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长安十二时辰》是近年来比较考究的历史剧,也正因为考究比较严格,因此剧中的不少细节可能让人比较迷惑。

比如剧中被李必称为是郭叔叔的郭利仕,此人明显是太监的扮相,却被人尊称为是郭将军,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实际上这部电视剧里面的人名都是有原型的,如郭利仕实际上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太监高力士,此人则有骠骑大将军的头衔。

玄宗之后,太监逐渐掌握禁军控制权,后期甚至到了可以废立皇帝的嚣张程度,由此使得唐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宦祸极严重的一个朝代之一。

那么唐朝太监是如何一步步上位,又是如何控制军队的呢?本文简要分析下。

一:太监将军

太监,最早称为是宦官或阉人,指男性阉割生殖器后服务于宫廷的群体。其自先秦时期便诞生了,秦代便有著名的宦官赵高,到东汉时期宦官作为一大政治势力干政,直接影响到了国家层面。此后三国两晋直到隋朝,没有发生普遍性的宦官势力影响朝政的情况。

唐朝前期,宦官同样服务于宫廷,但仅限于其正常的职能,没有形成明显的政治势力,也没有著名的宦官。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长安城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们所称的太监一词便是唐前期诞生的,唐高宗时以殿中省为中御府,任用宦官充任太监,少监,通常只有地位较高的宦官才有资格被称为是太监。到现在的话,我们则将太监和宦官等同视之了。

唐初时设立内侍省(后一度改为内侍监),管理宦官们。此省设“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内侍四人,皆从四品上。监掌内侍奉,宣制令。其属六局,曰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内坊,各局通常设“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

这些宦官们主要为皇室衣食寝居、宫廷用度、文书传递等提供服务,统领者品级不高,人数有限,且不涉及军国大事,故而无法掌权。

到了武则天晚期,由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因此知晓宫内形势的宦官为各方所重视,而这些政治势力在夺权成功后,自然也对有功的宦官大加封赏,宦官势力开始增大。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力士脱靴

到唐玄宗时期,便出现了史上最著名太监之一的高力士了,此人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原型。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为岭南大族,官宦之后。因其父获罪,而被阉割入宫,成为宦官,后以内侍省高延福为养父,改名为高力士。

唐中宗时,高力士结识了李隆基。中宗驾崩后,在唐隆政变中,高力士立有大功,成功拥立唐睿宗为帝,因功封为朝散大夫、内给事。

唐玄宗继位后,高力士又在先天政变中帮助李隆基铲除了太平公主党羽萧至忠、岑羲等人,再度立功,破格提拔为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同正员;不久后又升为右监门卫将军,掌管内侍省事务。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注意灯笼上的监门卫

右监门卫为唐朝设立的十六卫之一,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此卫不遥领府兵,单纯负责宫廷守卫,属于是南衙禁军之列。授予一位宦官为监门卫将军,可见唐玄宗对其之信任,后者甚至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

由于皇帝对高力士极为信任,很多事情都是先呈送到他这里,小事情自己就解决了,大事才由皇帝裁决。当时大臣、将军们想要上位都得通过高力士,可见其权力之大。

甚至不光外廷以高力士为尊,身为太子的李亨见到他也得称其为“二兄”,王子、公主们称为“阿翁”,驸马们则称为“爷”。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天宝七年(748年),高力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成为有最高荣誉军职的宦官,而唐玄宗常不呼其名,而称为“将军”,因此高力士就有高将军之称了。

不过高力士虽然武力值不低(善于骑射,一发而中,三军心服),但却不承担将军的具体职责,更多是一种荣誉头衔。

可如果说高力士的骠骑大将军是荣誉头衔的话,那么唐玄宗时期的另一位知名宦官可就不一样了,他的名字叫杨思勖,此人可是实打实的统兵将军。

杨思勖幼年即入宫为宦官,此人虽然是太监,但却膂力爆棚,甚于常人。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707年 ,唐中宗通过神龙政变复位成功,两年后其太子李重俊策动禁军政变,叛军逼宫之时杨思勖作为一个太监却威猛异常,持刀砍翻叛军先锋——羽林中郎将野呼利,稳定了局势,后中宗登城楼促使禁军倒戈,由此平息了叛乱。

