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关于杜甫,有一个让人觉得很无厘头的公案:他没写过与海棠有关的诗。
掐指算起来,没有写过与海棠有关诗句的诗人不止杜甫一人,没有入过杜诗的花也不只海棠一种,为什么偏偏只有杜甫和海棠凑到一块,成了一桩公案呢?
这原因,大抵出在苏东坡身上。
中国古代文人的日子,如果只看其诗文,好像他们一直都在斗天斗地斗空气,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能到处寻愁觅恨。其实很多时候并非如此。才子每多牢骚,往往只吃了一分苦,最后被渲染成十分。才子每多风流,就算柳屯田忍把浮名换成了浅斟低唱,看起来穷困潦倒,也一直倚红偎翠,乐不思蜀。至于潇洒俊逸的樊川居士杜牧,那更是不得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连青楼女子都说他小杜负情薄幸了,你说这日子过得是有多放纵不羁?
中国古代文人,不管身处顺境逆境,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大凡手里有点余钱,心里有些余闲的,风花雪月总是少不了。比如“青箬笠,绿蓑衣”的张志和,弃官归隐后浪迹江湖,以钓鱼为乐。唐肃宗念他单身一个人不容易,就赐了他两个奴婢。张志和欣然接受,还给两位婢女分别起了名字,一个叫“渔童”,一个叫“樵青”。三个人一起遍游三江五湖,以渔樵为乐,难怪他会“斜风细雨不须归”。携美同行,换谁都不会着急“归”吧。
蓄妓玩乐,据传始于东晋,其实可能更早。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就说,曹操的遗令不但没有依着当时的格式写, “内容竟讲到遗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样处置等问题”。到唐代,这已成为时尚,就算“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也乐在其中,他的好色之名可算举世皆知,名垂青史了。至于大唐的太子少傅白居易,虽然写过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文,也是一位诗酒风流的人物。据不完全统计,在香山居士的诗中,有名有姓的妓女有十几位之多,其中最出名的叫作小蛮和樊素。据载,白尚书(白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我们经常用樱桃嘴、小蛮腰来形容美女,就是从他这里来的。
程朱理学盛行之前,宋代文人对于这爱好也是闻风景从,刚直不阿如范仲淹、老成持重如欧阳修者也免不得俗。比如欧阳修,别看他写起文章来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一旦写起艳词,其香艳狎昵却也完全不输柳永和温庭筠之流。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之一朱熹,到处鼓吹“革尽人欲,复尽天理”,其言行却大为不一。朱熹的理论指导不了他的实践。
张志和、白居易、韩愈、欧阳修诸人,都是苏东坡极为崇敬的前辈,欧阳修更是苏东坡的恩师。师学渊源,苏东坡的爱好自然也是有所传承的。据《春渚纪闻》记载,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过得也很恣意潇洒。黄州谪居第四年,他有一次出席宴会,遇到了一位名叫李琪的歌妓向他求诗,而且还要求写在自己的丝罗袖衫上。苏东坡拿起笔蘸了墨,写了两句诗:“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意思是说,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四年时间,为什么没给李琪写过诗呢?写下这两句话,他便“掷笔袖手,与客谈笑”,饮酒作乐去了。酒宴临到终了,李琪再凑过来求下半阙诗。酒也喝了,歌也听了,诗自然也得补完全才对啊,苏东坡于是大笔一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好比诗圣杜甫,海棠虽然长得好看,却从来没为它写过一首诗。苏东坡酒酣耳热,把李琪比喻成了海棠花。
这看起来挺好,却不料扯出了杜甫与海棠这一桩没头没脑的公案。
老杜没写过海棠花的诗,老苏却是写过,不写对不起这桩公案。他笔下的海棠花自然是极美的:“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他为了观赏海棠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东坡笔下的海棠大约总是与红妆有关。北宋有个词人名叫张先,据说是欧阳修的同学,也就算得上苏东坡的师叔。张先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填词高手。因其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和“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这三句为其生平得意之作,后世便称其为张三影。
张三影人到八十了还不服老,娶了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小妾。据说,这个小妾后来还为他生了两男两女。这位老人家生孩子的本事比他填词还厉害,一辈子养了十个儿子两个女儿,年纪最大的和年纪最小的差了足有六十岁。这两兄妹若是牵手出去,大概会被认作祖孙二人。
张先老夫少妻的,自然值得同侪庆祝一下。文人闹洞房,当然少不得吟诗助兴。张先也不客气,张口就来:“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东坡和了一首打油诗,极尽调侃之能事:“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色白,比喻张先生的一头白发,海棠红艳,一如娇艳欲滴的新娘子。此情此景,倒也贴切。
在文采风流方面,苏东坡与张先是半斤八两,谁也不要笑话谁。他四十岁左右娶了王朝云为妾,朝云当时才十四岁。苏东坡曾填过一首词,下阙是这么说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不是真风流,填不出这等词句。
这首词,是王朝云最喜欢的一首词。
苏东坡之后,也有人以海棠入诗,而且屡有名句问世。比如南宋大诗人陆游,“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他担心风吹日晒损害了海棠,便打算连夜给玉帝上折子,请多些阴天,保护海棠花常开不谢。在陆游的诗里,海棠花的意味与苏东坡大有不同。
又比如女词人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之余,还惦记着一夜雨疏风骤的海棠,于是“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是李格非的女儿。李格非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算是苏东坡的学生,后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格非有个最好的朋友叫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