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记得很小的时候见到过一幅漫画:一个人叼着烟挖井,或深或浅地连挖五口都因没水而放弃,其实水源就在他脚下静静地流淌,特别是最后一口就差那么一点就挖到水源,可惜的是他屡屡半途而废,最终前功尽弃,以失败离场。
而归有光用他的一生经历告诫我们,不要轻言放弃,只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懈努力的坚持,不管早晚,你的追求定会获得成功。
归有光(1507一1571),字熙甫、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先生,世称“震川先生”。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散文家,后世称其“明文第一”,“嘉靖三大家”之一,被誉为“今之欧阳修”。60岁中进士,历任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五次乡试,八次会试,回回落榜,困蹇科举。
归有光出身没落家族,父为穷县学生,8岁丧母,家境贫寒,使归有光从小便饱尝人世忧难,立志发奋勤学,9岁能文,10岁写《乞醯论》“已慨然有志古人”,14岁应童子试,20岁补苏州学生员,“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
然而,命运从归有光20岁时开始捉弄于他。这一年,踌躇满志、信念满怀的归有光第一次到南京参加乡试,本来非常有把握中举,而且众人也都对他抱有几乎是绝对的期望。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归有光出乎所有人意料落榜了。更令人大煞风景的是,尽管归有光毫不气馁,始终不懈,但是一连五次上南京赴乡试,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啊,何况归有光这惨淡的十几年光景是他的大好青春啊。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初赴乡试的毛头小伙了,而是一个拖家带口的中壮年人了。
1540年,归有光第六次参加南京乡试。这次他终于遇到了贵人,主考官张治对归有光欣赏有加,称他为贾谊、董仲舒再世,并将他提拔为第二名举人。这次中举并能得到主考官赏识,对困顿十几年的归有光来无疑是极大鼓舞,苦尽甘来的喜悦使他仿佛看到了今后一片光辉灿烂的大好仕途,他的信心犹如一下子打满了鸡血,充满希望和激情地回到家乡,继续刻苦研读,准备在三年后的礼部会试中大展身手,一举高中,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古代考中举人只是取得了进入仕途的通行证,要想被授职任官必须得通过“公务员考试”也就是礼部会试,考中进士。
备考期间,归有光通观三代两汉文章,遍览诸子百家学说,从九经二十一史到农圃医卜杂学无不精通,他的文章更被世人誉为“昆山三绝”之一,归有光“文学大家”之名已传遍千里。转眼礼部会试之期已至,所有知道归有光的几乎没人怀疑他会高中进士,因为没有不拜服他的;归有光自己也有绝对的信心,自认为胜券在握。不是因为外界虚名,也不是骄傲自负,而是归有光的确拥有折桂蟾宫的真才实学。然而上天再一次戏弄了他,哦,不是一次,这回比考举人失败多了三次,是八次不中。
首战会试,与首考乡试戏剧般地雷同。在所有认识他的人的目瞪口呆、错愕不已之下,归有光极不相信、极度震惊之余,不得不黯然失色地接受了名落孙山的现实。灰溜溜空手白衣地回到家乡的归有光,自觉惭愧羞辱,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和粉丝拥趸,终日闭门不出。日益捉襟见肘的贫困,也让他痛愧交加。但是很快,归有光便走出了阴影。许多学子仰慕归有光的才华,前来拜学,不但对他的落榜没有丝毫的轻视,而且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使归有光大受感动也倍受鼓舞,重新燃起了进取希望。他索性移居嘉定安亭,广收学生,一边研读应试,一边开堂讲学。很快吸引了八方学子慕名而来,一时间弟子盈门,每天听讲的学子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归有光的学识和大名遍传海内,名扬天下。连恃才狂傲的徐文长和状元郎礼部待郎诸大授,都对归有光的文章“回翔雒读,不能舍去”、“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
但是,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归有光。虽然他的才华声誉日上,但是仕途和家庭却像不知停息的钟摆一样,一次又一次地给归有光以沉重打击。估计当时任何人也预料不到,归有光会试能达到一连八次次次落榜,整整二十四年过去了,归有光也从壮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迟暮老人。家庭的变故,更使归有光几欲崩溃。四十三岁伤子,四十四岁丧妻,使一直醉心于读书讲学应试的归有光,不但心理上失去了依靠,而且生活上也失去了依赖,日子愈加艰难困苦。然而,持续不断的打击,不但没有打垮归有光,反而锻炼了归有光的坚强不屈,塑造了归有光的无畏无惧,成就了归有光的韧毅沉静,什么命运、什么权势在他眼里已经视之若无。
身困志坚,隐忍命运,不畏强势,积极作为
归有光毫不屈服于命运,一边愈挫愈勇地勤加苦学应对会试,一边积极投身爱国爱民活动,同时坚定不移地同社会恶习、不良文风作坚决的抗争。
