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乃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其五绝绘景传神,超妙自然,可谓绝唱。
《使至塞上 》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败吐蕃于青海,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命出使塞上,宣慰将士,途中作此诗。诗以“欲问边”发端,继之以“过居延”、“出汉塞”、“入胡天”,骏快无比。第三联乃千古名句:极目大漠,不见村落,只见一线孤烟,冲霄上腾,显得格外笔直;遥望长河,不见树木,只见一轮落日在河面浮动,显得格外浑圆。点、线、面的巧妙配合,构成苍莽辽阔的画面,表现出塞上黄昏之时特有的奇景和诗人由 此触发的悲壮情怀。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是体现盛唐气象的名篇之一。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称其起头“胜人处全在突兀”,结尾“亦有回身射雕手段”。全篇“章法、句法、字法俱增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在这首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隐居辋川时的作品。通过秋天傍晚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安于退隐田园的心态,被赞为“写真境之神品”(清人张谦宜《 絸斋诗谈》)。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花“落”、月“出”以及山鸟的“惊”、“鸣”,有动有声,但其效果不是喧,而是有力地反衬出“人闲”、“夜静”和“山空”。在深夜里尚能觉察桂花落,岂不是突出地表现了“人闲”、“夜静”?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岂不是突出地表现了“夜静”、“山空”?其他一切声息都没有,只从“春洞”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岂不是更令人品尝到春山月夜空旷宁静之美?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以世称“相思子”的红豆起兴,先说“红豆生南国”,已令人感到相思之情随红豆而生,生生不已。继问“春来发几枝”,问而不答,然而南国温暖多雨,春风又动,则红豆之发,岂止几枝,而相思之情,亦随之浩浩无涯。王安石《壬辰寒食》“客心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或从此化出。
前两句只写红豆,后两句则合红豆、相思为一物而“劝君多采撷”。“君”者,抒情主人公“我”相思之对象也。劝“君”多采“最相思”之红豆,则“我”思“君”之默默深情以及对彼此相思之情的无限珍惜,已从空际传出。
相思之情,人所共有,却难于表达。此诗的妙处在于:托红豆,寄相思,象征比拟,言近旨远,风神摇曳,情思缠绵。故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杂诗·君自故乡来》【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是一首抒发思家之情的小诗。友人自故乡来,急于了解家中情况,问这问那,一问一答,也是常见的情景。初唐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连发十二问而不作答,耐人寻味,不失为好诗。王维的这一首用前两句作铺垫,后两句只发一问即戛然而止,足以激发读者的无穷想象,韵味无穷。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 辋川集》组诗的第十七首、以自然界的宁静优美烘托内心世界的恬淡超逸。在深的竹林里悄然独坐,这是静境。既“弹琴”,又“长啸”,琴声与篁韵合奏,啸声与林涛共振,这是动境。然而“幽篁”之外,又是“深林”、纵然“弹琴长啸”,也只是陶然自乐而外人“不知”、故仍是静境。“独坐”而“人不知”、知之者只有明月、幽趣更增。着一“来”字、将明月拟人化、“人不知”而“明月”知之、特“来相照”、照我“弹琴”,照我“长啸”、何等有情!“相”字反村“独”字,“明月”与“独坐”人做伴,是偶不是“独”、故用“相”。然而“相照”者只有“明月”,故更见其“独”。“独坐幽篁”,“独”自“弹琴”,“独”自“长啸”,“独”对“明月”、环境之宁谧与内心之恬静融合无间、构成此诗空明澄净的意境、令人神往。
感谢关注,感激阅读,欢迎参评、转发和收藏!(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