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文/简娟
《唐诗三百首》系列的第一个诗人,我想讲张九龄,有三个原因:
一是《唐诗三百首》的版本很多,大部分版本将张九龄极其两首五言古诗作为开篇。
二是《唐诗三百首》里,若将所有漂亮的句子单独列出来,我最喜欢的有两句,一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另一句是王维《终南别业》里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是社会人,却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立身处世,一个人要处理的关系无非这两种,所有的文学和艺术形式都在描述或展示这两种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换句话说,人生在世,无非是要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和自己相处,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做这两件事,也只做了这两件事,所有的谋营和努力,都是为了做好这两件事(后面会用专门一章讲唐诗里的这两种关系)。
与他人相处,唐诗中这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足以概括了全部。这是一种经历过爱恨情仇贪嗔痴后的阔达与温暖,是人性的温暖。
如果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我认为这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诗中的千古绝唱。
很多人非常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却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有人会问,人需要与自己相处吗?你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吗?你是谁?你为什么而活?你做那么多谋营和努力是为了什么呢?我的答案是:为了更和谐地与自己相处。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孤独,你深居简出也好,你纸醉金迷也好,外界的繁华和热闹好像一点也治愈不了你内心的那份孤独,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从不相同,渴望被了解却难觅知音。
红尘世界,风尘漫漫烦恼缠,学会与自己相处,用最努力向上的姿态过最随遇而安的生活,整个《唐诗三百首》里,关于人生的哲理,这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够了。
三是张九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重要到什么程度呢?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事件,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这件事发生的这天起,大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大唐王朝的衰落意味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史帝国的荣耀走到巅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和张九龄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黑暗的日子,这一天是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的某一天,唐玄宗为李林甫的谗言所惑,张九龄罢相,后被贬为荆州长史。
至此,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刚正不阿的的贤相被罢免。
从此,大唐的盛世翻篇了,中国封建历史的辉煌翻篇了,后来的文人们只能心酸地回忆令无数炎黄子孙骄傲无比的大唐盛世。
后来唐玄宗用李林甫为相,纪纲大坏。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还建议重用胡将,培养安禄山,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
简单介绍一下张九龄,张九龄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
即使罢相后,如有人向唐玄宗举荐人才,玄宗都会问:“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
开元末年,玄宗倦于理政,渐渐沉迷享乐,亲小人,远贤臣。在小人得志的凶险政情下,张九龄依然刚直敢言,经常劝谏玄宗。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李瑁为太子时,曾命宫中官奴游说并贿赂张九龄,张九龄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
对安禄山、李林甫等奸佞所为,张九龄更痛斥其非,并竭力挫败其阴谋。他也曾反对任用奸佞的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为相,以至屡忤玄宗意,终于罢相。
他目光长远,曾提醒玄宗说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然而不为玄宗所采纳。后来安史之乱,玄宗仓皇入蜀时,忆起九龄之言,痛哭不已。
张九龄爱才惜才,善于提携晚辈文人,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但未能如愿。
说了这么多,我们先了解了一下张九龄这个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人物的生平和性格。《唐诗三百首》共收录了张九龄的两首五言古诗和一首五言律诗,共三首,这三首诗都是张九龄罢相后所作。
先看《感遇》二首: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的《感遇》是一个借诗言志、感事寄兴的系列,共有《感遇》十二首,历来与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并称。罢相后,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本诗借歌咏兰花和桂花,抒发自己不慕权贵、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
葳蕤是一个现在很少用的词,意思是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春天里的兰花茂盛地开放,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因为草木欣欣向荣,有着蓬勃的生机,所以春秋两季自然就成了美好的季节。谁知道山林中隐逸的隐士,闻到兰花和桂花的芬芳因而心怀喜悦。“坐”是“因为”的意思,杜牧有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的“坐”也是“因为”的意思。
林栖者一般指隐士,古代文人做官做得不顺心了就有归隐的习惯,“闻风”可理解为风中弥漫着兰花和桂花的清香,也指诗人受到兰桂品性的熏陶,并不是真的闻风。
