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凉州词
王之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本篇写诗人初入凉州境时的感受,在维奇的边塞风光和苍凉的古老笛曲的交织中,透露出边防将土久戍思归的请怀。王之换的诗,当时就“传乎乐章,布在人口”。旗亭画壁的故事中,那位最票亮的歌妓唱的就是这首《凉州词》。也许正是在传唱流布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异文。如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一作“黄河直上白云间”。有些学者说“黄沙直上”好,理由不外乎两条:一是黄河离凉州很远,扯不到一块儿去;一是只有”黄沙直上”,才是边塞荒凉景象。为此,还有人到凉州地区作过实地考察,目睹了黄沙直上云天的实景,因而认定当作“黄沙直上”。这精神是很可嘉许的,可惜他们似乎忘了这是诗,而不是地理课本。还是林庚先生说得好,‘黄沙直上白云间’!确是不太理想,因为“黄沙”如果到了“直上白云间”的程度,白云势必就早变成了黄云”,因此“黄沙“白云’在形象上是不统一的不完整的。至于“黄河直上白云间”,当然也不好,简单的说就是有点大像瀑布,而不太像河流”((王之换的《凉州词》)。唐代《凉州词》)所涉及的地域,远不止当时凉州治所——今甘肃武威一带,如张籍《凉州词》从黄河东岸的凤林关一跃而至安西,无名氏《凉州歌》更横跨雁门与青海,薛逢《凉州词》分明写了“黄河九曲”,那么王之涣写出“黄河远上白云间”,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凉州本是一个广阔的地区,汉时州治在黄河以东的陇县(今甘肃秦安东北),三国以后才移治武威。何况,诗人作诗,或描写实景,或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又岂能按图索骥!
幸而读者是通达的,凭一种审美的直感,大家都以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好。你看:在苍莽无垠的原野上,遥望来自青藏高原的黄河,目力所及,正是水天相接之处,于是黄河渐渐融入了天边的白云。这是一幅多么壮阔而明净的画面,它给人美的享受,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它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同为赞颂黄河的千古绝唱。李诗富有奔腾感,大气磅礴;王诗近乎静态,意境深远。我们的同胞,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黄河,但几乎每个炎黄子孙都热爱黄河,熟悉黄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王之涣和李白的名句,早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