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清明,一个特别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会准备好鲜花和美食,去拜祭先人;古人也会在这一天,成群结伴去郊游踏青,赏花折柳。关于清明的各种民俗、诗词、绘画,老师编辑整理起来,让孩子们从小更清晰地了解,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的“清明节”。
清明
1. 清明节的来历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在先秦史记《逸周书》中就对其有非常详细的解说,其中对清明节,有这样的描述:"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国多贪残;虹不见,妇人苞乱。"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第五节令,如果从立春开始计算,60天正好是清明。但它作为一个节日出现,是始于唐朝,是清明、寒食、上巳三节的重合。在《唐会要·寒食拜扫》中有这样的记录:"开元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就是说,在民间没有庙堂可供祭祀时,怎么寄托自己对先人的孝思呢?那就在这一天去扫墓,最后相传习以成俗而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和寒食也慢慢的被大家默认为一个节日了。
2. 寒食
寒食节本是纪念介子推的节日,在这一日,人们会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在断火之后,以新火换旧火,表示迎来新的生活。因此,寒食是怀旧悼亡,清明是求新护生。由于两者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到了唐代便合并到了一起。
▲ 唐·内宴冷餐
3. 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仪式,在《武林旧事》有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翻翻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而每年清明,人们则会穿着素衣去山中祭祖,为祖坟铲除杂草,放上丰盛的美食和酒等供品,于坟前焚香祷祝,燃烧纸钱,以感恩之心,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 唐·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 宋·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 清代 扫墓图
4. 秋千
清明节前后,正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刻,柳燕纷飞,满山的鲜花争相绽放。辛弃疾当年就曾作词:“莺未老。花谢东风扫。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日长减破夜长眠,别听笙箫吹晓。锦笺封与怨春诗,寄与归云缥缈。”
在清明节这一天,除了扫墓,大家还会玩各种游戏,而女子们和孩子则是荡秋千玩儿。传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越美好。
▲ 清 冷枚 《荡秋千》
▲ 五代·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 陈枚(清)画《月曼清游图》
5. 插柳
清明,民间有插柳习俗。因为柳树容易存活,象征着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人们认为柳枝可以驱鬼,因此纷纷插柳辟邪。还有传说,说是为了纪念神农氏故而清明插柳。在寒食节这一日,大家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听说介子推死前靠着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赐名“清明柳”,并折枝纪念。
《桃花春柳》作者:李鳝(清代书画家)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6. 踏青
清明时节,大地回春。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在这柳树青青的季节,百花齐放,家家户户带上美味的料理和美酒,相约出外踏青,去看看此时美丽的大好江山,享受难得的美好时光。
▲ 元 王振鹏 驭马踏青图
▲ 《踏青图》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 踏青(《清史图鉴》)
▲ 禹之鼎 《游园踏青图》(局部)
7. 射柳
在古代,琴棋书画棋射被称为六艺,是书香世家子弟都要学习的内容。射箭作为一项传统学习项目,学习者们也需要时不时的接受大家的考试。而在清明节这一天,射柳就是一项大型的集娱乐与测试为一体的游戏。孟浩然曾作诗:“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可见清明节大家对射柳游戏的热衷。
▲ 唐·走马射箭
8. 蹴鞠
蹴鞠作为我们一项传统游戏,在唐朝曾风靡一时。在唐代宫廷女足盛行,就连唐太宗都特别热爱观看,还作诗:“球体兮似珠,人颜兮似玉。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腾虚兮还践其实”。明末清初陈维嵩有词《抛球乐咏美人蹴鞠》描述女子蹴鞠:“此际绰约轻盈,娇花百朵,琼枝一树。宝钗松,罗袜小,争漾绛绡穷。玉醉花欹,吹乱红巾几缕;一泓香雪,临风漫舞。”其实,蹴鞠是男女老少都热爱的一项游戏,对强身健体有着非常棒的效果哦。
9. 放纸鸢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最适宜放风筝了。《帝京岁时记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擎盒, 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清明上河图》也有放风筝的场面。在清明节放风筝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认为这是男士向女士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因为清明节踏青,男男女女都会出门,若是男子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则会放风筝表达心意。民间还认为放风筝有“放晦气”的说法。当某人生活不顺或者有病又灾时,通过放风筝把晦气都放走。
王大观-旧京环顾图之残冬京华图——放风筝(细部)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唐元稹
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
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
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唐罗隐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
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唐刘得仁
瓜蔓水平芳草岸,鱼鳞云亲夕阳天。
出从父老观秧马,归伴儿童放纸鸢。
——宋陆游
只是凭风力,飞腾自不知。
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
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
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
——宋顾逢
共看玉腕把轻丝,风力蹉跎莫厌迟。
顷刻天涯遥望处,穿云拂树是佳期。
——明杨宛
10. 关于其他更多清明节的诗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临安春雨初霁
刘贺 - 空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朝中措·清明时节》
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蝶恋花》
晏几道
欲减罗衣寒未去。
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尽日沈香烟一缕。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蝶恋花》
欧阳修
欲过清明烟雨细。
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
梁燕语多惊晓睡,银屏一半堆香被。
新风风光如旧风。
所恨征轮,渐渐迢递。
纵有远情难写寄,保妨解有相思泪。
《蝶恋花》
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万里春》
周邦彦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
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
我爱深如你。
我心在,个人心里。
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满江红》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青门引
阿睿凌霓剑裳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点绛唇·春愁》
赵鼎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馀香嫩。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
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望海潮·清明咏怀》
陈德武
三分春色,十分官事,令人孤负芳菲。
歌燕簧莺,语花舞柳,园林好处谁知。
还忆旧游时。
对海棠驻马,红药题诗。
一别东君,回顾又是隔年期。
《湘春夜月》
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