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作者|赵立波

公元781年农历6月14日,只手扶大厦将倾的李唐王朝的大将郭子仪病逝,享年85岁。唐德宗非常悲痛,以最高礼节罢朝五天表达哀悼。并赐谥号“忠武”,高度肯定了他对大唐的忠心以及在扶持社稷上的重大突出贡献。在为其营建墓地时,按照成例,一品官员坟墓只能一丈八尺高,为了表达对郭子仪的崇高致意,给郭子仪的坟墓加高十尺,以实际表彰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社稷纯臣”的风格。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郭子仪画像

一、年近花甲却大器晚成,在平叛安史之乱中,厥功甚伟。

天宝十三年(754年),五十八岁的郭子仪明显老了,然而从其建功立业来讲,他的事业刚刚开始。此前他长期在北部边陲做军使,长期的戎马生涯让他既健壮又显得粗糙。他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郭敬之,官至刺史。郭子仪体高貌秀,青年时以武举走上了仕途之路,在北部基层历练就是几十年。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或许这位基层将领将黯然致仕,安史之乱的狂飙将他推到力挽狂澜的历史舞台,而他以五十八岁“高龄”,出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今内蒙五原境内)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安史之乱

此时,安禄山亲率十五万契丹骑兵大局南下,企图速战速决攻取洛阳和长安。大唐在李隆基承平日久的懈怠下,被安禄山扫荡的势如破竹。这年的十一月,郭子仪被迅速起用,先后出任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由北路东进。几十天后,郭子仪再度奉命率朔方军沿黄河东进,首先于振武军击败叛军,而后南下进入长城,在山西再度击败叛军,接着攻取山西(山西大同)、马邑等地。郭子仪在唐军集体溃败情况下,如同大唐一把最锋利的刀刃,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郭子仪因功加封御史大夫官衔。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安禄山画像

转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李隆基命令郭子仪回朔方,招兵买马,以图收复洛阳。此时,他推荐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使,领兵继续讨伐河北。战争进入全面爆发,而郭子仪不断临危受命,最终打败史思明,杀敌四万,取得了安史之乱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长安陷落后,在河北取得胜利的郭子仪被已经登基的唐肃宗李亨向西逐渐机动,同年新皇帝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大唐军力的统帅人物。在郭子仪的苦战下,长安得以收复,唐肃宗从凤翔回到长安,在郭子仪从洛阳入朝时,唐肃宗握着郭子仪的手激动地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至此,郭子仪的名位俨然万人之上。中国历史以来,武将获得军功的人大有人在,而郭子仪注定与众不同。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郭子仪戎装画像

二、忍辱负重,一心报国,“二造大唐“,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臣大将结合的最高人生境界。

以战功来衡量,郭子仪其实算不上第一人,如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他却是由郭子仪推荐而来。对于李光弼大功告成之后,“功臣去就,可不慎邪”。对郭子仪的评价却相当高“完名高节,灿然独著。”《旧唐书郭子仪传》此后历代史学家对郭子仪均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这些原因皆因郭子仪公而忘私,并能忍辱负重报效家国。公元758年,唐肃宗派郭子仪与李光弼以及其他七名节度使合兵60万去围攻逃到相州的安庆绪。唐肃宗认为郭子仪与李光弼均是大功臣,不便互相统属,就没有设立总负责的元帅,竟然派了宦官鱼朝恩总览全局。宦官根本不谙军务,使得这次联军遭到惨败,而鱼朝恩竟然诬陷郭子仪作战不力。唐肃宗不辩是非,竟然将郭子仪召回,免去军职,以李光弼代替。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相关画面

几个月后,河东发生兵变,太原节度使也被部下杀死。在这种情况下,唐肃宗只得请郭子仪出山。此刻唐肃宗身患重病,已经不能接见朝臣。郭子仪托人对肃宗说:“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将永远遗憾!”肃宗为此在病重期间接见了他,并诚恳地说:“河东之事,就全托付给卿了。”这也成了君臣二人的最后一面。郭子仪赴任后,局势得到有效控制,不久,唐肃宗去世,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因听信谗言,再度解除了郭子仪的职务,被安排为肃宗修建陵寝的闲职。

虽然年龄日趋年迈,郭子仪闲居却依旧未能忘情大唐安危,依然密切关注着周边局势。安史之乱以来,他“晏然效忠,有死无二”,多次表达要为国解忧的意愿。唐代宗最后感慨地说:“大臣忧疑,朕之过;朕甚自愧,公勿以为忧。”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唐代宗画像

