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一、疑问
关二爷败亡的经过在历史上的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原本是没什么好写的了,但是细细思考下,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容易被错过的疑问,比如:刘封究竟该不该为关羽之死负责?孙权为什么非要杀掉关羽?刘备为何一定要兴师伐吴?
另外更重要的几点是:关羽为什么要北伐?此事与刘备、诸葛亮关系多大?最后他又是如何一步步从“威震华夏”走向麦城乃至玉泉山的?
这里有全言我的一家之言,仅供笑谈耳,欢迎指教批评。
二、事件回顾
首先是败亡的前奏。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此时正是刘备在汉中斩杀夏侯渊、进位汉中王的时候(也是刘备集团实力最巅峰的时期,占有整个益州以及三分之一个荆州),关羽被加官进爵,在职务上当上本集团的老二(虽然之前也是)。
期间关羽和刘备的使者费诗就黄忠该不该位列后将军而发生了争执,场面弄得比较难看,关羽当中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费诗则说将军你跟刘备是同穿裤子的交情,黄忠他们始终是打工仔,这种虚名何足挂齿,最终和稀泥成功,关羽接受了前将军的军衔。事见于《三国志-费诗传》。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
随后关羽便出兵攻打襄樊,动作很快,但是我们不能找到任何有关这次行动有受到刘备指示的记载。
“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刘备当汉中王也是在秋天(《三国志-先主传》云:“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然后同样是秋天,关羽便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按一个季度三个月算,这两件事竟然只在90天以内,何其迅速!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这时曹操所占领的荆州地区开始出现一大批的反政府武装,连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投降了关羽(州郡级高官投降很严重),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关羽授予了他们各种名号,要他们一起攻打北方。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因为这年春季的时候夏侯渊才被砍掉,九月的时候曹操的大本营、魏王国的首都邺城又发生了魏讽为首的数十人叛乱事件,所以这时曹操有些心虚了,打算迁都避关羽锋芒。灭袁尚后曹操的基地便已搬迁到河北邺城,所以此处所说的“徙许都”必不是迁自己,而是迁献帝。在此之前,大概觉得汉献帝已可有可无,所以曹操早没有将其留在身边,但是现在关羽势头正劲,那就必须保证汉朝皇帝不落入刘备集团手上了。
但是这时司马懿和蒋济却认为孙权不会坐视刘备发展,于是向曹操提议与孙权媾和,这便为关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呢,孙权方面的求和意愿表现得更加早。早在公元217年的时候孙权便向曹操摇出了橄榄枝,根据《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建安)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这个“结婚”当然不是曹操和孙权两人结婚,不过我没查到双方之间有其他联姻关系——孙权的弟弟孙匡倒是娶了曹操的侄女,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此处的“誓重结婚”,可能就是互相扯个淡,口头约定罢了,不可当真。
而紧接着,关羽的传记里倒是说了一段关羽和孙权之间的联姻故事: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演义里还有一段什么“虎女焉嫁犬子”之类的话,估计是编的,但是“骂辱其使”这四个字的分量还是很重的。按理说关羽不肯嫁闺女也就算了,这么表态实在有些不妥。