“闻风”二字来于《孟子·尽心篇》:“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诗人运用这一典故,使诗意更为含蓄委婉。
结尾二句是本诗的亮点,“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前面说了兰桂的高洁、春秋二季的美好、隐士的怡然自乐,我们在期待诗人顺着这个脉络说下去,可是他却笔锋一转,说兰桂和一切草木竞相开放吐露芬芳是源于它们的天性,并不是为了取悦美人,让她们摘取欣赏的。作者自比兰桂,这一身才华和品格实属本性,并不是为了受到皇帝重用才有的, 暗喻自己不求人赏识,不博取名利。
唐诗《金镂衣》有云:“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里,作者加了个人的主观判断,好像繁花盛开是为了取悦于人,鲜花配美人,没有被人观赏过的花儿是悲哀的,没有被美女采摘下来的花儿是悲哀的,这句话放到现在,也可以理解为没有被男人爱过的女人是悲哀的。大好的青春年华,若是没有一个男人爱过你,若是没有爱过,是多么悲哀啊。
可是,如果我们去问问那些花儿,你为什么要这样怒放?你为什么要开得这么美丽?如果花儿会说话,我想它的答案一定不是想盛开供人观赏或者采摘的。
盛开,怒放,是花儿的本性,我们认为花儿为了取悦美人而开,只是我们自己太多情。
同理,青春是你自己的,青春如同盛开的花朵,盛开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盛开是生命的本性。到了那个年纪,就要盛开,就像花期到了一样。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漂亮的花朵盛开在深山峡谷中,从未曾被人欣赏过。
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青春正好的男男女女,正值花期,却从未遇到爱情。
人和自然界,有着太多的相似性。
知道了盛开是花的本性,青春是人生的自然花期这个道理后,你就不会再为在大好青春没有遇到爱情而懊恼、焦虑和后悔了。因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再来看《感遇》第二首: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南方的人应该知道,江南产橘子,橘树四季常青,秋季成熟的橘子若是没有被采摘下来,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还挂在枝头上。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严寒考验,橘子树还是绿的,是因为南方气候温暖吗?诗人说,当然不是,是因为橘树自有岁寒心。这里的“岁寒心”,取意《论语·子罕》,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诗人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其实是以橘树暗喻自己。推荐给嘉宾和友人必受称赞,可是山重水阻如何进献?诗人此时被贬荆州,而诗人以往的故交多在长安。
人的命运只能随着境遇的起起伏伏而定,循环反复,其中的道理深奥不可追寻。经历过人生酸甜苦辣的人对这句应该会有很深的感受,命运实在是神秘,因果错综复杂,反反复复且不可预料。
最后两句是紧承“运命”两句而来。诗人大声疾呼:只听有人说不种桃树李树,不仅能得其阴凉,还能吃果实,难道橘树就没有绿荫就不能供人乘凉吗?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也是在为贤者鸣不平。也就是暗喻,贤者能人,不会不如李林甫之流。
综上看来,这两首《感遇》在写作手法上非常相似。
下面讲张九龄这首注明的五言律诗《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一次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时候,我还在读初中,那时并未学过这首诗。小时候酷爱各种贴画和明信片,不论明星、风景还是诗句类,凡入眼者必买,卧室的墙壁硬是被我贴成了五颜六色的风景墙。那是一张很简单的明信片,海平面的近处一座楼阁,远处一轮圆月,明信片的左上角用行书提着这首《望月怀远》。当我读到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时候,不禁怦然心动,从此,念念不忘。
每次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一副画卷,苍茫的大海上一轮圆月刚刚升起来,海面波光潋滟,月华如练,远处的阁楼上,闺中少女正在凭栏望月,她牵挂的人此时不知在哪里,但是他一定也正在某一个地方抬头看着这一轮圆月,两个人的目光在遥远的广寒宫交汇,天涯海角,两个人都不曾被割断。
诗人用的是“生”而不是“升”,“生”比“升”更有意境美。
南朝谢庄《月赋》云:“隔千里兮共明月”,宋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亦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旨意大抵相同,各有妙处。
唐诗宋词中关于明月的句子很多,唯有这句最动人心魄。
古代交通不便,有时候书信不同,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天涯两地,却能共赏一轮明月,共享这美丽的夜晚,能以这种方式“在一起”,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当我想你的时候,我在看月亮,如果你正好也在看月亮,那么,我们的心就是相通的。
为此,我们确实应该感谢我们头顶上的那轮明月,感谢她给了我们有情人一个在这个世界无论天涯海角都能“在一起”的时空。
你在你的城,我在我的城,你眼前的风景不能跟我共享,我眼前的悲欢不能与你共享,那就把风景和悲欢都交给月亮吧,我相信我对月亮说的话,月亮会传给你。我相信我在抬头看月亮的时候,你也恰好在抬头看月亮。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中,都敏俊后来身体越来越虚弱,他如果不回到自己所在的星球,如果继续留下来陪在千颂伊身边,他可能很快就会在地球上消失;而他如果选择回去,他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回到地球,永远都不可能再见到千颂伊。剧中千颂伊对都敏俊说的一段话令我感动得一塌糊涂,千颂伊说:“都敏俊先生,你回去吧,为了我,你回到你所在的星球吧。比起你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你回到你所在的星球,这样还比较好一点。”
只要都敏俊存在于这个宇宙中某个星球的某个地方,靠这个就足以支撑千颂伊活下去。这多么类似于古代的爱情,两人山水相隔,有时候数年音讯全无,只要对方还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就一直等候,一直想念。
当然现在社会通讯这么便捷,有什么风景和心情需要分享的,发一张图片或者一段语音视频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再大不了,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对方面前。正是因为现在的交通和通讯如此方便,我觉得人都变得难有深情了,谁还会对着月亮傻傻地想念一个人呢?想念了,一个电话就过去了。所以现在人基本上也不写信了,都是微信语音片段化的信息飞来飞去。如何深情呢?