虽然长期闲置,郭子仪带着对大唐的感激之情,始终密切关注着周边安危。自安史之乱后,西北边境的驻军调防十分空虚,青藏高原的吐蕃趁机扩张势力,屡次袭击唐朝边境、郭子仪多次上书,指出:“吐蕃、党项不可忽视,宜早为之备。“遗憾的是朝廷却置若罔闻。不久郭子仪的预判成真,吐蕃占领河西、陇右之地。随即又攻入关中,唐代宗为之震动。慌忙命令以郭子仪为关内元帅,出镇咸阳。郭子仪虽然被起用,由于长期被废在家,昔日的部下早已离散,当他到咸阳时,随行的人马仅有二十名,此时吐蕃骑兵二十万,弥漫数十里,直逼长安城。郭子仪派人请求增派援兵,宦官程元振阻挠,未能送到唐代宗处,至此唐代宦官干政以及危害达到历史最严重一个时间段。不久吐蕃攻破长安,大唐再度面临亡国。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吐蕃骑兵

唐代宗东逃,局势迅速陷入一片混乱。郭子仪召集逃散禁军,关键时刻他带着几千人再度力挽狂澜。唐代宗到达陕州后,唯恐吐蕃东出潼关,命令郭子仪马上来到自己身边保护。郭子仪上疏表达了自己的战略预判:“臣不收复京城无以见陛下,我计划兵出蓝田关,那样吐蕃必然不敢东向。”不久果然在郭子仪的战略布置下,只有几千人军马的郭子仪将吐蕃吓跑,可见其威名远播,到了无兵胜有兵的境界。不久唐代宗自陕州返回京师,慰劳郭子仪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表达了深深的愧疚之情,至此郭子仪“二造大唐”让他获得了崇高名位。

三、郭子仪晚年达到最高峰,却越来越谦抑,“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大历八年(773),七十七岁高领的郭子仪依旧在前线对抗吐蕃侵袭,他出镇邠州,此时全军兵力不及天宝十分之一,将士也不及吐蕃的四分之一,战马不及吐蕃百分之二。但是,每次吐蕃秋季入侵关中,无不被郭子仪击败。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相关地图

唐代宗曾一度考虑让郭子仪出任尚书令。郭子仪认为唐太宗当亲王时做尚书令,唐太宗即位后,这个职位长期空缺,如果接受这项任命,就会破坏国家法度。同时,安史治乱以来,以官赏功臣,已使国家法度遭到破坏,现在恢复正常,一切都应按照国家制度来任免官员。因而他坚决推辞不受。

虽然成了唐代宗的儿女亲家,他的儿子郭暖是代宗四女的驸马,“恩宠冠于戚里”,郭子仪未因是皇帝亲家在礼仪上随便,而是越来越谦谨,对帝王“忠贞悬于日月”,所以唐代宗此后对他“宠遇冠于人臣,尊其元老,加以崇号,期寿考之永,养勋贤之德”,从而成了君臣关系和谐相处的典范。大历三年,发生了一件让郭子仪极为痛心的事,他父亲的陵墓被盗,当时人怀疑是他的政敌宦官鱼朝恩指使他人所为,这件事别说在古代伦理封建时期,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件伤害当事人感情的严重事件。郭子仪迅速回长安,当时气氛非常紧张,担心郭子仪会悲痛失控,甚至亲自进行大清洗。然而当唐代宗说起这件事时,郭子仪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委屈的无以复加,却安慰代宗说:“我长期带兵,对士卒约束不严,有时就发生部众盗掘坟墓的事,如今我父亲的墓被盗,这是老天对我的报应,与谁都无关。”《旧唐书郭子仪传》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显赫战功,因此付出巨大惨痛代价,晚年老泪横流

郭子仪墓碑

这件事完全体现了郭子仪的胸襟与气度,他被人赞为“大雅君子”,因此获得了广泛赞誉。作为大唐最重要的将领,郭子仪在两度危急时刻均能力挽狂澜,不计个人得失。越是达到高位,他就越谦谨,常常以德报怨,其身上不光是大将风度,更是儒家纯臣典范。确实做到了“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高度,如此完人在历代武将之中都十分罕见,因此他的声名穿过历史,至今还熠熠生辉。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名将》、《郭子仪转》、《旧唐书》等。

相关阅读

  • 郭子仪简介,郭子仪的晚年生活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郭子仪,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
  • 张廷玉简介:一个清朝公务员的海市蜃楼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张廷玉,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字衡臣,号澄怀居士,29岁就中了进士,他老爹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张英。在他小时候,有家学渊源;当了官之后,还有老爹天天指点朝堂政治怎么玩;他自己禀
  • 千古一人郭子仪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郭子仪,霍光与郭子仪,一文一武,堪称汉、唐两朝中兴之臣,不过如果两人对决,只怕郭子仪更胜一筹。中国自古就有一个对人很精辟的衡量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霍光输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