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本文乃追寻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望海潮》这一词牌,首见于柳永的《乐章集》,是北宋词坛上最早出现的长调之一。据记载,柳永所写《望海潮》,是赠给当时两浙转运使孙何的。柳永与孙何物为布衣之交,及孙何守杭州,门禁甚严,柳永欲见不得,是写下此词,托名伎楚楚在孙何宴会时款之。孙何问知情曲;即日迎柳永共宴!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的《望海潮》词,概括了钱塘江的壮观,西湖的秀美、杭州的繁荣,人民的富庶,从而巧妙地赞扬了孙何的政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初叶以来所出现的短期承平景象。在这首词中,词人熟练地使用了赋的手法,描写全面而不繁冗,细腻而不琐碎。
词的上片是总叙:“东南形胜,江呆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写杭州历史之久,形势之胜;“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状杭州市容之美,人口之众;“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言钱塘江面之宽,波涛之险;“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说杭州物资之足,市民之富。上片这十二句,每三句一组,层次清楚,又富于变化,生动地勾勒出了杭州的概貌。
词的下片是专叙,集中写杭州的精华—、西湖。“重湖叠嫩清嘉”;这是从山水方面写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是从花卉方面写西湖;“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这是从音乐角度写西满,“尊嬉钓叟莲娃”,这是从人物角度写西湖。
正由于词人擅长捕捉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人物、音响,因而构成了动人心魄的诗情画意。读了:这首词,顿觉纸面上突现出西湖的水色山光,散发出桂子的芬芳,呈露出荷花的俏丽,飘飞出迷人的歌曲,表现出庶民的安乐,展示出官家的气派,使菡者在视觉、听觉、嗅觉上都得到强烈的感受,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普卿(柳永)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夏敬观《手评乐章集》称柳永词“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这些评语是颇为中肯的。
在这首词中,词人大量地使用了对偶句。全词二十三句中,有十二句两两对偶,其间“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重湖叠巘”又是当句对。
这些对句出语清新,极少用典,形成了轻快的节奏,具有一种自然的情趣。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评柳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在这首词中,词人还大胆地以数字入词。一般人对呆板的、罗列的数字有厌烦之感,但在诗词中如果数字用得灵活恰当,却能平添一种趣味,并可增强艺术形象的鲜明性。这首词有四处用数,用法又各不相同:“十万人家”是取其约数;“三秋桂子”是取其实数;“十里荷花”是取其成数;“千骑拥高牙”是取其虚数。特别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中,数量词形成工稳的对仗,各得其妙。“三秋”显其桂花花期之长:“十里”表其荷花花开之多,这在时间、空间上、视觉、嗅觉上,进而在心理上都给人无限的美感。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记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挂子,计里荷花”,递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掌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荷花+里桂’三秋。邱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方里愁!”主将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的起因归于柳词,显然是荒谬的,前人早有批驳,但从中可以看出这首词,尤其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的艺术魅力。又据说,范镇看到这首词,曾感佩说:“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年,不能以一语歌咏,乃于普卿读见之”。可见它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