杨思勖因此功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后来杨思勖又在唐隆政变中投向李隆基,因功被封为左监门卫将军。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唐玄宗开元初年,安南梅玄成起兵叛乱,史载“思勖请行,诏募首领子弟十万,与安南大都护光楚客繇马援故道出不意,贼驴眙不暇谋,遂大败,封尸为京观而还”,自此开唐朝太监统军作战之先例。

开元十二年(724年)、十四年(726年)、十六年(728年),杨思勖又三次统军出征,三战三捷,擒杀敌军超过10万人,自己也因功升至骠骑大将军,封虢国公。

史载杨思勖治军严厉,“将士惮服,莫敢视”,对敌军极其残忍,“所得俘,必剥面、皦脑、褫发皮以示人”。内给事牛仙童受贿,唐玄宗命杀之,杨思勖将其“缚于格,棰惨不可胜,乃探心,截手足,剔肉以食,肉尽乃得死”。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可以说杨思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杀人魔王,但是他对唐玄宗却忠心耿耿,而且征战记录全胜,这是皇帝愿意重用他的原因。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年过八旬的杨思勖病死于长安宅邸。

唐玄宗时期,内有高力士,外有杨思勖,这两位太监都对自己忠心耿耿,而且能力都非常强,这使得玄宗认为太监好用,遂大力提拔之,在内廷及外事方面均增大其权力。

玄宗认为,太监是绝对可以信任的,而边将则未必,因此在开元之后又开太监监军之先河。如天宝八年(747年),高仙芝征小勃律时,便以宦官边令诚作为安西军行军的监军。

但唐玄宗想不到的是,任何事情超出了控制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乱世魔变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范阳、河东、平卢节三镇精兵15万人叛乱,是为安史之乱。

安史叛军自河北一路南下,兵锋直至唐朝两京(洛阳、长安)。玄宗先是派封常清在洛阳募兵抵抗,后又以高仙芝统京城驻军前往地域,高、封二人虽未安西名将,但手中之兵却多为市井之徒,难以抵挡叛军精兵,不得不退保潼关,等待边军精锐的到来再进行反攻。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唐玄宗还是以宦官边令诚为高仙芝军的监军,因为跟高仙芝存在矛盾(有说法是索贿不成),边令诚以“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为由上报玄宗,使得皇帝震怒之下遣使斩杀了高、封二位名将。

高仙芝、封常清被杀后,玄宗启用年事已高的哥舒翰为帅,并催促其统军出战。无奈之下的哥舒翰被迫出潼关迎战,结果果然一败涂地,主力葬送后,潼关大门洞开,唐玄宗被迫带领禁军西逃。

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发生兵变,杨国忠被杀,杨玉环被逼死,之后唐玄宗在高力士的护卫下继续向成都进发,而太子李亨则整理禁军主力,随后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并在此称帝,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继位后,杀掉了逃回的监军边令诚。但这不代表唐肃宗厌恶宦官势力,恰恰相反,肃宗也特别信任宦官,甚至依赖于宦官。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长安十二时辰》露过脸的李静忠

马嵬坡兵变后,一直跟着李亨的宦官李静忠便是劝告太子早登大统的核心人物之一。唐肃宗继位后,处于战乱飘摇的时局之下,可信任的人并不多,但一直追随自己的宦官却是这为数不多的人之一,因此便封李静忠为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辅国,统领禁军。

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和唐玄宗先后回到了长安,李辅国得到了“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郕国公”的待遇,权势冲天。

当时,太上皇唐玄宗的存在始终让肃宗心有不安,于是在李辅国的安排下,玄宗待遇屡减,甚至李辅国还率禁军“帮助”唐玄宗迁居,禁军在玄宗面前明枪持刀,吓得玄宗几次掉下马来,后来还是高力士呵斥李辅国,才控制住了局面。

但此时高力士已然失势,不久之后,李辅国以高力士等人从唐玄宗登长庆楼事件为由,将其外贬。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驾崩,听闻此消息的高力士哀痛而亡,年78岁。

唐玄宗驾崩后,唐肃宗也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当时的张皇后打算利用太子一起除掉李辅国,但太子不从。于是张皇后便计划废掉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係。