以前我也和一些厚黑学专家们一样揣测认为这是关羽为了向刘备表忠心,但是转念一想,应该没这么复杂。参考关羽一言不和就要跟马超黄忠一较高下来看,他辱骂孙权使者的行为应该就是其骄傲自大的表现,仅此而已(作为一个从最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虎将,关羽看不起官二代孙权也是很正常的,何况他的年纪足以做孙权他爸,以长者的身份训斥晚辈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关羽傲慢的态度一直让孙权不满,于是他迅速响应了曹操的信号,“笺(写信)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干掉关羽献上投名状)”,然后开始了一番周密的部署,一边让鹰派份子吕蒙休假换上陆逊顶班(吕蒙这时确实病了,而且还不轻,但是完全有活动能力),一边默许陆逊没完没了地给关羽拍马屁,蒙蔽关羽(马屁原文详见于《三国志-陆逊传》,那些玩意儿我就懒得引用了),好让他将荆州地区的精锐系数抽走。
此时孙权方面已经可以随时白衣渡江了,但是孙权并没有急于下决定,因为傻子都知道这步棋一旦走出,就很难回头。偏偏这时候我们骄傲的关公又因为俘虏于禁的人太多,于是“擅取湘关米”(《三国志-吕蒙传》),抢了孙权一方的库存,于是碧眼儿“冲冠一怒为粮食”,终于下达了进攻荆州的命令(“权闻之,遂行”,同出自吕蒙传)。
但是在此之前,曹操却已经卖了孙权。他依董昭之计,将两家之间的盟约射给了关羽(“使曹仁以弩射示羽”),此时吕蒙还没有拿下荆州,关羽若急行军回去,可能还有的救。但是战场上的这种情报只让关羽产生的疑惑,并没有完全相信(毕竟当时孙刘两家还是盟友,所以这很可能是曹操为解襄樊之围而使用的离间计),于是犹豫间,关羽失去了一次获救的机会。
然后荆州便被端掉了。
导致荆州迅速失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关羽抽走了太多精锐去北方,所以防守难免会松懈。二是荆州两个重要守将,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和公安的将军(傅)士仁(这哥们不知道是姓傅还是姓士)早就和关羽不和,襄樊之战前还因为军队补给问题和关羽闹翻了,关羽扬言“还当治之”,两人于是就被孙权给诱降了。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①关羽的人际关系确实处理得不好,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看到他对诸葛亮、马超、黄忠等人闹情绪,现在又和麋芳、(傅)士仁撕逼,大概整个集团里他就服刘备,只看得起张飞。
②关羽的地位确实很高,南郡是刘备在荆州最重要的据点,将军是很高级别的军衔,这两个人都可以被关羽随意处置,可见关羽是刘备集团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ps:有人认为215年孙刘瓜分荆州导致关羽战略纵深缩小也是其被杀的原因,这个嘛,似乎没什么道理,因为按当年的协议,刘备丢掉的是湘水以东的领土,这些地方都在南郡以南,如果孙权夺取了南郡的话关羽也不大可能从长江越过吕蒙的地盘去南方。
回到主题。
关羽不肯撤军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想直接拿下了襄樊,因为即使南郡被丢掉了,关羽若得到襄樊,也可以据守此城,另图打算。而即便曹仁射过来的信是真的,关羽也不得不考虑此时撤军是否赶得上救援荆州?如果赶不上,那不白撤了?
我们现在无法判断关羽这个决定的对错,因为他确实或许能赶得上,也或许赶不上。但是就在吕蒙偷袭荆州成功的同时,曹操向荆州派出的第二支援军徐晃通过声东击西的办法,很意外地打败了关羽,解了襄樊的围。事已至此,关羽虽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三国志-赵俨传》),但形势已经逆转,那就不得不撤退了。
此时曹操集团若是里应外合地追击关羽,恐怕他老人家就要提前拜拜了。事实上曹仁也有这个打算,但是他的搭档赵俨却认为“宜存之(关羽)以为权害”,让刘备孙权两家去撕逼即可,所以关羽得以延缓其败亡的命运。以当时的形势,关羽后勤已断,不可能再战胜曹仁。不过若是他被曹仁生擒,说不定还真可能活一命,而孙权那边几乎是眼睛都没眨地就将他给砍了,相当之野蛮,这可能是因为孙权一方常年被关羽欺负而积累的怨恨,也可能是江东民风彪悍的缘故,所以……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当然,后面还有详解)。
之后关羽便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征程。
实际上在回家途中关羽还是对吕蒙抱有幻想的,毕竟大家还是盟友,没有公开宣战的话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
有人觉得这事儿不大可能,但是孙刘两家之前也不是没有撕过逼,要是想和解的话,这次吕蒙完全可以说:“我发现关公您地盘上有人偷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是您老人家又不在家,所以就代您抓贼去了。”或者把麋芳、(傅)士仁给卖了然后说:“他俩说要投降我,我替君侯您扫清门户!”
而关羽要是想抢回荆州,可以保证自己安全了再说:“那好,你把荆州还我。”要是不想和孙权开战,也正好借坡下驴,然后说:“哪里的话,荆州本是你孙家的,这次就一并还给你吧!”
