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近年来中医养生热度持续升温,人们用各种方式学习如何饮食、锻炼、防病,可养生的要领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其实,中医养生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顺、静、修、调、补、固,真正领会并做到这几点,长寿就离你不远了。
顺:顺应四季变化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
静:养生必须静心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修:养生必须修身养性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指的是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
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调:养生必须调息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
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养生效果更好。
补:养生必须补之有道
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原则有三:一是先辨证,二是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结合。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调理身体的作用。从味道上来说,酸味补肝,苦味补心,甜味补脾,辛味补肺,咸味补肾。从颜色上论,红色补心,黑色补肾,黄色补脾,绿色补肝,白色补肺。
固:养生必须固守精气神
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
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五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多喝补血补气营养粥,里面加入了黑米、红米、糯米、小米、赤豆、大麦米以及桂圆、红枣、核桃、莲子等天然有机食品,坚持喝能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大医本草堂问诊咨询,请私信或文章的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