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苏轼《题西林壁》:侧看成岭,横看成峰,人生亦在此仰止之间

苏轼《题西林壁》:侧看成岭,横看成峰,人生亦在此仰止之间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古今诗人都喜欢寻访名山大川,留下自己的墨宝,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因而也备受诗人青睐。李白写庐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完让人有立马去庐山见识这一壮观奇景的冲动;而苏轼写庐山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完后使人陷入沉思。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是大文豪苏东坡题在庐山西麓的西林寺墙壁上的,于是得名《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首小诗蕴含着无限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苏轼《题西林壁》:侧看成岭,横看成峰,人生亦在此仰止之间

庐山横看则绵延不尽,逶迤不绝,崇山峻岭之中植被覆盖,郁郁葱葱,富有生命的张力;

侧看则峰峦如聚,跌宕起伏,偶有奇峰突起,高耸入云,山河表里之景,顿生万丈豪情。

从远处眺望,或是近处凝视,所见之景截然不同,所生之情也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人在景中”。而若是跳出庐山的遮蔽,置身景外,方可全面的观赏庐山各个角度的样貌,有整体的把握。

苏轼《题西林壁》:侧看成岭,横看成峰,人生亦在此仰止之间

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绝妙的山水图,由于我们的视角被拉高,庐山之景尽收眼底。

幽深寂静的山谷之间,升腾着变幻莫测的氤氲山气,如一层精致细腻的轻纱帷幔笼罩在山上;山腰盘旋着一条条曲折回环的险峻栈道,如绵延不止的博带缠绕于青山绿水之间。俯瞰山峦叠嶂,轻盈的水雾和厚重的栈道流动其间,风情万种,置身其间,似乎反倒是景随人动。

苏轼《题西林壁》:侧看成岭,横看成峰,人生亦在此仰止之间

只有使自己跳脱事物的本体之外,才能做到移步换形,欣赏千姿万态的风景。结尾两句即景说理,用轻笔娓娓道来。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局限,看到的只能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这启发人们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和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置身事外思考问题才能得出正确方案。

这首诗寓意深刻,但用语却浅显易懂。这正是苏轼的写作特色,格外的明达通透,没有一点刻意雕琢的感觉,十分灵动。短短四句的小诗,质朴无华,运用简明流畅的语言,清新动人,却格外的含蓄蕴藉,思致渺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使人百读不厌,耳目清明。“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苏轼《题西林壁》:侧看成岭,横看成峰,人生亦在此仰止之间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伟景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认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角色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因而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由于诗人的这种认识是寻常而又深刻的,是对客观自然事物的亲身体会,是主客观统一的,所以诗中除了有山峰山谷的奇秀形象带给人的美感外,又有隽永深刻的哲理启人心智。很喜欢苏轼这种寄物寓理,深入浅出,在不经意间道出哲理的感觉,可谓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题西林壁》:侧看成岭,横看成峰,人生亦在此仰止之间

 同样蕴含此理的还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来到山顶,跳脱浮云遮蔽,方能高瞻远瞩,把握全局,进而充满信心,收获蓬勃朝气。

文 | 南隹(三度平台签约作者)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