶的。
当然,受时代的熏陶,大部分的70、80、90甚至部分00后都读过也只是读过几篇“鲁迅”。至于理解,那是考试的事啦。《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还有本文开头的《孔乙己》怕是为许多人厌恶的文章(貌似我废话太多),或是以为落后,不值一读的文章。究其原因,在我和一些读书人的聊天中,对此也还有一定实质的收获。
首先得说一下我国推行了十几二十年的所谓的素质教育的缺陷。当然,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素质教育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起码屏幕对面有先进理念思维的各位读者都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建设期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生存不易。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教育的很大一个缺陷是考试制度。考试制度的很大一个缺陷是答案的标准化十分严重。学生的思维方向必须与考试大纲相一致,对于文章的理解变得公式化。使得学生对于教材文章的阅读毫无乐趣可言,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偏向于公式化。有些试题也是十分的不可理喻。今年的浙江高考阅读题“鱼眼睛诡异的光”是什么?考完试后,浙江考生在该文章的作者微博下质问他,这诡异的光到底是什么?结果,原作者也难以回答,后面回复一考生说,他只是为了搞笑……“鲁迅”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大户,学生对其厌恶,不可避免。
一般来说,作家们大多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对环境以及人物内心进行修饰,凸显出一种朦胧美,进而展现作者的思维并借此吸引读者。确实,人们大多不会喜欢赤果果的表达。这是蕴含于国人血液中的品质。就像情侣、夫妻、同(百)志(合)之间无论爱意多浓郁也很少会有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的。更多的,是以各种暗含隐喻的话和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对于阅读,我们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富含矿物质”的文章。新文化运动时期也包括鲁迅的文章很少主动地讨好读者。小说中更多地把词句用在了描写人物的动作、话语、神态之中。借他塑造的人物的嘴,直接把自己所想,不加修饰地说出来。比如:“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写杂文时,连别人的嘴都不借了,直接把内心所想用笔赤果果地写出来。“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二十四孝图》)。”这样的语言风格,自然不会为满腹诗意,追寻诗与远方的现代读者所喜。
现在寻常读者中,会去精读文章的,已经很少了。很多读者对于读书追求的是“读过”。能有心思去精读“鲁迅”的,就更少了。但要聊起鲁迅,读书人们一般都能说上几句。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一些真的没读过几篇“鲁迅”的读书人谈起鲁迅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却如我上文所言一般,听不见他说“某某文章如何如何”,比如“某某文章如何如何”。喋喋不休半个小时说了一堆虚的,但却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究其原因,这种人一般网上看过或者生活中听到过对于鲁迅和他的作品的评论而他自己实际没多少墨水。这类人一般会自认为有“独立思维”或不同俗世的思想。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呵呵哒。这类人却很容易挑拨起他人在学生年代对于鲁迅的厌烦情绪。
读鲁迅,要学历史!笔者认为,鲁迅的文章对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仍然是有一定价值的。在这一个沉闷的社会里,人们不仅需要在书中寻找诗意与情怀,还需要类似于“鲁迅”的这一类现实主义作品引导人们的思考。现代社会中,其实并不乏有阿Q、孔乙己、闰土、阿长……
“鲁迅”的思想是追求解放、自由的,也是批判,但同时富有人情味的。当然,以当今价值观读“鲁迅”,在某些作品中会明显感觉到浓郁的历史虚无和民族虚无的味道。这里我也实在难以举例,因为我认为鲁迅实际并无这类思想或者并不明确。并不明确即是没有,法律上讲“疑罪从无”,便是这个意思。在读“鲁迅”时感觉到这类思想时,我个人认为,要从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来说。譬如:“我以为“中国人”这名目,决不会消灭;只要人种还在,总是中国人。譬如埃及犹太人,无论他们还有“国粹”没有,现在总叫他埃及犹太人,未尝改了称呼。可见保存名目,全不必劳力费心(《热风 三十六》)。”这句话读着与现今的价值观念不符,但结合当时时代来看,其时正值北洋混战时期,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此时也被成为中国思想史的第二次百家争鸣。当时对于推行白话文、摒除儒学课堂,移风易俗等事争论激烈。有人以维护民族国粹为由反对社会文化变革,鲁迅便对此反驳。如果略微深入了解鲁迅,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继承和爱好。将此文放置如今也同样值得一读,学界太过需要唯时、唯实的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