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王维以画家圣手的绝技,把边关大漠独有的景色以极其简约的笔墨展现了出来。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了,它能把人带入一种极其辽远、阔大、雄浑、苍凉的境界。这样的景致,对我这样一个生长在南方的人来说,是难得一见的,也是心驰神往的。虽未亲临其境,但通过想象,依然可以感觉到那景那情是十分独特的。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奉命出使到边塞。

公元737年(开元35年),王维奉命赴河西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河西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中记述的是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先看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并非真的只有一辆车,而是指轻车简从的意思;“问边”:就是慰问边关将士。

“单车欲问边”,就那么几个人代表朝庭去慰问边关将士,说明当时的战事已经吃紧,也可见此次出使的冷清。“单车”二字似乎给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低调出使。既是轻车简从,那么携带的物品也不会多,到了边塞,也只能代表朝廷聊表问候之意而已。

“属国”,至少有两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大唐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均有一些附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如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也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在这里,我觉得“属国”的意思应当属于后者,因为,从句式上看,前四句都是“主——谓——宾”结构,只有把“属国”当作官名或出使者的代称,才能与句式相符,更何况,如果把“属国”当作附属国来理解,“属国过居延”也很难讲得通。所以,“属国过居延”就是,我们一行经过了居延。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天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此句一般注本注为王维路过居延。然而,据考证,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是无需经过居延的。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我个人认为,这样理解也是讲得过去的。本来,大唐盛世,国力强大、疆土辽阔,诗人当然会以此为自豪,在诗中来点虚实相生,以彰显大唐的实力,这也未尝不可,因为这是写诗,不是写史,不必字字落实。再者,此处虚写一笔,与下面的“胡天”也恰好对应,因为“胡天”也是不定指的。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内蒙额济纳旗胡杨林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首联当属记叙。把出使的人员、目的、行经的地点交代清楚了。

接下来,颔联该写什么了呢?王维的诗不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吗?首联好像只有诗,没有画啊?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稍作想象,就不难发现,首联看似平铺直叙、平淡无奇,王维一行虽人数不多,但长途跋涉、车马劳顿、忧心忡忡、孤苦寂寞的画面不是隐约可以想见吗?如果说首联的画面感并不明晰,那么读到第二联,诗中之画便逐渐变得立体而丰富起来了。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有此称谓。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作为唐代诗人的王维为什么不是出唐塞,而是“出汉塞”呢?一是因为秦汉时期,不仅战事很多,而且当时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侵略而修筑的关塞也特别多,王昌龄《出塞》中不是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名句吗?“汉塞”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汉塞”亦即“唐塞”,都指边塞;二是“汉塞”能给人以悠远而辽阔的时空感和历史的苍凉、厚重感。

“征蓬”原本就给人一种飘零无依的感觉,再加上去国离乡,就更增加了一层零落无助的意味。

“归雁”怎么又出现在画面里了呢?作者不是刚刚出使、还没到达吗?怎么又想到“归雁”了呢?“归雁”在这里至少有三重作用:一是表明季节——春暖花开、大雁北归之时;二是增加了画面感,如果说“征蓬”的形象还是模糊的,那么“归雁”形象就十分具体了;三是与诗人此时的心境形成了强烈的反衬,以北归之雁衬思归之人。诗人此次奉命出使到边塞,既不风光,也不气派,轻装简从,加上离家千里、人困马乏,难免渐生去国怀乡之情,而此时的确是雁归时节,这“归雁”啊,你见与不见它都在那里,于是,归雁就自然而然地映入了作者的眼中,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作者的诗里、画中。同时,“归雁”还与“征蓬”两相呼应,都能唤起一种飘零流落的情绪。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大雁

事实上,“征蓬出汉塞”跟“归雁入胡天”意思是一样的,“汉塞”与“胡天”,表明已经到达目的地,但都不定指,越是这样,越显得空间的广阔,而这广阔的空间跟具体的“征蓬”与“归雁”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添了边塞之辽阔又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和动态感。所不同的是,前一句从正面映衬作者的心境,后一句从反面衬托作者的情怀。

