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品读花间词(25)——兰桡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河渎神

这首词从女子的角度咏叹相思之情,但背景不再是“玉楼”、“画阁”一类深闺之中,而是转移到了更加广阔苍茫的大自然,转到了孤庙、寒潮、西陵风雨、苍莽山郭之间,因此,词人的愁情别意显得更加深远。

上片开头二句“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描画了词中主人公谢娘伤别时的特殊环境:西陵孤庙、风雨潇潇、寒流无尽,孤庙与寒潮中间着一“对”字,显示出环境空旷、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种愁苦气氛。“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行”,写女主人公倚舟怀人的伤痛之情,泪流千条,极言其凄怆。兰桡,划船的桨,形容船精美芳香。“玉箸”,箸是筷子,这里是指眼泪,形容行行泪水流下如“玉箸”。五代后唐人冯贽《记事珠》有云:“鲛人之泪,圆者成明珠,长者成玉箸。”李白的《闺情诗》也云:“玉箸日夜流,双双落朱颜。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过片二句写女子所闻所见所感:黄昏时,谢娘怀着愁绪,耳中听着杜鹃啼声。“思归乐”这里指杜鹃啼声。杜鹃鸟叫声,近似“不如归去”,所以有“思归乐”之名。元稹诗云:“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白居易《和思归乐》诗:“山中独栖鸟,夜半声嘤嘤。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杜鹃思归之鸣愈增离人日暮愁思,而山中早梅已放,香满山郭。“早梅”与前面“寒潮”相合。在此情形之下,谢娘不禁回想起与那远方人的两地情思已经日渐萧索冷淡,那个游子现在又漂泊到了何处呢?

《河渎神》的本义是歌咏祠庙,特别是与水神有关的祭祀活动。

温庭筠另一首《河渎神》: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乌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与前面诸多伤别之词作有所不同的是,《河渎神》内容中有着较浓厚的楚地风情和南方民俗特色。正如黄升在《黄庵词选》中所说:“唐词多缘题所赋,《河渎神》之咏祠庙,亦其一也。”虽然“缘题所赋”与“即事名篇”强调的重点有别,但在指出篇名与内容相符这一点上,其性质是相同的。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河上”点明女子所处地点是在船上。“丛祠”指树丛中的古祠。一般而言,《河渎神》中的祠庙都是指祭祀河神的。那古祠掩映在丛林之中,正值春雨蒙蒙,风景迷茫。江天辽阔,楚山连绵,飞鸟好似有情而迟迟不肯远去,离别时的迷茫心境在此景象中呈现无遗。“兰棹空伤别离”一句,指船中女子睹兰棹而伤怀。那船中之棹不时从水中举起落下,而水珠也纷纷扬起滴落,有如纷扬起惜别的眼泪,“空”字看似痴想,实则情思深长。

下片纵笔驰骋,江山在目,情怀远扬。杜甫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子规啼叫,“不如归去”,杜鹃花开,人应返家。但实情并非如此,眼前空茫凄迷,鸟声花色、桨棹浮影反衬出内心别情之痛。最后两句“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与前面《南歌子》中“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妙处相同。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百花争艳,芳草鲜美,春光的明媚反而增加了美人的相思之情。美丽芬芳的季节景物反衬出那舟中女子的孤独、寂寞、凄凉。

现存《河渎神》最早的作者是温庭筠,共三首。第一首起拍便直写祠庙:“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前“祠”、后“庙”,故作强调。第二首依然如此:“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第三首起句虽不再有“祠”、“庙”二字,却在续写祭祀活动而加以开拓:“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

那么,第一首词的中的“祠”和“庙”到底指的是什么?第二首词开头吟咏的孤庙又是指什么庙?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从词中交代的有关特定地点风物“楚山”、“寒潮”、“西陵”等来看,“西陵”指的是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水经注》:“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山水纡曲,绝壁或千丈许,林木高茂,猿鸣至清,山谷传响,冷冷不绝”而所谓“丛祠”、“孤庙”就位于西陵峡中。