所以关羽在回荆州的途中“数使人与蒙相闻”,这说明他一开始还是希望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好汉不吃眼前亏,先忽悠,休整好了再找吕蒙开打也不迟。甚至,关羽可以像《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里罗贯中所描写的那样趁吕蒙出城欢迎自己的时候把他给砍了……呃,好像把关二爷想得太邪恶了一点。
不过吕蒙是铁定了心不打算还荆州的,反而借关羽使者来访这个机会带他们去参观自己所占的荆州,结果使者看到的是“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所有士兵家眷都很安好,于是一回去就告诉大家吕蒙是个好人,这次事件大概是双方出了什么误会,可以和平解决,结果关羽的军队立刻便军心溃散,毫无斗志。关羽自知大势已去,所以便做了改道回益州的决定。
从荆州回益州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走汉中的上庸房陵,此地当时归刘封、孟达管理,二人也因为襄樊之战而与关羽不和,不过这倒不是关羽现在要考虑的。有人说正是因为他俩的原因所以关羽才没有走此路逃回刘备处,问题是要走此路关羽就必须从曹魏的地盘上经过,这当然不现实。所以关羽讨厌刘封、孟达是真,因此而不走上庸、房陵道却应是假。
至于刘备为什么因此忿恨刘封,我也不清楚。而且这里面的逻辑很乱,按一般人的想法(主要是受演义影响),是关羽被偷袭了找刘封孟达帮忙,刘封孟达不肯帮助,结果关羽死了。刘备怪罪,刘封不肯降魏,被孟达驱逐,这样一来就能合理解释为什么刘备要杀刘封。
问题是根据刘封传记的记载,历史是“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也就是说他们只是不帮关羽打襄樊而已,至于后来关羽败亡,那是他自个儿要往南走的缘故。
我们现在要理清楚一下这里的逻辑:
①关羽在得知荆州被偷袭后的第一想法肯定不是立刻走上庸房陵溜回益州,他还是想通过外交或战争手段夺回荆州的,所以这才往南走。既然你自己要往南走,刘封孟达表示怪我咯?
②关羽走到南方之后发现荆州被夺了,这时他的第一想法肯定也不是穿越曹魏的领地去上庸房陵,而是往西走三峡回益州,那这也跟刘封孟达没关系。
③关羽虽然与刘封孟达不和,刘封孟达也确实没有援助他打襄樊,但是如果关羽真的走上庸房陵,这二人有理由拒绝出击,难道还有理由拒绝关羽回家?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所以所谓关羽之死要怪在刘封孟达身上,实在有点冤枉。而且事后也不是刘封被孟达赶走,而是孟达被刘封赶走(《三国志?刘封传》:“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然后孟达再借助曹魏的兵力,与上庸房陵的地主申仪一起驱逐的刘封。
此时刘封也不觉得自己有犯什么错,所以很从容地跑回了干爸爸身边,最后才被杀掉——被杀的第一理由也不是关羽的缘故,因为刘备先是骂他欺负、逼反孟达,然后才说关羽的事。接着诸葛亮大概又插了几句嘴,于是刘备便挥泪斩了刘封(“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先主为之流涕”)。
由此可见,关羽之死跟刘封真没啥关系。
导致关羽彻底失败的最直接原因是陆逊将三峡给夺了,《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吕蒙白衣渡江后“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这时关羽走西边会遇上陆逊,走北边会遇上徐晃——徐晃在孟达被刘封驱逐后还参加了对刘封的战争,可见已经是一支机动部队,可以随时猎杀关羽。
进退不得的情况下关羽便滞留在了今湖北西部。当时他采取的策略是“还当阳,西保麦城”,这时孙权派出了使臣招降他,但骄傲的关羽岂会受此侮辱(咳咳,其实你老人家又不是没投降过)?于是他“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就是搞了几个假人在城头装模作样,然后自己却悄悄逃了出去。
然而正是这个决定,让关羽彻底走上了不归路。
以关羽退守麦城的情况看,他应该是知道秭归已被孙权占领了的(不然早就杀过去了)。那么此时他最好的办法就是仍然呆在麦城,坐等刘备的支援。根据记载,关羽的部队虽然在边走边散,但是如前文所说,“兵皆解散,尚十馀骑”是在“因遁走”之后,也就是说退居麦城内的关羽应该是还有一部分军队的——想也能想到,要是一个兵都没有孙权不早就生吞活剥他了?