读这首诗,我突然觉得跟读一篇结构严谨的微型小说差不多:一、二两句相当于故事的开端,交代了事情的缘由、人物及环境;三、四两句相当于故事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感逐渐加强:飘零的征蓬、成群的归雁、静穆的汉塞、辽阔的胡天;而五、六两句便是整个小说的高潮,也是这首诗的诗眼、诗魂所在,从影视的角度看,这应该是两个令人震撼的特写镜头。经过前面四句的叙述、描写、烘托,画面一下定格在这两句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学者王国维把这两句称为“千古壮观”。可以这么说,王维的这首诗,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两句,根本不会如此出名;也可以这么说,王维这首诗,即使前后六句都不写,只有这么两句,照样会成为千古佳句。这两句诗到底好在哪里呢?那就让我们轻轻地闭上双眼,慢慢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细细地领略诗人给我们展示的如诗如画的境界吧——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风光

万里胡天下是一望无垠的大漠,而在这辽远的大漠之上,似乎什么都没有,仿佛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甚至寸草不生的星球,这是何等的死寂啊!慢慢地,慢慢地,随着镜头的推移,似乎出现了什么,极目远望,我们终于看到了大漠上唯一能动的东西,那是什么呀?狼烟?对,是狼烟!此时,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一缕孤烟也告诉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就快要到了。

转而我们会想,烟不是随风飘动的吗?怎么会是直的呢?而且在这千里大漠上,难道就只有这一柱狼烟吗?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暂且沿着作者极其精简而又绝妙的五个字的提示,来一次简短的西北边塞之旅吧。

在“大漠孤烟直”这短短的五个字当中,竟然有三个是形容词:大、孤、直。我们知道,形容词的最大作用是对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修饰,使其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大家不妨设想一下,这句诗如果没有三个形容词,只有“漠”和“烟”,那么它们将会是什么呢?什么也不是!但是如果加上这三个形容词,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大漠”:辽远、阔大、一望无边的沙漠。一个“大”字,不仅把画面无限地拓展开来,也丰富了人们的想象,你想象有多大,它就会有多大。

“孤烟”:烟,在这里是炊烟还是狼烟?只能是狼烟。因为这里是一片荒漠,并无人家,而且这里还是战场,所以这里的“烟”只能作“狼烟”来理解。这里的狼烟是不是真像作者所说的孤零零的只有一处呢,我看未必,战争年代,又是战事之地,狼烟四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那么局限地去理解这个“孤”字。但作者既然在众多词语中只选择了一个“孤”字,肯定有它独特的意味。“孤烟”,一看便给人一种孤独、寂寥的感觉,更何况是“大漠”里的“孤烟”,一“大”一“孤”,两相对比,更显得死寂、苍凉。但是,作者在这里仅仅是写烟之“孤”吗?难道不是暗喻人之“孤”吗?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分别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漠之“大”、烟之“孤”,作者还觉得不够,最后还用了一个形容词:直。烟不是轻薄飘动的吗,怎么会直楞楞地定格在那里呢?更何况这是在千里大漠之上,无遮无挡、直视无碍,随便一点风就能吹得烟消云散。难道整个大漠竟然连一丝风都没有吗?而且现在也正值春风送暖的时节啊!难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这就不禁让我们想到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原来这西北边塞、千里大漠就真有如此荒凉,竟至于春风不度。“大漠”“孤烟”原本就已经够寂寥的了,倘若有些风,倘若孤烟能够飘散,整个画面不是有了些动感、有了些生气、有了些活力了吗,何至于如此死寂呢?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凉州钟楼

“大漠孤烟”的景致是如此,那么“长河落日”给人的感觉又是如何呢?

