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有人去看了吗?
本次电影节最牛逼的电影之一,就是《海上花》了吧。
这部侯孝贤导演的作品上映于1998年的台湾,当时票房只有400多万台币,而如今,它的4K修复版,据说在上影节一度被人炒到了2000+▼▼▼
是这次抢票最激烈的电影之一。
为什么?
首先是因为电影本身质量过硬。
1998年,《海上花》不仅获得金马奖多项提名,还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被《电影手册》列为年度十佳第一名▼▼▼
那再过硬的的片子,这么久过去,网上也一定有资源了。
差别在于画质。
之前,不高清的画质一直是影迷的遗憾,这次日本松竹映画拿出了原始底片,到世界知名的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修复所进行修复。
最后,侯孝贤和摄影指导李屏宾在台北完成调色。
修复后色彩浓重,美得惊人。
细节一下全冒出来了,差不多就是这高清剧照的模样▼▼▼
再就说到这些熟面孔。
有梁朝伟、刘嘉玲、李嘉欣等众多明星加持,《海上花》的观影门槛不高,就算冲着这些港星的黄金时代也值得一看▼▼▼
最后是最难得。
这部以上海弄堂倌人为背景的作品,21年来首次在内地上映。
凑巧,导演自己都没想到有这一天,就在上海上映,颇有归来的感觉。
放在往常,这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片子,只有40个长镜头,节奏很慢,加上昏暗的灯光,很多人会睡意连连。
而在上海看的独特意义就是把一部闷骚文艺片变成了一部喜剧片,台下一众桑海宁听着蹩脚的桑海哇,笑也笑死了。
虽不至于到爆笑的程度,但时不时就传来一阵阵会意的笑声,特别是梁朝伟的一口塑料上海话,说一句笑一片,比如奇怪语调的“戆头”。
我旁边的桑海宁反应最为激烈,说:这不看字幕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海上花》的原著,最早是清朝的韩邦庆用苏州话写成的《海上花列传》,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
后来,张爱玲用白话文翻译,就有了《海上花开》和《海上花落》。
讲的是上海英租界高级妓院“长三书寓”的故事,长三是一等妓女,被称为“先生”。
这里上演着倌人与恩客、倌人与倌人之间的爱恨纠葛▼▼▼
梁朝伟演的是来自广东的洋务官王莲生,不怎么开口,但眼中宛转曲折。
全是戏▼▼▼
他爱上了在荟芳里挂头牌的沈小红▼▼▼
沈小红率性任情,本来是上海滩数一数二的红倌人,跟莲生在一起后,也不再接别的客人。
可是王莲生有心娶她,她却一再敷衍拒绝▼▼▼
为了气沈小红,王莲生又去做了张蕙贞(魏筱惠饰)的生意,但这个替代品也并不让他如意▼▼▼
演沈小红的是日本女星羽田美智子,本来这个角色侯导找了张曼玉来演,合约都签好了,结果听说要学上海话,张曼玉被吓跑了。
最后只好再找了会说上海话和粤语的陈宝莲来配音▼▼▼
也是在梁朝伟实在背不出词的情况下,侯孝贤把王莲生的设定改成了从广东来的买办。
刘嘉玲演的周双珠,是老鸨周兰的女儿,世故练达也看得通透。
作为苏州人,刘嘉玲讲上海话没什么大问题▼▼▼
妓女之间的争风吃醋需要她调停,几句话就安抚得妥妥帖帖,还让对方觉得自己是真心实意为她着想▼▼▼
李嘉欣饰演的黄翠凤不仅美艳,还精明泼辣▼▼▼
很会为自己打算,当其他人的心思都围着客人打转,只有黄翠凤想的是自己筹钱赎身,早日脱身青楼▼▼▼
隔壁的小妹妹诸金花找她哭诉挨了老鸨的打,她气得恨不得帮她对着干▼▼▼
可一听说诸金花为了老相好,一个月只做了一块钱的生意,又气得马上翻脸骂她▼▼▼
认出来没,这位小妹妹是伊能静演的,还挺呆萌▼▼▼