过去,我们要写信,得提前酝酿好久,写了不满意又撕掉重写,最后小心翼翼地黏上胶水,贴上邮票,写上地址,轻轻放到邮箱里,那过程有着一种神圣。读信的人像收到一个心爱的礼物一样,字字怜惜,有时候一个字一句话要看好久。所以,以前的信笺都适合保存起来,即使字迹发黄,有时候拿出来读一读,心情也是美的,可是短信、微信和语音怎么保存呢?无法保存物证的感情,到最后就难免变得单薄了。
所以我喜欢木心老师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多好啊,一生就爱一个人,这才是最好的爱情。可是现在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人还有几个?
上次一个朋友问我喜欢看什么爱情片?我说我很少看国内的爱情电影或爱情电视剧,技术不错,画面也漂亮,演员也很用力,就是感觉感情不到位,缺少一种自然的深情。
韩国的爱情片演绎得比较细腻,能把那种小处却深情的情感演的淋漓尽致,所以有空我喜欢看韩国爱情片。
中国人最深的深情在哪里呢?在古典文学里,在《诗经》里,在唐诗宋词元曲里,这些文学作品里的深情,在我看来,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文字和文学艺术形式都表达不出来的,但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却做到了,这就是中国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里的“情人怨遥夜”,大家不要仅仅理解成恋人,我一直认为诗是可解也是不可解的,可解的地方在文字上,不可解的地方在象征上。这里的情人,不仅指恋人、夫妻,还可理解为有情之人,朋友,互相思念的人。不论你此刻的情是对恋人、对爱人还是对亲人、对朋友,都可以称为有情人。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为什么要怪长夜呢?因为漫漫长夜,整个夜晚都在思念,不能入睡,所以这个长夜就显得特别漫长而难熬,自然是要怨的。
整个夜晚因为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因为屋里烛光太耀眼了吧,于是起来灭掉蜡烛,这样应该就能够睡着了吧,可是一转身才发现,满屋子的皎洁月光啊,这月光比蜡烛还要明亮,这可如何是好,岂不是要彻夜无眠了吗?
诗人很有意思,一开始说因为相思而失眠,后来又觉得是因为蜡烛太亮了睡不着,就起身把蜡烛灭了,既然灭掉蜡烛是为了好好睡觉,为什么对着满屋子比蜡烛还明亮的月光竟然生起怜爱呢?“灭烛怜光满”中诗人用的是“怜”字,就是爱的意思,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应该是“怨光满”才对呀。可见诗人对月亮有多喜爱,大概只有经历过月夜相思的人才懂得,对着天上的玉盘和一屋子如水的月光,想念一个人,即使是夜不能寐,这种感觉亦是幸福的,有月光的晚上总比没有月光的晚上的思念更幸福一些,因为可以“天涯共此时”。
夜已深,微凉,诗人披上外衣,不禁觉得夜露滋生。
这里的生活体验很微妙,在秋天的夜晚,夜静之时,才会有这样的体验。说明诗人整个夜晚都没有躺下来,因为躺在被窝里是感受不到夜露滋生微凉的寒意的,他或许坐在床上,又或者在房间里徘徊。
这样的夜晚,没有什么可以相赠给你的,只有满手的月光,但总不能赠给你满手的月光呀。诗人很有趣,为什么不能赠给对方满手的月光呢?
是因为对方的手里也有满手的月光吗?是月光不够珍贵吗?显然不是。
南北朝陆凯有诗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那么大的江南怎么会无所有呢?怎么会找不到诗人想送给朋友的礼物呢?是因为所有的礼物都不能够表达我对你对的情谊,那我就赠给你一枝梅花吧,梅花开了,春天就到来了,赠你一枝梅花,其实就是我把江南的整个春天都赠给你,一枝梅花就是一个春天。
此处诗人说“不堪盈手赠”,是因为即使“盈手赠”,即使送给了对方满手的月光,也表达不了自己的思念,还可以理解为,这月光虽然饱含了我的心意,可是我如果将这满手的月光送给你呢?
那怎么办呢?不如回去睡觉吧,希望在梦中能够梦到我们相会的场面。
“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没有深挚的情感和亲身的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
当我们想念一个人到极致又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相见的时候,如果在梦中能够与她相会,也是一种幸福。在梦中的那一刻,一切都似真实的存在和发生,突然被惊喜会有懊恼,甚至醒来依然回味无穷。再次入睡,你想继续刚才的美梦,可是发现,无论如何都接不上上一个幸福的梦境。
梦毕竟是梦,可美梦之所以美,是因为梦中的感受是真实的,而且我们做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
说起月亮,张九龄还有一首有关月亮的诗《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喜你成疾,药石无医。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去年中秋节的第二天夜晚,我一个人在幽静的公园散步,空中一轮明月皎洁,月光如水水如天,夜风微凉,夜跑和散步的人们稀稀疏疏,虫鸣时近时远,听着音乐,看着一重重树影上方的明月,我突然想念一个人,那一刻特别能体会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想起他,想到那一刻他可能也在抬头望月,也会想起我,此刻,虽然相隔千里,我们却在共赏一轮明月,共享一片天地,想到这里,我感觉到了幸福。
海上又生明月,天涯还共此时。
情人最怨遥夜,竟夕但起相思。
灭烛仍怜光满,披衣更觉露滋。
不堪盈手相赠,还寝且梦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