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凉峙村 衢山摄
观音山 衢山摄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信心满满地进入了大唐的翰林院,这次,他想好好地有作为一翻,不想只待了一年多,就受人挤压。不过,李诗人依然满怀激情地做了个豁达的梦以表志向,这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的起首句写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这个瀛洲,在哪里呢?茫茫大海,实在难以找到,但越地的人说,在天姥山不远的地方有个海岛,云雾忽明忽暗,那就是瀛洲。
2018年11月2日,我终于登上了被称为“东海瀛洲”的衢山岛。这座岛陆地总面积73.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拥有7.5万人口,为浙江省的第七大岛。
海上南岳
这个南岳,指的是衢山岛上的观音山,每年1/3的时间都被云雾笼罩,当地有俗语说“只去普陀,不上观音,才行半程”。观音山海拔314.4米,是舟山群岛北部的最高峰,《衢山志草纲》记曰:“登其巅,如普陀佛顶,可望三辅日本。”能看到日本国,显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登上观音山遥望远处的清晰度极高。
我们上观音山时天色已近傍晚,但视野依然通透,山海全景,衢山岛尽收眼底。岱山县委常委、衢山镇委书记周国宏指点着四周告诉大家,在衢山本岛的周围,左前方是小衢山岛、黄泽山岛、双子山岛,右边是鼠浪湖岛、小鼠浪山岛、大青山岛,那边是大小洋山,离上海很近。
观音山的寺庙分上、中、下三寺,历史均十分悠久。在上寺,我听到一个故事,唏嘘不已。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一直被金人追赶的宋高宗赵构一路逃难到宁波,又驾楼船逃到了舟山群岛,在波涛汹涌的夜晚,他突然看到云雾之上有天灯在闪亮,大惊:难道是观音现身指引?待弄明白那是一个岛的最高峰时,他决定上岛躲避。此山原来正是观音山。山中林木森森,云雾缭绕,空王寺气象壮观。想着逃来时的景象,赵构题下了“华云寺”三字。此后,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用一个梦来证明了赵构一行逃难到衢山的愿景:我这么一路奔逃,天帝问我,想往何处去呢?我回答,长空九万里,大鹏正要冲天飞举,风啊,请千万不要停下来,载着我的一叶小舟,将我直接送到蓬莱三仙岛上去!
光绪年间《定海厅志》载:“华云寺,旧名香兰,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5年)建。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赐空王寺。建炎三年再赐今额。在蓬莱(岱山)之乡朐山(衢山)。”
此刻,我就在观音山顶的上寺。我绕着最高点——天灯灯塔台座转了数圈观察,外围用捐助碑(边上修建玉佛宝塔)紧密围着,几乎找不着空隙,这天灯的亮台,数十米高,呈八角形,墙面藤蔓缠绕,颜色斑驳厚迹,底座为一米左右的基座,灯台的顶,是以圆珠尖顶突起分角覆盖的那种凉亭样子,上层八角墙上有很大的窗口,每天晚上,天灯闪亮,灯光从窗口透出,四周数十里的海面上,都能看到闪耀的晶点。
我相信,那赵构看到的天灯,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光,千百年来,它都用微弱的亮光指引着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
衢港渔火
如果是夜晚,站在观音山顶,往山下看,千船云集,万家渔火,这衢山中心渔港,是整个衢山岛最热闹的地方。
这里是舟山渔场岱衢洋的中心,这里也是盛产大黄鱼的地方。从12世纪30年代开始,本地渔民开始在此捕大黄鱼,一直到17世纪60年代,岱衢洋渔场正式形成。宋元时期,岱衢渔场“楼橹万艘”(苏东坡诗),“千家食大鱼”(沈梦麟诗),到了清代,则出现了“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上洲”(刘梦兰诗)的壮观场景。彻夜不眠的渔港,场面催人无限遐想。
随后的400年间,一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这个渔场都闻名中国。1965年的一个资料表明,仅岱衢洋渔场捕获的大黄鱼,就高达4.25万多吨。