总之,那么多人物,每个人的性情都各不相同。
是场吴侬软语的群戏,但没这么重的脂粉味,即使发生在妓院,但讲求的也不过是稀松的日常,情感的推拉。
在那个年代,男人通常早婚,到妓院寻找的其实不完全是性。
而是体会一点男女之间的追逐关系▼▼▼
为了拍《海上花》,侯孝贤第一次去了解上海。
可很多东西都不复19世纪的样子,最后他决定只拍内景,就在台湾置景▼▼▼
剧组在台湾嘉义县搭建了三栋清末式样的小楼,精心购置各种老家具、服装、古董,雕刻出了19世纪上海的场景和氛围。
而顾问阿城的工作就是美术指导,做的最多的是“打扮房间”▼▼▼
摄影李屏宾花了非常大的心思研究灯光的质感和明暗。
小到,油灯打在丝质衣服上的光感▼▼▼
张爱玲在《忆胡适之》中这样谈《海上花》:
暗写、白描,又都轻描淡写不落痕迹,织成了一般人的生活质地,粗疏、灰扑扑的,许多事“当时浑不觉”。
而这本书最开始打动侯孝贤的也是家常的东西,所以才花那么大力气去追索生活的痕迹,因为这痕迹里才有“人的神采”。
最终,侯孝贤选择了一章一场,一场一镜的拍摄方法,并且按照故事时序拍摄,全靠对白和镜头运动,一切就好像正在进行的生活。
最后,王莲生抓包沈小红嫖戏子,彻底死了心。
沈小红也落到了下等堂子里▼▼▼
莲生帮沈小红的娘姨阿珠介绍,跳槽到周双珠这。
可那天,烟油吃到嘴里,阿珠送上一碟云片糕压一压,莲生卷起糕却没有吃。
落下泪来▼▼▼
另一出“当时浑不觉”发生在戏外。
主演梁朝伟、刘嘉玲、李嘉欣、羽田美智子、伊能静.....遇到这部电影时,都在最好的年纪▼▼▼
伊能静不用说,经历了1996年的《南国再见,南国》和1995年的《好男好女》,全是侯孝贤一手调教的。
而梁朝伟,1997年和张国荣拍了《春光乍泄》后,1998年正式签约王家卫的公司。
与《海上花》同年上映的,还有和刘青云有神级对手戏的《暗花》▼▼▼
李嘉欣呢,1988年参选港姐,之后便摆脱不掉“花瓶”身份。
直到《海上花》,称得上是她的职业生涯最佳作品。
片中她几乎本色出演,把泼辣、有手腕的黄翠凤演得灵动光鲜▼▼▼
侯孝贤说,“我跟李嘉欣吃了一顿饭,我看她善于周旋,应对得体,我就知道她绝对不是个花瓶,果然拍片一次就过” 。
有些东西,也从电影里延续出来。
21年前,梁朝伟和刘嘉玲一起走过戛纳红毯▼▼▼
当时,梁朝伟和刘嘉玲还处于热恋期,那年的红星大奖上,他说了一番土味情话:
“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要做那个最佳女主角,演技必须要好,然后就是运气要好,因为运气不好的话就很难碰到一个好的剧本让你去发挥。除了这些条件以外,也必须需要的就是身材一定要不好,然后脸一定不可以太漂亮——
不然的话为什么刘嘉玲那么多年从来没有拿过奖。”▼▼▼
21年后,他看她的眼神依然有戏▼▼▼
而李嘉欣也如黄翠凤如偿所愿,嫁入豪门。
今天正好也是是李嘉欣49岁生日,连着多日庆生▼▼▼
海上花话上海,《海上花》里轻描淡写的生活质地,在戏外依旧上演着。
前几天修复版首映式上,侯导发来一段寄语,提醒我们,演员是临时硬学的上海话,南腔北调,当时只是希望能造成一种距离感——
《海上花》是我二十一年前的片子,当时要求演员们讲上海话,是为了绝大多数观众不会听上海话,因此能造成一种距离感,甚至于距离的美感。当时哪里想得到有一天这部片子竟然会在上海放映,所以距离的美感,不但一定没有,只怕都成了干扰。你们看就知道了,原作是苏州话,电影里的讲着旧的、新的、南腔北调、临时硬学的上海话。这是《海上花》在上海放映的独特意义吧。
这部片子第一次被这么多上海人检视,虽然观影过程不时有笑声,但最后黑底大红的侯孝贤字幕一出来,全场还是掌声雷动▼▼▼
当时浑不觉,哪怕没那么经得起推敲,也是热烈鲜活的我们。
给演员,给侯孝贤,给《海上花》,给上影节。
这是记录的意义,是电影在岁月间刻下的粗疏笔画,未曾失真的细腻纹路。