据此可以肯定的是,温庭筠两首《河渎神》词中所咏的祠庙应当就是位于西陵峡中黄牛峡黄牛山麓的黄陵庙。黄陵庙原称黄牛庙,又称黄牛灵应庙,是长江三峡中最大且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群。现存庙宇有山门、禹王殿、武侯祠等,依次建造在逐级升高的台地之上。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此庙是春秋时为了纪念神牛助禹开峡的功绩而修建的,后来被毁。传说三国时,诸葛亮率师入蜀,途经黄牛峡,看到庙已残破不堪,便亲自主持重建,还撰写了一篇《黄牛庙记》。据说黄陵庙中尚存一块诸葛亮为重建黄牛庙而撰刻的《黄牛庙记》,碑文云:“……古传所载,黄牛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黄牛庙。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复建,名黄牛祠。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巳禹王,改今名。宋朝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只信禹王开山之功,不信神牛触石之说,故将“黄牛庙”改名为“黄陵庙”。为此,他还特地写了《黄牛峡祠》:“江水东流不暂停,黄牛千古长如故”,“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惟向舟中望”。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黄牛峡江面上水急礁多,船行至此,必须小心翼翼。若是逆水,则更是进展缓慢,往往舟行数日,还可望见黄牛岩。于是世代流传下《黄牛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李白过此,也曾赋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复三暮,不觉鬓成丝。

此外,唐代四川籍诗人李远有诗《黄陵庙词》云: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景象清新美好。“蒨裙”,红裙。一位红裙少女翩然来到。“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是写女子驾船而去,而水面还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诗人出神地凝望着,只见小船渐去渐远,直至消失。“水远山长”,形象地写出诗人目送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的情景,也隐隐透出诗人的那一份悠悠情怀。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这首诗写得很是清新优美,收进了不少关于长江三峡风光的诗词集,却始终有个疑问在脑子里徘徊:这首诗所写的“黄陵庙”是否就是西陵峡的“黄牛庙”?

据《全唐诗》载,这首《黄陵庙词》还有一个可能的作者,即唐朝诗人李群玉。李群玉字文山,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唐才子传》称他“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诗笔遒丽,文体丰妍。好吹笙,美翰墨,如王谢子弟,别有一种风流”。

湖南湘阴洞庭湖边有一座黄陵庙,是祭祀帝尧两个女儿的。据古代传说,帝尧二女,一名娥皇,一名女英,都嫁给帝舜。舜到南方去巡狩,娥皇、女英也随从同去。到了湘阴,二女留驻。舜帝独自南行到现在的湖南、广西交界处,所谓“苍梧之野”,得病而死,葬于九嶷山下。后人为他建祠,至今九嶷山下还有舜祠。娥皇、女英得到舜帝病死的消息,日夜悲哭,不久就投水而死。她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成为了湘妃竹。后人在湘阴为她们建祠,称为黄陵庙。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黄陵庙是李群玉经常经过的地方。他对这两位尧女舜妃的故事很是感动,每次经过,必赋一诗。现在他的诗集中,还存四首。据说他从校书郎告病假回湖南时,又经过湘阴,在黄陵庙题诗一首: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明妆尚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嶷如黛隔湘川。

这首诗写得古朴深沉,情怀苍凉。结句设想二妃好像还在悲哀地遥望南巡的帝舜,可是隔着湘江的九嶷山,在云雾袅绕之中一片苍茫。

兰桡——品读花间词(25)

李群玉题诗之后,当晚就住在山下旅馆中。梦见两位女子,自言是娥皇和女英,因被李群玉的好诗所感动,所以特来致谢。并且说:两年之后,你将“游于汗漫”,那时我们就可以和你再次相会了。李群玉和她们畅谈甚欢,一会儿她们便倏然不见。大约李群玉对这个梦感到很兴奋和得意,常常讲给朋友听。与他同时代且交情甚笃的四川籍诗人李远就听他讲过此事。两年以后,李群玉得病身亡,大约就是两位神女所谓“游于汗漫”去了。

根据《全唐诗》的记录,前面李远的《黄陵庙词》一诗也有可能是李群玉所作,且在李群玉的诗集中也有这首诗。所以,此诗中的黄陵庙极可能是湖南洞庭湖边的黄陵庙,而非西陵峡口原称“黄牛庙”的黄陵庙了。

相关阅读

  • 紫荆关的历史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紫荆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由于紫荆关与易水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每每提到紫荆关,便不禁让人想到荆珂,想到悲歌,紫荆关的出现,按分析当在战国
  • 轩辕氏黄帝政权介绍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黄帝简介,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由于历史的错误记录,许多人都误以为炎帝和黄帝只是两个人。其实不然,炎帝和黄帝都是远古时代一个阶段政权的代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