这个数据,是这样来完成的。
每年的春夏季,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地的渔民都来到此地,几千艘大小各异的渔船云集,数万人为之工作,白天的洋面,号鼓连天,夜晚的港口,灯如繁星。群聚的大黄鱼们奔涌而来,渔民们敲锣张网以待,“咚咚咚”“咚咚咚”,那些金属锣声,不断刺激着大黄鱼们的耳膜,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晕头转向,浮上海面,渔民们“嗨唑嗨唑”,以逸待劳。
不过,胜景已远去,现在,衢山人正以另一种方式来实现他们的壮丽事业。
11月3日清晨,我行走在衢山中心渔港的堤岸上。数百艘大铁驳船整装待发,它们要去远洋捕捞,渔工们上下忙碌,有的在整理拉网,有的往船上搬运东西。船上粗铁制的桅杆顶端,均有两只镂空的奔马标记。这种机械大船,已非昔日的木制船可比,捕捞、冷冻等已经完全现代化,还可以远洋。衢山镇委副书记周鑫告诉我,衢山现有这种大船982艘,全岛大部分人都在从事渔业生产,这些远洋的船每次出海都要数个月,每条船最多的年收入达到900万元以上。
衢山岛周围,水深平均40米以上,适宜停泊大型吨位的船只,衢山港因而成了国内少见的深水良港之一,40万吨级的港口,全国仅7个,衢山就有2个。我们在风力发电的机塔下远望时,衢山旅游办毛伟兵主任就指着远处的一个长黑影子说,那里,停着一艘前几天从巴西淡水河谷开来的40万吨级铁矿砂大船。
作为上海港的外缘,东南亚的航道中枢,衢山港已经成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和经济地位都非常显著。
凉峙听涛
凉峙是衢山几十个山海景色皆佳渔村的典型代表。
晚上9时多,崔光凯忙完了我们一行的吃喝,匆匆吃完晚饭后,和我坐在“海映朗庭”的院子里闲聊。
小崔是这家民宿的老板,他的老家就在衢山岛的太平社区。这位1977年生的中年人,思想活络,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舟山的一家大型旅游集团工作,从事过旅游的各个岗位。后来,他又到杭州西湖区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做专线旅游。他说,他是看着家乡的游客一天天多起来的。5年前,他曾经组过一个千人团来衢山旅游。前几年的一个夏天,他来到了凉峙村,被村里涌动的人流触动,当下就决定,要来凉峙开一家精品民宿。
一年多后,就有了这家精致的“海映朗庭”。这里原来是村里破旧的小学,被匠心改造后变成了拥有12个房间的功能齐全的民宿,还有一个非常宽阔的院子,简单而朴素,关键是,这里能听海。
小崔的行动无疑具有号召力,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伊兰湾、海边十二街、海天一色等民宿都纷纷开张。他的客人主要来自上海、苏州、杭州、绍兴、湖州等地,好多时候,现有的12个房间根本住不下,不过,他的周边已经有不少联盟,今天你介绍给他,明天他会介绍给你,大家合起来,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小崔说,他今年又在衢山岛上成立了一家旅行社,这样,杭州、衢山可以资源共享。
陪着我聊天的岱山县旅游局局长俞海啸告诉我,在岱山的148家民宿中,凉峙村就占了88家,“海映朗庭”非常具有代表性。凉峙的海湾,每年的5月、6月、7月是蓝色的,其中有7天是完全透明的,这么好的风景,要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去年,衢山岛的旅游人数已经突破50万。
这一夜,我睡在“海映朗庭”的二楼,海浪撞击堤岸的哗哗声一阵阵袭来,我却安然入眠。清晨6时,依然是涛声将我叫醒。拉开窗帘,晨光已经将凉峙的海天映得透亮。迅速起床早读,这一次,我带着《老子百句》,坐在院子里,开始读的第一句恰好是第六十六章的起句:“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千万不要以为水只有柔弱,它只是身段柔软而已,它善处底下处,其实力量刚坚无比。
凉峙那不知疲倦的涛声,我们至少可以比德自况的。
(陆春祥,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连山》《而已》等二十余种。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