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文:然妙法师
国清寺是正经八百的隋代皇家寺院,由一朝帝王,一代祖师共同倾注心血而成。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是隋朝炀帝为他的菩萨戒师父智者大师所建立。寺院选址由大师亲定,格局样式则是依照他圆寂前亲自所绘的图纸。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是我国有名的古刹之一,汉传宗派佛教的源头,天台宗祖庭,更是所有天台宗学人心中的圣地,遥瞻的道场。
国清寺的创寺缘起于智者大师。开皇十七年的冬天,大师走完了他辉煌又坎坷的一生,他的弟子带着遗书及寺院图纸向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报丧。杨广悲痛不已,又感动智者的护教深心及殷切期待,按照遗嘱,第二年就派人修建寺院,取名天台寺。几年后(604)杨广登基做皇帝,在他初立年号的第一年(大业元年,605)感念恩师,想起这所为师父所建的寺院,于是召集当时江阳的诸多法师们说:朕早前为恩师智者创建了寺院,姑且以山为称,取名天台寺。现在想来有些随意,应该有正经大名才是。诸师等,可以翻阅经论,有好的称呼,合适的名字,可以畅所欲言的报上来,朕会好好琢磨抉择。诸位法师们经过商讨,上表两个名称让皇帝选,一是“禅门”,二是“五云居”。这时,智者的弟子智璪向皇帝报告说:恩师在世时,对这所寺院一直有期待,曾说“寺若成,国即清”一句。隋炀帝听后,心情大好,表示这是智者对自己的预言,是大师的灵瑞,于是为寺正式立名“国清寺”。不仅如此,还命人前往江都,将他曾经宫殿里的大白象牙殿榜取来,填以雌黄,重新以大篆书寺名,遣派内史通事舍人卢政力将寺匾送到天台山,安置寺门。从此国清寺一名,沿用至今。
皇家寺院的出身磅礴大气,恢弘庄严,有祖师们的精心维护,帝王的大力护持,但落户于江南,依然不改江南独有的秀丽与典雅。如今的国清寺屹立于青山环绕间,一抹黄墙隔开了喧嚣与浮躁。寺门前流水潺潺,落叶飘飞。石拱桥过后,隋代古刹的四字照壁,古意盎然,似乎只需看一眼,就能带着你卷进千年的历史洪流。院内古木参天,石阶青苔,铜炉烧清香,氤氲缱绻。虽说现在寺院的建筑、器物,大部分都是明代、清代时期所造,但毕竟已经过了几百年,岁月沉淀下来的气息,带着浓浓的古韵,一砖一瓦、一木一流水都在彰显千年古寺的风采。
慢慢走在大雄宝殿前的砖台上,望阶前的路,细细数一块块石砖,想着有多少古人、今人曾经踏在上面,后迹覆前踪,交错重叠。国清寺自初建至今,屡遭火、水、兵等劫难,屡毁屡建,原址一直未被迁改。也就是说,这片土地曾经承载过天台祖师们一代代的足迹,还有历代无数国内和海外的求学者、朝拜者们留下的尘土。如今我们正是踏在他们的步履之上,走着相同的路。尘若有知,必是感觉千年一瞬,时光一如。青山流水常在,古人们仰望的天空、山陵与我们如今所见所感必不会差太多,踏足之处既是相同,又何必在乎时光长短。大殿两旁五六人合抱的参天古木,见惯了人来人往,相信它也并不在意今人古人,今与古,在国清寺里,不过是今天与昨天距离。
章安灌顶大师曾做过国清寺的住持,如今的寺里还有一株他亲手栽种的梅树,被称之为“隋梅”,是国内最老的三株梅树之一。梅有坚强、忠贞、高雅的象征意义,想当年灌顶大师种下幼年的它,也必定是怀着如此情怀。或者,他还是因为想念恩师,寄情于梅,以表幽思。13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能有幸一睹梅荣,望梅思人。个人认为,智者大师、灌顶大师以及天台宗的精神都具有梅的品格,
梅树自己也不曾想,能活过天灾人祸刀兵等劫难,几度生死,数枯数荣,最终以枯木逢春的站姿,承载千年的连接。见隋梅,如见灌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