1554年,倭寇由海边侵犯内地,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归有光拍案而起,号召乡人学子入城抗倭,协助地方筹备防御。归有光审时度势,深入探查倭情,认真谋划抗倭,接连写下《备倭事略》、《论御倭书》、《上总制书》等,条陈利弊,论战拟术,献计献策,为抗倭杀贼、保境安民作出了积极贡献。事毕他还写有《昆山县倭寇始末书》、《海上纪事十四首》等,为完善《县志》,补充史料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太湖及干流水利灾害,归有光在安亭时就主动遍查各处,实地考察,提出了疏浚拓宽吴淞江,限制排放太湖水的治水方略,并编著《水利论前》《水利论后》和《三吴水利录》。在此期间,归有光也一刻也没有放松学问研究创作,一直积极著述,写有各类散文几百篇,诗歌上百首,还有《易经渊旨》、《诸子汇函》、《文章指南》等学术著作问世。
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归有光这么优秀出色为什么一连五次考不中举人、一连八次考不中进士呢?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归有光之所以屡考不中,根本原因是明朝当时政治腐败,党朋争大,科考舞弊之风尤甚,宗师、官僚为壮己派纷纷提携门徒近生,投帖拜门成了进仕重要途径,埋没了大量真才实学但没有门路的人才,归有光只是受害者之一。有人也许还会问:归有光名气那么大,门路还不好找吗?这个问题直切要害!以归有光的名气声誉和才华,好赖找找人恐怕也绝不用考第二次。但是如果那样做了,就不是归有光了。
归有光久困考场,自然明白其中利害,但是归有光立志以才立身,绝不走旁门左道。还记得提拔归有光中举的主考官张治吧?张治后来做了内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好几次想以旧谊之名招致门下,均被归有光以“守正”回绝。明穆宗未登基时宠幸的宦官慕归有光大名,想让侄子拜他为师,并多次示意让归有光拜谒他,归有光一直不从。穆宗登基后,这位宦官权位更重了,归有光仍然拒不与之来往,始终坚持不改初心。这就是归有光,正直无私、守正如一的归有光。
嘉靖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七人继承摹古之风,人称“后七子”,把“文必秦汉”推向荒唐高度,使整个文坛乌烟瘴气、暮气沉沉,受之蛊惑,文人争相效之,摹古复古之风愈演愈烈,大有淹没整个文坛之势。归有光的文章新流犹如撕开乌云的一缕阳光、驱散阴霾的一缕清风,直逼霉腐文坛。归有光为挽救文坛勇敢地站出来予以批评,矛头直接指向文坛领袖王世贞。王世贞是归有光的同乡,年虽稍轻,但王世贞官居刑部尚书,权势岂是“老举子穷儒生”的归有光可比。但归有光毫无惧色,在《项思尧文集序》中直言批评王世贞为“妄庸巨子”,王世贞大为恼火,辩解说:“妄诚有之,庸则未敢闻命。”而归有光丝毫不给面子,反讥道:“唯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不过王世贞始嘴上不说,心里终是佩服归有光的,在给《归有光像》写的《归太仆赞》序中说:“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代名家矣。”“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他将归有光比做韩愈和欧阳修,表达了他对归有光文章的折服和自己曾经倡导摹古文风的悔意。
晚年致仕,廉洁刚正,治学安民,勤勉终生
锲而不舍的归有光,1565年第九次赴考会试,终于如愿以偿中三甲进士,其年已六十花甲。如果归有光放弃了第九次,那么或许他就再也没了中进士的机会,但是归有光坚持下来并成功了。朝廷授职长兴知县,长兴县地处僻远山区,久无知县,强吏豪门勾结把政,欺压百姓,鸡鸣狗盗,冤狱充斥。知情人劝归有光不要去,但归有光年衰志满,一心为民报国,毅然赴任。在任上,他兴办学校,育人培进,开化民风,改善民俗;惩奸除恶,平反冤狱,整风肃纪,严明吏治;改革诉讼,公开审判,方言审讯,依法办案;体恤民生、关爱民情,兴利除弊。短短两年便实现了吏政清明,百废俱兴,县治民安,深受百姓爱戴。但因得罪豪强,两年后被调任顺德府(邢台市)通判,管理马政。尽管归有光很是气愤,但仍旧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并利用清闲时间广览书籍,查阅资料,结合实际编制了《马政志》。
1570年,因其深厚学识和突出政绩,归有光被内阁大学士高拱、赵贞吉推荐升任太仆寺寺丞。受内阁首辅李春芳赏识,留任内阁,掌内阁制敕房,并负责纂修《世宗实录》,位列文学侍从。已经65岁的归有光晚受识获擢,心情自然畅达,大生感恩知遇,勤功以谢之情,准备充分发挥才干,做出更大政绩,更拟细阅内府秘籍,再升学问造诣。终因过度劳累,1571年2月抱病去逝,享年66岁。
编者按:归公者,晚成之大器,早殒之巨石也。六回乡举,九番会试,四十载困顿场屋,矢志不移,花甲终致大成,乃诫吾辈未可二三其志,亦未可藉年高而志其退也。究学而勤功,以成明文首推;清正而勤政,终获朝纲首肯,乃勉吾辈初心可贵,而践行犹重也。然归公遂志仅六载即去,迟暮者,孰之过也?晚成纵有科举邪风之咎,岂无归公取直而不丝曲、取方不毫圆之弊哉。倘应张治大学士之诚请,当不亏小节,而必早成大义,亦不致迟暮之憾也。较之纠小节而失大义,何者宜取欤?此小节大义诫勉应否,余未敢议,大家属等且自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