所以这时候关羽大不了就蜗在麦城里任性即可,小城也有小城的好处,防守比较容易。此时孙权偷袭荆州的事情一定传到刘备耳朵里了,关羽只要耗上个月把,虽然未必能夺回荆州,但是刘备一表态,孙权就未必会杀关羽,礼送出境或者判个无期徒刑之类的(类似于禁在关羽、孙权处的待遇)大家都好说话。
可偏偏关羽太自负了,大概他还以为自己能够凭借个人武艺杀出重围,不然你无法解释他这时候干嘛出逃?当年中国又没有直升机什么,关羽除了硬闯秭归或者硬闯曹魏的领地,还有别的办法求得生路吗?
而且他这么一任性,孙权那边也不好办了。原本我就很奇怪孙权干嘛非要杀关羽,裴松之引的《蜀记》也对此表示疑惑,所以找到了一个民间传说来解释,说是孙权原本是想留关羽一条生路的,但是下人却说这是养虎遗患,于是孙权只好杀了关羽。这种说法颇为受老百姓喜欢,所以罗贯中也将其写进了演义。
问题是,关羽虽然牛,但是现在不杀他,孙权或许还可以跟刘备好说好散;直接痛下杀手,则双方就绝无回旋余地了。且不说刘备和关羽“恩若兄弟”,就是两人关系一般,你孙权作为刘备的盟友翻脸比翻书还快,偷袭完了荆州还将刘备的人给咔嚓了,你让刘备的面子哪里搁?
以刘备的性格,其实并不是一个非要讲原则的人,何况占领荆州这档子事确实他也理亏,倘若孙权不杀关羽,双方也绝不会演变到夷陵之战的地步。所以裴松之就说什么孙权担心养虎遗患的说法完全靠不住,而是直接指出孙权当时距离关羽遇害地点距离两三百里,孙权如何可能隔这么远还和下人讨论该不该杀关羽?
对此罗贯中也没法解释,于是他设计了这么一段剧情,借张昭之口说道:“今主公损了关公父子,江东祸不远矣。此人与刘备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刘备已有两川之兵,更兼诸葛亮之谋,张、黄、马、赵之勇。备若知云长父子遇害,必起倾国之兵,奋力报仇,恐东吴难与敌也。”这时孙权才后悔了起来,说“孤失计较也!似此如之奈何?”然后张昭就献计说你把关羽脑袋送曹操吧,这样刘备就知道是曹操的阴谋了。
历史上孙权确实有将关羽的脑袋送到曹操处(《三国志-武帝纪》:“权击斩羽,传其首。”吴历曰:“权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不过要说能骗过刘备,那就是扯淡了。荆州是你偷袭的,关羽人是你杀的,然后你说“是曹操叫我干的”,谁信啊?
关羽被杀的过程,《三国志》里孙权方面的传记都说关羽是先被擒,然后被杀。《潘璋传》的记载是“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朱然传》的记载是“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吕蒙传》的记载是“权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即父子俱获”,《吴主传》的记载是“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但是《关羽传》里却直言“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究竟哪个是真呢?
我觉得先擒后杀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吴国方面毕竟是亲历者,而蜀汉方面都是传闻的消息。而且这两种记载也不冲突。即马忠擒获了关羽,然后在临沮将其处死,合情合理。
可既然是被生擒了,而我们又分析了孙权完全不必要急着杀关羽,为何最终还是杀掉了呢?
比较可能的原因是这不是他的决定,而是朱然、潘璋乃至马忠这三个缺心眼干的。
现在人有个很不好的思维习惯,就是将所有历史人物都想象成完全理性的,然后开上帝视角,说谁谁谁在某时候应该怎么做,那么他就必须怎么做,如果没有,就强行解释为“他这么做一定是有深意的”,不然,“难道你比历史人物还牛”?你这么牛,you can you up啊!
可实际上呢?
且不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就算勉强有,那也是极少数。而翻开史书我们便会发现,大部分历史人物其实并不是有多么完美,相反,却是缺点百出,只是有时候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罢了。
你比如关羽,性格是骄傲了点,但是他要是不骄傲,还是关羽吗?