得到消息的李辅国率禁军保卫太子,并入宫搜杀张皇后和越王李系等人,两天后唐肃宗驾崩,有说法是惊惧而亡,此时距离玄宗去世只有13天。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太子继位后,是为唐代宗。李辅国自恃功大,甚至说出了“大家弟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唐代宗对李辅国并不信任,但为了顺利接管权力,反而将尊(李辅国)为尚父,加中书令“政无巨细,悉委参决”,使得一个太监成为了唐朝宰相。

不过,当唐代宗掌握中枢权力之后,李辅国就被踢开了。不久后,唐代宗以以左武卫大将军彭体盈代为闲厩、嫩牧、苑内、营田、五坊等使,以右武卫大将军药子昂代判元帅行军司马,剥离了李辅国的禁军指挥权,后来又将其罢官,以博陆郡王封之。

虽然李辅国得到了王爵,但却失了权利。离开大内的李辅国后来被唐代宗派去的刺客杀死,把头砍下来扔到了厕所,斩下右臂祭至唐玄宗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宗清扫李辅国,是得到了另外一位宦官程元振支持的。后者在李辅国在位时,其权势就仅次于之,李辅国被扳倒后,程元振提拔为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统率全部禁军,军中称其为“十郎”。

不过程元振内外处事不佳,自身能力不强,以至于得罪人众多。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来犯,程元振却不上报军情给皇帝。结果唐代宗得到情报后,吐蕃军已至邠州,皇帝下诏各地勤王,但众人皆不满其宠幸程元振,而无人来救,不久吐蕃军攻占长安。唐代宗被迫免去程元振官职(后死于仇家之手),以郭子仪为帅,这才收复了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吐蕃武士

在这次大战中,唐代宗一度出逃陕州,原有的禁军离散,只有宦官鱼朝恩统率的神策军,坚守护卫。吐蕃军被击退后,鱼朝恩入朝,神策军归入禁军之列。

鱼朝恩实际上也是当初跟着唐肃宗的亲信太监之一,安史之乱时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负责监领相州之战九位节度使统率的数十万唐军,地位已经非常显赫。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有人传言,洛中将士(即洛阳叛军)皆幽州、朔方人,思乡心切,兵无战心。鱼朝恩信以为真,屡次上言肃宗,请命李光弼率军攻取洛阳。结果邙山之战,唐军大败,河阳、怀州失守,鱼朝恩也狼狈逃回陕州。

当时陕州驻有节度使所辖之军和神策军。

所谓神策军是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在甘肃临洮设立的一支边防军。安史之乱爆发后,边地唐军奉命内调,神策军主力1000余人在卫伯玉率领下参与平叛,后驻扎在陕州。

其后卫伯玉和陕州节度使郭英乂先后入朝,鱼朝恩遂改编陕州军入神策军,使得其兵力规模达到数万人之多,而自己统领这支军队。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神策军入朝担任禁军后,深感没有得力中央军的唐代宗对其非常重视,将平卢镇邢君牙部、阳惠元部,安史降将尚可孤部,朔方镇郝廷玉部、侯仲庄部等先后编入其军中,使得神策军实力大增。

至于神策军的统领鱼朝恩则兼光禄、鸿胪、礼宾、内飞龙、闲厩等职,进封郑国公,是为唐代宗时期的又一大权宦。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唐代宗时尽管宦官权力极大,但却没到威胁皇权的地步,只要皇帝想除掉哪个宦官,基本都能做到。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帮助皇帝除掉李辅国和鱼朝恩的关键人物就是元载

到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鱼朝恩也被皇帝杀掉了。自李辅国至鱼朝恩,为期不过短短八年而已。

至于那支已经成长为禁军兼中央军的神策军,此后皆以本军将领提拔上来的兵马使统率之,但为时不长。

三:终酿大祸

唐代宗去世后,其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德宗继位之初,既压制宦官实力,也立意削除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应该说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但是方法出问题就不好办了。

建中二年(781年),由于在削藩中处置方式不当,引发了大规模的藩镇叛乱,神策军主力东调平叛。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为了弥补神策军兵力的不足,建中四年(783年),朝廷再调泾原军(一部为当年的安西、北庭内调部队)5000人到河南战场参战。这批军队到长安时不仅没有得到厚赏,反而连饭都吃不饱,于是发起兵变,占领了长安城。

