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4月5号,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上过小学的人都能背出来。对于现在的学生党和上班族来说清明节应该是个好日子,因为这意味着三天假期。我身边已经有人作好了小长假出游计划,甚至有的人已经提前迈上了踏青出游之路。
其实,清明节可不止“三天假”这么简单,这个起源于上古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该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了解,下面我们通过三个小节来具体说明。
清明节与寒食节
在上古时期(一般通指夏朝之前),人们一年四季会换用不同的木材来钻木取火,古人认为在季节更替、“换木取火”之时,旧火与新火不能“相见”,于是在那段时间就不使用火种,也就意味着那段时间只能吃生食,生、冷也就意味着“寒”,因此这段时间就演变成了“寒食节”,折射出古人对火的敬畏之情。
在寒食节,人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熄灭火种,准备好充足的生食,因为当时的寒食节短则三五日,长则个把月。随着时代的发展,漫长的寒食节已不适应人类需求,因此在后世逐渐缩减为3-7天不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也成了节日的一部分。寒食节逐渐成为民间的第一大祭日,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大概从宋元时期起,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而“清明”的来历,与春秋时期两位重要人物有关。
清明节与介子推
“介子推”是一个人名,后世尊称他为“介子”,他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身边做谋士一类的职位。
晋献公在位时发生内乱,太子申生被害死,公子重耳也被迫逃亡异国他乡,重耳的随行人员中就有介子推。逃亡途中非常艰苦,经常没有吃的,衣服也破烂不堪,可谓饥寒交迫,命悬一线。介子推为了保住重耳的性命,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伴着野菜给重耳熬汤喝,重耳感激涕零,发誓等他做了国君一定会好好报答介子推。
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不离不弃,仍然忠心耿耿,在后世传为一段佳话,“割股充饥”的故事更是让人敬佩不已。
在外逃亡19年,重耳最终返回晋国成为晋文公,他任用贤能、励精图治,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使晋国日渐强大起来,晋文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后世虽然对“春秋五霸”的后两位霸主颇有争议,但对晋文公和齐桓公这前两位霸主是没有争议的。
在重耳成为晋文公之后,介子推不求加官进爵和荣华富贵,反而是辞官归隐于深山老林之中,晋文公来找他时也是躲着不肯相见,结果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以为这样就可以逼着介子推出山,但最终是介子推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在烧焦的介子推尸体旁的山洞里发现了介子推留下的诗文:“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清明”二字,是介子推临终前告诫重耳的君王之道,也是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诀窍”。
后来,原本被烧焦的柳树奇迹般的又复活了,晋文公带着大臣到那棵柳树下祭拜介子推,折下柳枝带回宫中时刻警醒和激励着自己。现在关于清明节就有说法是起源于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插柳活动也是源于此。
清明节与三月三
相信不少看官老爷已经有所耳闻,今年广西的清明节放五天,因为清明节与壮、侗、布依、瑶、黎等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重叠了,就在法定的清明节前后各加了一天,放假时间变成了4月4号到4月8号。
这个“三月三”起源于春秋末期的“上巳节”——当时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人们在这天会在水边举行祭礼,并在水里洗澡,以此消灾祈福,还会踏青出游以纪念。到魏晋时期之后,固定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这个节日,上巳节因此变成了“三月三”,清明节与三月三的时间比较接近,习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宋代以后,“三月三”逐渐演变成部分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主要盛行于现在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清明节在唐朝时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到宋朝时,祭祖扫墓、踏青出游已经成了清明节的固定纪念活动,那时的朝廷各级官员在清明节时会放假四至七日,足见其地位。从1935年起,每年的4月5日被定为清明节,2007年底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规定放假一天并于2008年起正式实施,2009年起将节日改为三天。
我的家乡是重庆的一个县,每年清明节,给祖坟挂青、烧纸钱、点香烛基本上都是既定的活动,你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