一个谦虚本分的人一般不会杀人,杀了人一般也不会当逃犯(自首啊),当了逃犯一般也不会跟异地的一个纨绔子弟(刘备还是个没什么钱的纨绔子弟)混,混了也未必会追随那么久(刘备集团一直都有人离开,比如徐庶就是一个曾经偏执后来本分的人,再后来,他就离开刘备了,即使后来他在魏国混得也很一般,但也没有过什么雄心做什么大事,相反姜维是一开始就在魏国,结果为了“大志向”而投靠了蜀汉:一个为了母亲而回家,一个甩下母亲而离家,这就是所谓的吴起母丧不归——“干大事”的人,确实向来比较绝情,不知道关羽在涿郡的时候,他的父母怎样?他的兄弟怎样?如果有兄弟的话,会不会和《水浒传》里李逵的哥哥那样,替他坐牢?替他受刑?甚至替他而死?……貌似扯远了)。
但是,一个谦虚本分的人也不可能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胆子不大敢吗),也不可能断然拒绝大集团老总(曹操)的邀请而叛逃追寻故主(刘备)——关羽要想追求利益的话,以他斩杀颜良的功劳来看,绝对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当时刘备已经是破产好几次的人了,跟他有什么价值?
我们看张辽徐晃张郃这些人,他们在追随曹操之后都混到了极高的地位,关羽的能力比他们强,资历比他们老,功劳比他们大(这些人在200年前对曹操的功劳都不及关羽),受曹操的尊重也不及关羽,可见只要关羽肯留下,何愁名利禄?
但是关羽最终还是选择了走人,他要是一个徐庶那样的性格,会这么选择吗?
关羽是如此,其他三国人物、历史人物也不例外。
再说了,地位不同,人考虑的事情也不同。
你比如东吴这边吧,孙权作为一方诸侯、总帅,理应想到杀死关羽后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而且通过史书我们会发现孙权确实是一个有大局观念的人,就是能力比较脱离罢了。
但是从他往下一级,朱然、潘璋二人在偷袭荆州过程中所考虑的就仅仅是如何防止关羽逃脱。再往下一级,像马忠这种级别的人大约就只会考虑抢人头建功立业之类的事情,所以我说关羽被杀是下级自作主张的结果合情合理。
就性格而言,朱然、潘璋这两人本就是俩大老粗。史载吕蒙评价朱然“胆守有余”(按中国人说话习惯,这话其实还隐藏了另一层意思,就是朱然别的地方缺了点,说难听点就是一介武夫,不用脑子),你指望他们二人临场发挥出什么高级政治觉悟可能性不是很高。
而相对来说,朱然这人比潘璋还是稍微好点,为人比较质朴,“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三国志-朱然传》),而潘璋则直接是“为人粗猛”,这厮出名前便“性博荡嗜酒,居贫,好赊酤,债家至门,辄言后豪富相还”,就是经常吃喝嫖赌欠钱不还,一被追债就说“等我阔了再说”,之后也是靠不断砍人头而崛起的,你说他这么一个人遇见关羽又诈降欺骗他的感情,会是什么想法?再等他一听说他被手下捉了,会是什么想法?
或者直接就下令砍头,或者去提审一下关羽,结果双方都是暴脾气,于是潘璋一言不合关羽就被就地正法了,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潘璋的手下,那个马忠大概也是个粗人。根据潘璋传记的记载,他的部下“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导致孙权手下多次检举他,孙权则“惜其功而辄原不问”。这样的一群人去追骄傲的关羽,结局会是怎样呢?大家应该都懂的。
等关羽已死的消息传到两三百里外的孙权那里时孙权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大概一边嘴上嘉奖,一边心里痛骂这两个家伙坑死人不偿命。但是事已至此,除了彻底投靠曹魏,他也再无与刘备谈判的筹码了。
帖子讲到这儿,原本可以画个句号了的,但是文首我提出的几个问题却并没有完全被解答,比如说——
关羽为什么要出征北伐?
三、关羽为什么要出征北伐?
是的,关羽为什么要出征北伐?
这是探讨关羽之死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如果关羽不北伐,那他就不会因为与曹魏的二虎相斗而遭孙吴偷袭,自然也不会因此死在逃亡的路上。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意义了,那么关羽为什么要北伐呢?
普遍观点认为关羽是为了贯彻实施诸葛亮对刘备的制定的两路出击夹攻两都(长安、洛阳)的计划,但这里就有个疑问了:其一,刘备在当年只进攻了汉中,其二,之后关羽在襄樊搅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也没有对长安发动袭击。按诸葛亮的计划,蜀汉方面必须两路夹击才能完成最后大业,而关羽既不是在刘备攻打长安的时候北伐中原,而刘备也没有因为关羽的北伐而攻打长安,这显然跟隆中对是相违背的。
我们采用反证法推理一下。
首先假设关羽确实是想实现隆中对的计策,但刘备却没这个打算,可关羽却因为通讯不便而做出了误判,于是擅自行动出兵北伐,这,是否可能?