叛军兵变后,禁军一部也随即倒戈,拥立当时在长安的太尉朱泚为帝,叛军还发兵围攻已经逃出长安的唐德宗(禁军离散,仅有宦官相随)。

唐德宗急召正在于藩镇军交战的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来救,叛军随后被击败,唐德宗得以复还长安。

经过兵变刺激的唐德宗性情大变,对外,不再追求对各地节度使的强力削藩,反倒纵容其不断膨胀;而对内,则不敢信任统军大将,即便是神策军名将李晟最终都因皇帝的猜忌而不再统军,兵权再度落到了宦官们头上。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命宦官分领神策军,为左、右厢都知兵马使;贞元二年(786年),改神策左、右厢为左右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年)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而唐德宗时的神策军,又兼并了京畿诸镇兵和西境边军,安西、北庭校吏及其子孙4000人也并入神策军(宰相李泌提的建议,即《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必),同时又新募一批兵员,使得神策军总兵力扩充到了15万人。

这支15万人的大军有着优厚的待遇,担负着内压藩镇,外制吐蕃的任务,因其强悍的战斗力支撑着唐朝后期一百多年的延续。但是自德宗起,神策军由宦官统领成为惯例,这就埋下了唐晚期宦官政治的种子。

在德宗之前,即便有宦官统军的情况出现,但多为暂时性的,禁军将领和士兵与统军宦官未必就有极强的依附关系。但宦官统率神策军成为定制,而这支军队又是唐朝中央能直接掌握的唯一军团的话,问题就来了。

由于军权在手,宦官势力直接影响到朝局,甚至于是皇位的更迭。自德宗后,太子想顺利继位往往都要博得统军宦官的支持,而宦官有所选择的话,则会对其他皇子,乃至于当朝皇帝下手。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宦官权势依赖于皇权不假,但是它却未必依赖于唯一的皇帝,如果可以的话,这个皇帝也是可以被换掉的。

唐德宗去世后,顺宗继位,其身体不好,在位仅186天,便被掌控兵权的宦官俱文珍威逼退位(不久即死去,有说法是被杀死的),由其拥立的太子李纯为新帝,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继位后不久即将前朝的革新派全部流放,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由于宦官有拥立之功,宪宗对宦官的信任是空前的,甚至以宦官主枢密,使其掌握军政大权。不过宪宗本人能力较强,在位期间,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景象。

但宪宗晚年昏庸,偏爱长生药,经常诛杀左右宦官。宦官集团开始在新皇身上下注,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被宦官王守澄,陈弘志所刺杀,后伪称皇上“误服丹石,毒发暴崩”,并假传遗诏,命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

此时,掌握军政大权的宦官集团已经有了对皇帝的生杀大权,唐宪宗依靠宦官上位,却也死于宦官之手。而唐穆宗之后,皇帝愈加昏庸,宦官权势逾大;穆宗病死后,继任的敬宗也被宦官杀死。

敬宗死后,宦官拥立其弟李昂为帝,是为文宗。文宗虽为宦官所立,但却想跟朝臣联合铲除宦官势力。大和九年(835年),甘露之变发生,文臣依赖少量禁军诛宦官不成,后宦官仇士良发神策军血洗诸朝臣。

唐文宗此后沦为彻底的傀儡,曾有言“赧(周赧王)、献(汉献帝)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不久,年仅31岁的文宗郁郁而终。

甘露之变后,唐朝宦祸已然不可收拾。一直到了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节度使朱温大杀宦官后才彻底消除。

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油尽灯枯,四年之后这个中国历史上曾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朝代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相关阅读

  • 唐懿宗李漼——身在祸中不知祸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唐懿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号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病逝。接替皇位的是他的长子郓王李漼(原名李温)。这是一个相貌出众、器宇轩昂的皇子。唐朝是个看脸的朝代。早些
  • 张九龄:宰相诗人的笔墨柔情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张九龄的诗,关于他的爱情,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我相信,这样一个雅正恬淡的人,自当有一份美好的感情,藏在内心深处,偶尔想起,便有清风在侧般的美好。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