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百首长诗之十《观刈麦》:廉政作风建设的绝佳教材

百首长诗之十《观刈麦》:廉政作风建设的绝佳教材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急剧由盛转衰,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得极为艰难。这对于那些怀着救世济民情怀的文人士大夫来说,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笔记录民生疾苦,反映现实。

中唐时的新乐府运动由此而起,这其中以白居易为典型代表。公元705年,白居易在陕西任周至县尉,负责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宜,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了解甚深。

这段时期,白居易极为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讽喻诗。这首《观刈麦》即为其中代表作。

百首长诗之十《观刈麦》:廉政作风建设的绝佳教材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是一首极为朴实的诗,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描写一个家庭辛苦劳作的情景,为了尽早收割小麦,全家老幼不避酷暑,奋斗在田间地头。

如果说第一部分看起来是充满希望的,那么第二部分就呈现了不一样的场景。一个贫妇“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原来她“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这两个部分既是一体的,也是对立的。也许,今天辛苦劳作的一家人明天也会和那个贫妇一样,沦落至捡麦子的境地,这个转折也让第一部分的辛劳更添悲剧色彩。

第三个部分是白居易的反省,“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没有从事农业劳作,却享受着每年三百石的俸禄,到了年末家里还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在唐朝诗人中,白居易是最擅长写叙事诗的,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写得曲折详细,娓娓道来,感人于无形之中。

除了艺术上的魅力,白居易在此诗里还体现了一名官员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点尤其难得。最后,我还觉得,这首诗非常适合作为廉政作风建设的教材。

相关阅读

  • 白居易《观刈麦》释赏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观刈麦,复有贫妇人,抱孑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史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转载】古典诗词曲赋中美女的别称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麦秀两岐,就像今天我们称美女为“美眉”、“靓妹”一样,在中国古代诗词曲赋中,作者笔下的“美女”大多另有所代。这种借代手法的运用,既避免了词语的直露和重复,也增强了语
  • 白居易《观刈麦》解读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观刈麦,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