仔细推敲过后我们可以说此观点是不现实的,因为刘备册封关羽前将军的时候是派了大量人马过来,如果他真的要关羽出兵北伐,一定会借费诗或者别人之口告诉关羽——这么大一个决策,不可能闷着不说。
那么我们再假设刘备确实有此计划,而且是想要关羽先打洛阳,然后他再出兵打长安,这是否有可能呢?
也很难成立。
且不说刘备军刚拿下汉中,士卒疲惫,不存在进一步北上的能力,而且史书记载了刘备在汉中之战后便亲自返回了成都,留魏延镇守此地(《三国志-先主传》:“于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可见他至少是没有立刻北上的意向。所以就算此时关羽北伐,刘备也不大可能立即呼应。而既然刘备不立即呼应,那就谈不上是什么“两路出兵”了。
以之前最后当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之时刘备的答复是“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三国志-吴主传》),以及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情况看,蜀汉集团是深知此时进攻长安没太多胜算的,原因有三:
一是当时的北方还很稳定,不符合诸葛亮所说的“天下有变”——刘邦韩信能成功,是因为黄河流域被项羽搅和成了一锅粥,另外章邯等人又因为坑死了关中人民数十万而汉王有约法三章在先,所以秦朝遗民们都巴不得刘邦去救他们于水火。这种情况在219年的中国并没有出现。
二则诸葛亮也不是完人,隆中对的时候他去都没去过益州,估计没预料到秦岭那么难翻,之后汉中之战刘备和诸葛亮都发现北伐远比想象的难,光是走路就累个半死,自然也就发现了当年隆中实在有些太理想化。
三则是因为长安乃两汉重镇,等闲也确实拿不下来。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军于建安二十四年兵败汉中,夏五月“还长安”,可见长安此时是有重兵把守的。关中地区不比汉中,平原广布,正适合曹魏骑兵行动,此时的刘备就算要北上,顶多打凉州,步步蚕食曹魏的边境,扫清长安西面屏障,然后徐徐推进,而不是直接打长安。
关羽是久经沙场几十年的老将,刘备不会打长安这件事应该不会不明白。
如果承认关羽的北伐是遵循隆中对的计策,那么有一个问题是怎么也绕不开的,那就是他出兵的时间,不前不后。
早一点吧,你可以说关羽是为了响应刘备对汉中的征伐;晚一点吧,你可以说他是在等待刘备休整好了然后一起出动。可是他恰好卡在那节骨眼上,明摆着刘备没休整好,他偏偏出兵了,这该作何解释?
我们当然可以有无数种解释,但是上帝喜欢最简单的答案。与其想破脑袋地证明一个怎么都说不通的命题,不如直接这么写上答案:对不起老师,这个命题错了。
这就好比上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科学家们都发现牛顿经典力学在许多新领域行不通,于是大家想破了脑袋都想修正牛顿体系的漏洞,结果爱因斯坦说:不是牛顿的有漏洞,是因为在更广大的领域里,他的理论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也只能说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关羽的北伐,绝不是为了隆中对里的那什么“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而是别有所图。
图什么呢?
让我们转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
谁给关羽下达的北伐指令?
四、谁给关羽下达的进军令?
是的,这个问题,难道大家都忽略了吗?
关羽是刘备方面镇守荆州的地方大员,北伐这样一次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岂能是随随便便寥寥草草就能进行的吗?那么问题就来了:是谁,给关羽下达了进军北伐的命令?
近些年来莫名其妙的历史学脑残层出不穷,其中之一部分便提出了雷死人不偿命的“诸葛亮杀害关羽”观点,说关羽之死是诸葛亮为了扫清自己通往蜀汉政权巅峰而采取的措施,刻意让关羽北伐,然后让他死在外面。
对此我看着也是醉了,且不说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前的职务大概就是一个首长秘书,在军队中也没有什么实力,官衔上也比关羽差了十万八千里,杀了关羽,他就能上位?更重要的是,为了坑死关羽而丢掉荆州,这该脑残到什么地步才会做出如此决定?