“长河”:与“大漠”相对应,即悠长的河流,具体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之石羊河。

如果说“大漠”给人们的印象是既没有生命力、也没有动态感的话,“长河”带来的景象似乎有所改观,至少它能让我们想象到它的流动,再细想,还可以想象到鱼在河中嬉戏、游动。

不仅“长河”给画面增加了动态感,“落日”也给画面增加了动态感,我们仿佛可以想见太阳缓缓落下的情形,不仅如此,“落日”的出现还给这幅画面,甚至给整首诗都增添了雄奇瑰丽的色彩:或者是红霞满天、残阳如血,又或者是天水一色、金黄遍野。不管是什么情景、什么色彩,“长河落日”总算带来了些生机、活力与暖意,也打破了“大漠孤烟”所定格的荒凉与沉寂。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石羊河

此句最妙的是最后一个字:圆。

圆,什么意思?似乎不用解释。但我们细想一下,这里的“圆”真的就只有它的本义吗?真的就那么俗气吗?“落日圆”,这不是废话吗?落日还有扁的吗?谁又见过落日不圆的呢?所以,在这里,“圆”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不仅圆而且大。

生活在江南的人,因为群山遮掩,也许很少看到落日圆且大的情景,可是生活在北方,尤其是生活在大漠之中,因为没有高山峻岭的阻隔,视野十分辽阔,简直一眼可以望到天边,于是,每天所见,无论日升日落,都是特别浑圆,而且特别特别地大。

其实,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值傍晚,落日已经逼近河面,河水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闪着粼粼波光。这是何等美妙的景致啊!诗人只用一个“圆”字,便准确地写出了长河落日浑圆、壮美、雄奇、瑰丽的特点。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用极其简约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辽远、空旷、雄浑、壮丽的边关大漠巨幅画卷。照理,如此的景色应该是壮美的,但因为这不仅是大漠,同时也是战场,这就让人们不得不想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悲壮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今征战几人回”的惨烈,于是,这幅画面便由壮美而变为凄美。

当然,这两句诗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佳句,并不在于它给我们展示哪一种美,而是因为作者王维以画家圣手的绝技,把边关大漠独有的景色以极其简约的笔墨展现了出来,让我们每每读到此处,便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驰神往、想象无穷。

如果说五、六两句是故事的高潮,那么最后两句当为结局:“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古代边关要塞,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而非实写,意在凸显战线之长、军情之急。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设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的“都护”指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一次没有完成使命的出使——读王维《使至塞上》

杭爱山

作者原本奉命出使塞上,代表朝廷慰问三军,可是因为战事紧急,加之战线太长,除在路上遇到了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以外,并没有见到大部队,更没有见到前线总指挥。因为总指挥已经亲临前线,到更遥远的燕然山去了。如此一来,作者似乎没有完成朝廷的使命,难免有些遗憾。其实,在古代,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因为作者此行并不是去庆功,无论朝廷还是使者,他们明明知道,前沿战事吃紧,派遣使者慰问几乎近于例行公事,能见到部队,能传达圣意自然是好,即使无法见到,那也很正常,因为毕竟行军千里,交通也十分不便。更何况,此次出使毕竟遇到了通讯兵,他会把使者的到来、朝廷的慰问如实报告给他们的最高统帅,甚至会以他们的方式传达到三军,以鼓舞士气、励军杀敌。

至此,整个故事降下了帷幕,所有的画面渐渐变得模糊。但是,通过对此诗的鉴赏,我相信,今后只要谈到边塞诗,我们就一定会想到王维;只要谈到王维,我们就一定会想到他的这首《使至塞上》;只要想到《使至塞上》,我们的眼前就一定会浮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巨幅画面,并为其悠远、壮阔、雄奇、瑰丽的景致与格调所震撼!

相关阅读

  • 唐诗中那经典的六首“七言绝句”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唐诗七言绝句,一、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诗中侧面描写了戍边战士的苦寒,春风吹不进玉门关,
  •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兔起鹘落,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
  • 古风‖《王昌龄诗词集》十首(十二)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王昌龄简介,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