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贺珺,洛川县安民中学教师。
端午时节,家乡商洛人大多用槲树叶子包粽子。用槲叶包粽子在当地风俗已久,早在唐代,诗人温庭筠在他的《商山早行》诗中,就有"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雅句。
自80年代中期开始,槲叶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食品包装材料风靡日本。日本的民众称之为拍叶,有长命百岁之意。
槲树是北方的一种树种。小时候感觉它是野生树种,端午节时人们采摘叶子是要到山上寻找它的。工作后我偶然一次见过的槲树是一人多高,树叶有成人手掌那么大。
槲叶不同于其他树叶的独特之处是它本身就天然散发着糯米粽子的清香气味儿。用槲叶包粽子,首先需要用水煮一下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新鲜槲叶,这样槲叶会稍微变软并有韧性,包粽子时才不易折断。当沸水锅中叶子的颜色由绿变黄的时候,就可以捞出放在竹篮子里,然后用清水洗净备用。妈妈通常教我们用软毛刷把煮好的槲叶一张一张两面刷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小时候感觉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包粽子时掌心平铺三四片槲叶,叶子相对,叶把朝外,掬一把泡了一夜的糯米,花生仁,核桃仁,再放上红枣,小心先将两边叶片对折,这时重要的一步是用勺子灌入适量泡米水,再用叶把压住叶片,防止泡米水流出,适度用力推压裹出菱角,成为一个长方体,再用煮过的龙须草缠紧绑好,这样一个槲叶粽子就算竣工了,在锅里摆放整齐,倒入清水,将余下的泡米水一并倒入,水量漫过粽子高度为宜,大火煮沸半小时估计米心已煮开,转成小火慢慢焖,焖一夜,早晨起来,满屋清香,揭开锅盖,香甜软糯的槲叶粽子就可以入口了!
槲叶粽子不同于用羽子叶(芦苇叶)包出的三角形牛头粽子,槲叶包出的粽子是长方形的。较大,能顶两个羽子叶粽子的大小。
通常山民们在端午前夕将绿色的槲叶采摘下来,整理成小把后,两小把柄对柄叠放成一小捆,用龙须草将中间重合的叶柄部分扎好,推在架子车上去城里卖。卖时或论斤或论把,不是很贵。
2008年我回老家买过一次,那次生叶子卖1.20元/斤,煮熟的叶子卖1.4元/斤。现在不知什么价。
前几天在街上碰到这里卖羽子叶(芦苇叶)的,问价,摆放整齐的生叶子八元一斤。
槲树常生长在山的阳坡,且山下多有溪流。国庆节过后槲叶变成红色,是那种成熟的深红色,像山里人久经风霜但依然纯朴热情的笑脸。
十月份来秦岭,穿行在峡谷中,看到青白色的石山已由夏季的苍翠变的红绿相映,你会很自然的想起"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八个字。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随意着笔看似任意挥洒但所到之处无不是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在远山那片摇曳的红色中,说不定就藏有槲叶的笑脸。
欢迎关注“延安教工之家”
主张尊师重教 倡导快乐工作
引领健康生活 服务职业发展
延安教职工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