所以诸葛亮谋害关羽一说真没什么好说的,一派胡言。
诸葛亮要是一口气把关羽张飞法正都杀了,我就信是他给关羽下的军令,不然我们只能说除了刘备,没有人能给关羽下达指令。问题是,关羽北伐是刘备下达的指令吗?
前面我们也已分析,以当时的形势,刘备不大可能下达这样一个冒进的指令,因为他本来就只有两个州的地盘,益州出去打汉中还靠谱点,江陵上去北伐就有点爆冷了——曹魏的政治中心虽然在河北邺城,但南方的许昌仍然是其重要的据点,所以在于禁军队被消灭前关羽是不可能吓得曹操讨论迁都的。
而且在于禁被打败之前关羽对襄樊的攻略也没有尽全力,因为吕蒙在称病后关羽才“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再联系到他抓了于禁的俘虏却粮食不够而要去抢孙权的粮食,可见在此之前关羽是绝没有预料到自己能取得初次辉煌胜利的。换而言之,就是他一开始就没有做好打大仗准备的。
本来襄樊之战就充满了各种偶然性,至少我们知道关羽不是诸葛亮,不懂什么借东风之类的把戏,古代也没有天气预报,谁能知道汉水会突发暴雨发洪灾呢?汉水不涨,何来水淹七军?不水淹七军,关羽有把握降于禁斩庞德?
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关羽的北伐,原本就是一次有限度的小规模(相对于隆中对的大战略而言)的行动而已。
五、真相
真相可能就是这样的:刘备出兵汉中的同时或者之后捎了口信给关羽,说大哥我就要出兵了,你也别闲着,在荆州吓唬一下曹操,意思意思一下。至于这个“意思一下”是意思到什么程度,我想曹操的行动告诉了我们。
当刘备大举出兵汉中时,曹操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赶来与之对抗,为什么?
忙着处理自己在朝廷的政治斗争肯定是一方面的(曹操这几年很忙),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正是关羽的存在,掣肘了曹操的行动。
在当时孙刘两家之中,只有关羽所镇守的荆州是唯一具备直接威胁黄河流域的重镇:刘备益州打黄河流域首先要爬山,其次爬了山后打的也是关中地区,并非北方的经济中心(关中早就不是了);而孙权的扬州要想北伐,吕蒙也说了,陆战不给力,拿下很困难,就算拿下了,那也不一定能守住。
唯有荆州地区,往北就直接插入曹操的心脏地带,关羽本人又有出色的陆战经验,曾经还在曹操手下公干过,这些优势都让曹操不得不防,不做好周全准备曹操是不可能向西方进发的。
所以关羽在建安二十三年末和二十四年初的任务就是牵制曹魏,为刘备在汉中的行动获得战机。接着刘备拿下了汉中,关羽于是趁机北伐想要敲一竹杠,让曹操往返于东西之间疲于奔命——这种计策正如当年田丰建议袁绍时所说的“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北方不是天下没变吗?那就没完没了地恶心曹操,玩多了,我就不信他们能每次都镇压得住叛乱,起码曹操六七十岁的人了,多跑跑,死得也快些嘛(大家都比曹操年轻)!
然而突发的大水打乱了关羽的所有计划,原本就很优秀的他准了战机,一把水淹了七军,威震了华夏,此时他的骚扰任务早就已经完成了,是继续留下扩大战果,还是见好就收,率兵回师呢?
以前我认为关羽想做军阀,想为他的子孙留下一片更广阔的天空,所以为了利益,而继续留在了北方前线。现在看来,也是受厚黑分析历史影响太深了。在又读了很多历史传记之后,我现在所下的结论就是:关羽这么做,就是因为他想这么做而已。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为他与众不同。而且英雄中的大部分,都不谦虚。
关羽和很多人一样,就是骄傲自满,而且放在他那个时代,他也完全有骄傲的资本:
①个人武艺方面,关羽属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传说级武将,杀的还是河北赫赫有名的颜良,这战绩,足够他吹一辈子了。
②军事统帅方面,关羽常年担任刘备集团二把手,刘备不分兵则已,一分兵则只给关羽以重任,说白了关羽就是长时期做领导做习惯了,自负心当然也日渐加重。
③道德情怀方面,关羽在当时便已是全国的道德楷模,对故主不离不弃——我们平时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也会有那么一丝“自豪感”,关羽做了一件这么伟大的事情,内心能不自豪?这自豪自豪着惯了,变得极度自负不是很正常的?
④作为一个武将,关羽能读《左传》,这是非常难得的。虽说算不上文武全才,但是我们翻开《三国志》,里面有几个将军会读书?大字不识几个的倒是有提到一个王平,其他我没特别留意,但应该还有。古代文化普及率本来就低,一个城楼前贴个告示就那么一两个人能看懂,其余都要听他念是什么内容。打仗的人原本就没空读书,要有空读书也早就投身行政圈子去了,干嘛要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关羽文化水平未必很高,但是作为一个武将,能知晓春秋大义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放今天完全可以到某大学挂个教授名额,你说他能不自负?
襄樊之战将关羽的声望一下子推到了另一个巅峰,如此成功面前,他失去了冷静的判断,或许,他觉得光靠自己就能拿下河南呢?你无法想象一个失去理性的成功人士会想什么,他们的思维本就不同于一般人,发疯的时候就更为尤甚了。
此外,当时的刘备诸葛亮等都远在益州地区,他们一个是遥控不了襄樊的局势,再一个,听说关羽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是否也想着干脆默许他去算了,或许,隆中的对策真能这么稀里糊涂的成功呢?
每一个英雄都是一个赌徒,历史本就充满了各种偶然,有时候(尤其是战时)还真不是看你下的决定有多么英明,而是看你下决定的速度是否快速。比如,曹仁要是真弃城而走了会怎样?或者汉江的水再高个那么几公分会怎样?或者,曹操早死几个月会怎样?那时候别说孙权敢不敢偷袭荆州了,就是偷袭了,关羽也不至于被驱逐到荒郊野岭去做野狗,不是吗?
六、尾声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长生者,活得长之意也。关羽若没有杀人做逃犯,能否在乱世活得长呢?当然,他去世时候年纪也不小了,但是被斩首显然不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完美长生。倘若关羽不杀人,他会有一段怎样的人生呢?
或许徐晃的经历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徐晃是关羽的同乡,年纪稍微大一点(《蜀记》说关羽要称呼徐晃为“大兄”)。他早年在郡里作小吏,因随杨奉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拜为骑都尉。因为有见识,所以他劝说杨奉护送汉献帝从李傕郭汜手下逃回洛阳,所以被封为了都亭侯(徐晃也是曹操集团中比较少见的罕见的带爵入股武将)。后来在曹操底下做事,几经沉浮,最终以高寿而病故(死于227年,比关羽还大,比关羽死得晚八年,那年纪应该是不小的)。
徐晃的经历,可能就是关羽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轨迹。以关羽的个人素质,最终应该还是去从军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他又识字,那么做一个郡吏大概也绰绰有余。之后东征西讨,应该也能建立一番功勋。所遇若非刘备之类的枭雄,大约也不会从一而终(关羽也不是没投降过曹操,可见他是真心服刘备,而非逮个主子就忠诚不二的)。估计,关羽最后还是可能混进曹操集团(毕竟是黄河第一),然后表现得比徐晃要好,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完全有可能。
不过历史还是开了个玩笑,关羽是长生没做成,变成了云长——大约关羽以前也不叫关羽,因为羽和云长比较对应,跟长生不大对应(或许关羽以前叫关寿?)。改名字,应该是因为杀了人。长生,一听就是一个四平八稳的名字,云长,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的称号。关羽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不寻常的人,超越了同时代甚至是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人,成为了真神大帝,虽然最后是以自己的脑袋为代价的。
蜀汉方面给关羽的谥号也挺有意思的,“壮缪侯”,壮大家都懂的,缪这个字却耐人寻味。谥号里“缪”这个字一般和“穆”和“谬”二子联系起来,前一个字比较褒义,后一个字明显是贬义。大约,蜀汉集团对于这位曾经的二把手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所以才给了这么一个名号给他吧!
好吧,最后这一段就是随手写的,见笑了!
更多楼主在三国方面的原创,欢迎网上搜索“剑桥三国史”,以“全言”署名发表的就是了(头条号一时半会儿补不全,但以后也会慢慢放出)。
一家之言,充满了太多的主观臆测,希望各位能理性看待——本文,仅代表楼主个人观点。
此帖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